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豈不更好?

MinRinDa-


古代官員到了一定年齡,抑或是雖不到年齡但身體條件不允許再繼續工作,就會主動打報告請求退休,也就是戲曲評書中大夥耳熟能詳的“告老還鄉”(文官)、“解甲歸田”(武官)。

其實,古代封建社會為了保障龐大的國家機器順暢運行,很早就確定、完善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官員遴選、任職、懲戒、退休養老等管理制度。譬如選拔人才有“科舉制度”,官員告老還鄉亦有“退休制度”。

一、\t古代官吏退休的由來和條件。

古代官員退休,舊稱“致仕”。意思是將祿位(仕)交還給(致)國君。

周朝規定“大夫七十而致事”,明確了古代官員幹到七十要退休的制度,並被以後的漢、唐、宋、元、明、清歷代所沿用。

“大夫七十而致事(即致仕)”(禮記·曲禮上)

鄭玄注云:“致其所掌之事於君而告老”。

當然,古代官員退休的“硬核”條件,除了年齡大之外,身體條件也是重要的一項。

如果身患重病(疾患纏身),即使不到退休年齡,亦要退休。

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這是唐代大詩人杜甫在《旅夜書懷》中,因論事諫政得罪朝廷而被罷官後的一句牢騷話。然而,“官應老病休” 一語卻真實地道出了古代官吏退休,確是因老因病所致。

二、古代退休官員的安置問題。

問答中的“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何一定要回老家?留在京城或就任地豈不更好?”這些疑問還涉及到了古代退休官員的安置問題。

對古代的退休官員安置大概可以分為養老、病休、帶職和改官退休。

01對多數官員規定退休要回原籍養老。也就是戲劇小說中的“告老還鄉”做“員外”、“大財主”。

“司馬均為侍中,以老病乞身,(漢)和帝賜以大夫祿,歸鄉里。”(《東漢會要》)

譬如清王朝規定,不允許官吏在任職地區購置產業,並有旗人歸旗之令,造成官員退休後返回原籍養老的現象更為普遍。

小編以為,這裡面固然有國人“葉落歸根”,到家鄉養老、安葬的傳統觀念,但是也有朝廷對官員加強管理,避免長期坐大、形成割據一方勢力因素的深層考量。

02

極個別官員留在任地和京城的例外。

由於官員地位影響和與君王關係的天壤差別,在官員普遍告老還鄉的大背景下,也有一些例外。

出現了個別官員在富饒、名勝任職地區,購置產業,退休後不歸原籍,甚至在京城天子腳下安家(“賜第京師”)的特例。

如《清代七百名人傳》記載,清朝嘉慶時的大臣慶桂退休,皇帝除了親筆御書“齊美延禧”匾額賞賜之外,還特賜他海淀寓園,“令原品休致,給與全俸”,在京城養老。

三、\t官員退休的手續辦理和管理機構。

古代退休官員的管理,基本上沿襲、採取文官屬吏部,武官屬兵部的方式。如清朝吏部有考功清吏司,兵部有職方清吏司,其職掌中分別包含處理安置文、武官退體的條文。

俸祿、賜物由戶部核准,由所在州府(清朝為各省、各旗)支給。最後再統一報中央備案。

“凡大臣預告者,特旨賜俸,則給焉。或全俸,或半俸,八旗隨旗俸關領,各省由藩庫支給入奏銷。”(《大清會典》)

如同現代官員一樣,古代官員退休也要辦理各種繁瑣報告手續。

據史書記載,古代官員退休的手續大體如下:

  1. 一、二品大員自己奏請休致,由皇帝直接批准;
  2. 三品至五品提出中請後由吏、兵部題奏請準;
  3. 六品以下則由吏、兵兩部照例處理。

明清兩朝在對官吏定期(一般為三年)考察中,也把退休作為內容之一。這往往是對年邁、有病、無能而又不自請退休者採用,由上級主官提出,令其退休,清朝專稱為“勒令休致”,以別於“自請休致”,並規定勒令退休者一般不給俸祿。

“乾隆七年(1742)奏準:八旗內外一、二品大臣,因老病自行奏請休致,奉旨準令原品致仕者,該旗將伊軍功及食俸年分查明,或給食全俸,或給食半俸之處,具奏請旨。若非自行奏請,奏旨令其原品休致者,不給俸祿。”(《大清會典事例》)


