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關注我們,給你一個不一樣的甘肅



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在秦王川建設蘭州新區成為甘肅省“十二五”規劃建議中的熱門話題。


近日,甘肅省政府還正式印發《關於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蘭州新區打破多年發展的封閉格局,“跳出老城建設新區、跨越發展再造蘭州”,打造全省跨越式發展的重要增長極,並稱將積極讓蘭州新區的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


這與甘肅省“十二五”規劃建議的表述是一致的。該建議的表述是,按照“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要求,充分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打造隴東、河西兩大能源基地,突出產業優勢,構建各具特色的組團式發展格局,全面推進區域協調發展。


第一次坐飛機來蘭州的人,在從機場到蘭州市區約一個多小時的路上,都會看到同一幅圖景,除了不斷延伸向前的高速公路,便是四周千篇一律的黃土高原群山,稀樹,裸露著黃土。少有建築,不見人跡。

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而一個小時之後,蘭州這座城市的出現卻是那麼的突兀,讓你來不及有心理準備,高速公路又一次深入兩山之間,翻越之後的圖景卻不再是黃土高原的重複,象徵城市的高樓突然出現在你的眼前。


這宏大如電影般的第一面讓不少人對蘭州印象深刻,但對於蘭州自身而言,這只是地理限制所帶來的一個副產品。四周的群山和蜿蜒而過的黃河,將這座西部省會城市的發展牢牢限死了。在這樣的代價下,那頗讓人震撼的視覺效果就顯得過於奢侈。

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不過,數年之後,蘭州將不再是座“山那邊的城市”,你跟它的接觸,可能從走出機場的那一刻便已開始。目前,一場新城建設運動正在蘭州如火如荼地進行著。位於蘭州西部、機場所處的秦王川地區成為新城的選址點。


甘肅省在“十二五”期間冀望於將蘭州新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成為甘肅“特區”,以引領整個甘肅省在“十二五”跑步前進。

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大蘭州規劃


如今,“北擴秦王川打造蘭州新區”已經成為蘭州市大街小巷主要的標語。蘭州新區管委會(籌)規劃建設局負責人陳一夫說,多年來,蘭州城市發展的框架一直沒有拉開,蘭州早已不堪重負。“發展空間嚴重不足,老城區的矛盾影響了城市的發展。”


高房價已成為蘭州人心中的痛。由於土地稀缺,儘管蘭州作為西部欠發達城市,卻有沿海城市的高房價。現在,蘭州市中心房價每平方米已突破萬元,房價漲幅在西部省會城市中一直處於前列。但蘭州居民的收入卻遠遠排在後面。


上世紀90年代以來,蘭州也一直在試圖拉大城市的骨架。九州開發區、雁灘工業城、國家級蘭州高新區、蘭州大學城、安寧經濟技術開發區等蘭州這幾年拓展疆域的“大蘭州”概念,並未能解決實質性的問題。


什麼地方才能承載未來蘭州的發展?在距離蘭州城區40公里以外的秦王川建設衛星城的設想開始進入調研與論證階段。2009年,國務院組織120多人的隊伍進行了實地調研,肯定了建設蘭州新區這一構想的可行性。


秦王川位於蘭州、白銀兩市接合部,地處蘭州、西寧、銀川三個省會城市共生帶的中間位置。而此前,國務院辦公廳適時出臺了《關於進一步支持甘肅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當地稱“國扶47條”),明確提出了“一圈兩區”的“蘭白核心經濟區”概念。


蘭州新區秦王川與“蘭(州)白(銀)都市圈”不謀而合。甘肅省政府2010年11月16日正式下發《關於加快推進蘭州新區建設的指導意見》,決定啟動蘭州新區建設。規劃到2020年,蘭州新區生產總值超過1000億元,新區城市人口達到50萬以上。

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蘭州市的政府官員告訴記者,蘭州新區的建設已經得到了國家與甘肅省的大力支持。在新區的建設過程中,甘肅省調劑全省建設用地指標,在新規劃的秦王川地區實施“再造蘭州”計劃,藉此把蘭州打造成為未來西部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重化工業基地。


但錢從哪兒來?根據初步估算,新區建設所需的投資額超出千億。2010年上半年,蘭州市全口徑財政收入完成152.96億元,預計年底,蘭州市財政收入為300億元,其一般預算收入(含非稅收入)僅約100億元。而現實情況是,蘭州市仍然是“吃飯財政”,全市民生項目支出還存在缺口,每年可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的財力不到10億元。


另外,缺水的問題如何解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說,“引大入秦”工程還有2億多方尚未利用,可供大約100萬人口。同時,蘭州正在規劃通過黃河建設一個引水工程,完全可以滿足未來的發展需要。

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糾結的甘肅


在西部地區,除了貴州省,很少有省份像甘肅如此不受中央重視。四川、陝西、重慶、雲南等地本身優勢明顯,新疆、內蒙古、西藏等地又有民族政策作為依託,歷史上“通道經濟”曾繁榮的甘肅卻逐漸被邊緣化。


