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最慘烈,血戰塞班島!四萬守軍全部戰死,一萬平民被逼跳崖

塞班島原為西班牙領地,1898年美西戰爭戰敗後賣給德國,後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被日本佔領,1944年7月塞班島戰役,美軍奪取了該島。塞班島戰役發生在1944年6月到7月,這場在馬里亞納群島的主力大決戰中,美軍動用了史上最龐大的艦隊,幾乎將島嶼轟平。就在美國海軍的炮火支援下,美國海軍陸戰隊的第2、4、27步兵師也開始登島作戰,與日軍第43師團展開對決。

二戰最慘烈,血戰塞班島!四萬守軍全部戰死,一萬平民被逼跳崖

結局肯定是註定的,美軍奪下島嶼,但塞班島戰役被美軍評為付出代價最為高昂的一戰,超過7萬人的登島士兵遭遇日軍3萬守軍的頑強抵抗,最後付出3千人陣亡、1萬人受傷的代價,而日軍更是幾乎被全殲,即使日軍反擊火力再瘋狂,和美軍的交換比仍然達不到10比1,也就是說即使付出10個士兵的生命,仍然幹不掉一個美國大兵。

對塞班島的進攻計劃始於1943年,美軍的計劃是接連拔出日本在太平洋上的“釘子”,並進攻日本本土。所以所羅門群島、吉爾伯特群島、馬紹爾群島和巴布亞新幾內亞都在美軍的猛烈火力下接連被下,能留給日軍防守的島嶼已經不多,除了帕勞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馬里亞納群島,而身處該群島中的塞班島就自然成為美軍的下一個進攻目標。

二戰最慘烈,血戰塞班島!四萬守軍全部戰死,一萬平民被逼跳崖

一旦美軍拿下塞班島,就能以此為據點,進而切斷日本本土和南方諸島之間的海上聯繫通道,而美軍最新型的B-29“超級空中堡壘”也可以從島上起飛,直接轟炸2400千米外的日本本土,日本距離戰敗也會越來越近。另外,麥克阿瑟將軍也能夠兌現自己“重返菲律賓”的諾言,並建立西南太平洋戰場。

攻島始於炮擊,這也是美軍一貫的做法,總計15艘戰艦在6月13日對塞班島一共發射了接近20萬枚炮彈,島上日軍的防禦設施也遭遇不小的破壞。隨即登陸作戰從6月15日清晨開始,一共近萬名海軍陸戰隊員駕駛300輛兩棲登陸車從塞班島西部參加到最初的搶灘。

二戰最慘烈,血戰塞班島!四萬守軍全部戰死,一萬平民被逼跳崖

作戰初期,美軍遭受了很慘重的損失,日軍通過在關鍵區域部署的鐵絲網障礙和火炮、機槍等,美軍推進的很是艱難,但美軍的火力優勢再次立功,通過炮火齊射直接壓制日軍,美軍第27步兵師趁機進攻島上的奧斯利托機場,日軍在數次反攻失效後,最後選擇棄守該戰略要地。

失去機場的日軍這個時候實際已經孤立無援,因為本應該從菲律賓出發的海軍艦隊與美國艦隊的對決中損失慘重,日軍一下子損失了3艘航空母艦,所以日本最高統帥部已經沒有能力向馬里亞納群島投送任何一名士兵的增援和任何補給。

對於塞班島守軍而言,他們已經是被指揮部放棄的“棋子”,任何一場戰鬥的勝利或者失敗已經沒有任何意義,哪怕這次擊退了美軍進攻也遲早會被美軍的炮彈湮沒在島上。即使如此,出於武士道精神,日軍仍然決定戰鬥到最後一人,日本著名的海軍指揮官南雲忠一就在島上,他負責協助島上防務,但顯然他已經沒有能力撤回本土了。

二戰最慘烈,血戰塞班島!四萬守軍全部戰死,一萬平民被逼跳崖

7月的戰事對於日軍而言,已經愈發不利,在多次反撲失敗後,日軍選擇最後的自殺性玉碎攻擊,對於島民而言,守島指揮官齋藤義次呼籲他們也拿起竹矛衝鋒而不是乖乖等俘,因為他認為居民和士兵在此刻已經沒有什麼區別了。 7月9日,美軍正式宣佈塞班島被佔領,齋藤在山洞中自殺,同時自殺的還有南雲忠一中將,剩餘的日軍和一萬多島民在玉碎崖和自殺崖上跳下自盡。在他們的認知中,日本的政治宣傳將英美人描繪成魔鬼,即使投降也會被殘忍殺害,所以他們寧可自盡也不願意當俘虜。

二戰最慘烈,血戰塞班島!四萬守軍全部戰死,一萬平民被逼跳崖

塞班島戰役後,塞班島變成了美軍在馬里亞納群島的基地, 1944年10月進攻菲律賓時,以塞班島為基地的B-29轟炸機轟炸菲律賓群島、琉球群島及日本本土。

塞班島到日本的距離恰到好處,讓美軍的B-29轟炸機可直接轟炸鬼子本土。美軍佔領塞班島以後,一面在塞班島修建太平洋上的最大機場,一面撒傳單,通知日本老百姓撤離城市,美國轟炸機要來了,我要炸他瑪的。此前,B-29轟炸日本本土,需要從中國四川起飛才行。

二戰最慘烈,血戰塞班島!四萬守軍全部戰死,一萬平民被逼跳崖

隨後,在塞班島Isley Field機場(即現今塞班國際機場)上,B-29密密麻麻排列成行。天寧島機場也進駐了大批的B-29戰略轟炸機,兩顆原子彈就是從這裡出發,摧毀了小日本的戰爭意志。

二戰最慘烈,血戰塞班島!四萬守軍全部戰死,一萬平民被逼跳崖

在1945年8月二戰結束時,美軍有二千多架B-29轟炸機集中部署在西太平洋的幾個島嶼機場,數量過剩,這些轟炸機沒有能力自己飛回美國本土,用船運回去的成本過高,而且當時的運力主要用於運送回國的美軍人員,無法滿足舊武器的運輸,還不如就地銷燬,切碎壓扁,做易拉罐(當時易拉罐還沒發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