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進程不會被打斷 疫情對光通信行業短期影響可控

剛剛過去的春節,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在國內迅速蔓延。 為了控制疫情的擴大,各地已經採取了包括暫停部分交通運輸、延長春節假期、推遲復工時間等措施。 位於本次疫情爆發地的武漢光谷是我國光通信產業的聚集地,擁有包括華為、中興、烽火、光迅、華工科技、長飛等光通信產業鏈的重要公司。

因而自疫情爆發以來,對於停工、停運對光通信行業帶來的影響成為業內的焦點。如果沒有疫情的影響,今年將是我國5G的規模元年,光通信產業鏈的健康與否直接決定5G的建設。

在農曆新年前,中國移動發佈SPN 5G承載大單,中國電信的5G承載招標也正式落地,承載網本身就是一張光網絡。在疫情的影響下,又是發生在光通信產業重鎮,中信建設預計,中國的5G招標或延後,不過中信建設也表示,最終不會影響2020年5G建設規模。

庫存可有效應對停工影響

此次疫情爆發的時間點恰逢春節,各廠商的產能不是滿負荷狀態,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疫情造成的一部分影響。另外,從復工時間上來看,全國大部分地區開工時間為2月10日,湖北的開工時間延後到2月20日。從短期看,同比往年會產生10-20天左右的影響。

對此,招行銀行研究通過調研溝通,認為多數光通信企業的現有庫存可有效應對停工影響。從各公司庫存來看,不同產品線均保持了1-3個月庫存水平。結合春節期間的部分產能正常生產,現有的庫存能夠有效應對開工晚的短期問題。在正常開工後,能夠有效恢復正常的生產水平,保證光通信供應鏈的訂單正常交付。

在這一點上,5G光模塊龍頭企業,華工正源總經理胡長飛在此前的電話會議中指出,從目前統計的情況來看,產能提升、關鍵用工返崗人數和週期可以滿足現在交付,公司已儲備正常1-1.5個月安全庫存。

另外,對於光纖光纜行業而言,從裸纖的角度看,CRU仍認為國內市場的庫存已達到2400萬芯公里。因此從短期看,此次疫情對光纖光纜的供應影響有限。另外,國內的光纖“五巨頭”在海外已有長遠的佈局,可以充分調用海外的資源滿足市場的需求。

部分光通信企業已有序開工

2月10日,是全國多地正式復工的第一天。在這一天,部分光通信企業在積極抗擊疫情的同時,在對疫情防控進行周密安排部署的前提下,經當地政府部門批准,正在有序復工復產。

光纖光纜企業方面,長飛子公司,長飛蘭州於2月8日復工,長飛瀋陽於2月10日復工;亨通集團於2月10日旗下各公司安全平穩復工生產;中天科技集團在通過市縣級疫情防控工作組的復工驗收後也於2月10日復工;通鼎互聯在經過政府部門備案同意後,於2月10日復工。

光器件企業方面,包括銘普光磁、旭創科技、天孚通信、索爾思、新飛通等企業在符合當地政府的復工要求後,均實現有序復工復產。

雖然,湖北是光通信產業重鎮,但是從全國範圍來看,一方面這部分企業的部分產能也分散在包括深圳、蘇州、東莞等多個區域;另一方面,整個光通信產業鏈企業遍佈全國,在有序復工復產後,雖然在短時間內不能保障滿負荷運行,但是在疫情穩定後,產能問題會得到進一步解決。

5G需求不變,疫情後將加速發展

在疫情的影響下,大多數光通信上市企業的第一季度業績出現縮水在所難免,但是按照鍾南山院士預計的疫情將在4月前可能結束的情況下,我國5G建設將會步入正軌。招商銀行研究認為,面對經濟下行壓力疊加新冠疫情的衝擊,預計2020年5G投資可能進一步增長。

韋樂平曾預計,按照3.5G獨立組網,所需室外宏站至少是4G的2倍,如果按照3.5G+1.8G/2.1G協同組網,所需室外宏站也至少是4G的1.2倍。與此同時室內覆蓋需要依靠數千萬個小基站。可見,5G各類基站之間,仍需應用大量光纖互連。雖然在規模上無法與此前的FTTx相比,但是5G時代對光纖光纜的整體需求相對平穩。

在光器件方面,業內預計2020年國內市場對5G前傳光模塊總量需求在1000萬支左右,當然除了前傳之外,還會產生數量可觀的中回傳光模塊需求。與此同時,在工信部“雙G雙提”的推動下,下一代PON模塊的需求也不容小覷。這也是為什麼,在5G週期內,資本市場紛紛湧入的重要原因。

雖說,今年第一季度5G建設速度將整體放緩的是不爭的事實,三大運營商5G設備集採會相應的延後,但是5G的需求不會被打亂,5G產業向前發展的車輪不會停止。所以,疫情會給光通信產業帶來影響,但是短暫的,疫情過後,定會春暖花開。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