在向記者解釋甘肅省發展滯後的原因時說,一是區位條件不利;二是生態環境脆弱;三是產業基礎薄弱。而生態環境的脆弱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業的發展,進而影響了其他產業的發展。


蘭州石化所在的西固區是作為蘭州西郊中心區,曾以農業為主導產業。“一五”期間,國家在西固投資建設石油、化工等重點項目,奠定了其雄厚的工業基礎,西固由此成為全國第一個大型石化工業基地。


通過發展重化工業拉動經濟增長是中國許多城市的慣用模式,尤其是對於甘肅這樣經濟不發達的省份。甘肅社科院西北創造與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安江林表示,化工產品良好的市場前景促進了當地化工產業佈局的加快。與此同時,當地政府對GDP的需求和渴望,也加快了化工產業的發展力度。


2006年,甘肅省出臺的第十一個“五年規劃”明確指出,壯大石化支柱產業,依然是甘肅省產業佈局的重點。而“十二五”期間,這一定位再次得到強化。蘭州石化公司規劃處高工申建華告訴記者,蘭州要爭取建設國家戰略性石化工業基地。


大量的化工廠、肥料廠、農藥廠湧現在黃河上游的西固地區。而在蘭州新區的規劃中,石化產業依然是重要產業之一。對於生態脆弱的甘肅,最致命的也是這種對重化工業依賴的發展形態。2010年年初發生的蘭州石化大爆炸引發了當地對此的反思。


但沒有重大項目的帶動,經濟難以發展。僅2009年,蘭州石化公司以主營業務收入620億元,名列甘肅工業百強榜首,為甘肅省的主要經濟支柱。當地一名官員坦言,甘肅的經濟發展可以用“重汙染、高回報、負重前行”來概括。


這種脆弱的生態,是造成自然條件嚴酷的主要原因,極大地影響了農業生產,“使我們幾乎全部的精力和物力都用來解決吃飯問題,沒有原始積累,缺乏發展其他產業的資金。”


在保護生態的基礎上,甘肅也在尋求更好的方式來發展經濟。比如有專家建議發展農業,但安江林認為,甘肅本身缺水,同樣的水用於農業創造的產值遠遠低於工業產值。“為什麼不用這些有限的水資源來發展工業呢?”安江林反問道。

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特區增長極


蘭州新區上升為國家戰略是遲早的事情。他的理由是:“國扶47條中多處提到蘭州新區建設,蘭州新區建設是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西北的一個支點。”因此,蘭州新區被定義為甘肅的“特區”。


這種“特”體現在舉全省之力建設蘭州新區。甘肅省政府同意設立蘭州新區管理委員會,為正廳級建制,享有市一級的行政管理權限,負責新區範圍內的行政管理和提出新區區劃調整意見,組織領導新區的開發建設,全面管理新區的各項社會事務。


甘肅省提出“中心帶動、兩翼齊飛、組團發展、整體推進”的區域發展戰略之後,蘭州寄託了甘肅太多的希望,“要責無旁貸地擔綱甘肅跨越發展的主力軍。”

千億規劃“大蘭州”!甘肅的理想與現實...

蘭州遠沒有達到建設都市圈的階段,但他也認同區域經濟增長極的說法。“甘肅的各個城市不能再單打獨鬥,要合併同類項抱團發展,像滾雪球似的越滾越大,從而帶動全局的發展。”


但令人遺憾的是,蘭州作為省會遠未起到引擎作用。“十五”期間,蘭州的經濟發展還曾落後於全省平均水平。蘭州市的工業增加值在全省的比例,已經從“六五”末的51%左右,下降到“十一五”末的27%左右。


西部是中國嚴重缺水地區,不適合大量人口密集居住,也不適合聚集大量人口來形成工業的規模經濟性。非勞動密集型的重化工業仍是甘肅省經濟發展的最好選擇。也因此,甘肅省“十二五”規劃確定發展隴東煤電化基地和河西新能源裝備製造業基地。


甘肅仍將有較長一段時期被“鎖定”在能源、資源性的原材料產業優勢上。高新才說:“甘肅等西部地區最大的優勢現在看來在空間,是土地資源優勢[2828.42 1.70%],這在西北尤其如此。”


甘肅的糾結同樣體現在蘭州新區的建設上。為了突出生態和環境方面的優勢,剛剛開建的秦王川新區未來被規劃成“千湖之城”。這被專家質疑為“實施難度很大,不太現實”。顯然,蘭州新區要想成為甘肅經濟的引擎,必須擯棄這類不切實際的想法。


————

來源丨文章節選自2010年12月31日(經濟觀察報)

本頭條號致力分享有價值的內容,轉載引用僅為傳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聯網,存在無法核實真實出處,如涉及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