霍小姐的八卦爐


古代官員致仕(退休)後,大都會選擇回老家,即便應皇帝要求留京,但是過段時間也總會不斷找出些理由,要求回老家。

當年張廷玉便是如此,為了回家幾經周折,甚至差點身敗名裂都要回家。

乾隆13年(1748年)正月,張廷玉發現苗頭不對,以病老為由,要求退休。結果乾隆專門下了道聖旨說:“卿受兩朝厚恩,且奉皇考遺命,將來配享太廟。豈有從祀元臣歸田終老之理?” (意思是,你是兩朝元老,深受重恩,先帝還曾經有遺旨,讓你配享太廟,你將來是在太廟享受香火的,怎麼能回老家等死呢?)。意思就是不準走,即便你不上班了,最好也別離開京城。

結果這事後來就搞複雜了,張廷玉就不斷請旨要求回老家桐城。乾隆就不高興了,就一直也不批,最後到了乾隆14年(1749年),終於批了,同意張廷玉回老家了。結果張廷玉犯糊塗了,心想這小子放我回家,不是想賴賬,不給我配享太廟吧?於是要求乾隆寫個保證書給自己。

讓乾隆寫保證書,張廷玉也是能想得出來。後來乾隆或許也想通了,算了,跟個老頭計較什麼呢?於是寫了首詩,也就相當於保證書吧。結果第二天又出么蛾子了,張廷玉本人沒有來謝恩,而是讓自己的兒子來代替自己謝恩。乾隆徹底怒了,你讓我堂堂一個皇帝給你寫保證書,結果竟然不親自來謝恩,拿自己兒子來忽悠我。便讓軍機大臣傅恆、汪由敦傳寫諭旨,但是這個諭旨還未下達,結果次日天沒亮,張廷玉自己親自跑過來謝罪了。乾隆這下坐不住了,我還沒有發諭旨,你怎麼就跑來了呢?誰給你通風報信的?查,必須嚴查。這事就徹底搞大了。結果汪由敦被批,張廷玉的伯爵爵位給削了。

到了乾隆15年(1750年)皇長子永璜剛去世不久,張廷玉再次請求歸鄉,這就沒得玩了。張廷玉真的到老了一點都不像年輕時候聰明機警了,做事情“太會挑時候”了,結果這次乾隆真的就同意他回老家桐城去了,但是了罷配享太廟的資格。後來就是各種折磨張廷玉,把康熙和雍正賞賜的東西也全都要回去了。張廷玉就這樣一直在老家活到乾隆20年(1755年)3月20日,84歲的張廷玉最終死在了家裡。但最終乾隆還是遵雍正的遺詔,命其配享太廟了。

以張廷玉為例,之所以他一心要回桐城老家,在於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傳統“衣錦還鄉”、“落葉歸根”的文化情結,使得每個遊子都加快了回家的步伐。

古代仕子從小苦讀聖賢書,一心求功名。真可謂“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古代交通不便,很多官員在外為官多年,很少返鄉,在家的時間基本很少,除了父母死後,守孝三年,基本上可以說是沒有機會回家的。有的人用一生的離家與拼搏其實就為了一個目的,那就是“衣錦還鄉”。做了那麼多年的官,辛苦了一輩子,積累了“鉅額財富”就應該在家鄉置辦田產,優享清福,含飴弄孫了。

而且傳統“落葉歸根”的文化情結使得很多官員考慮身後都要進祖墳、入宗祠的。道路路坎坷,通常由北往南,一走就是大半年時間,如果官員不趁著自己還能走得動的情況下,就回老家,那麼一單年歲日老,就很難再回家鄉了,而如果一旦身死他鄉,就可能成為孤魂野鬼了,這在古人的眼裡是不能承受之重啊。 張家是桐城郡望,人生七十古來稀,張廷玉已經70多了,因此必須在走得動的時候回鄉,回的早還能多享受兩年清福,回得晚就什麼都沒了。

其次,京城是政治旋渦,容易再次捲入是非,導致“身敗名裂”、“客死他鄉”。

多年朝堂爾虞我詐,最大的勝利叫“全身而退”,最大的失敗叫“身敗名裂”、“客死他鄉”。有些人離了職,就是人走茶涼,很多手下都會投奔新的主子。為了讓別人好辦事,也為自己心裡不膈應,離開是兩全其美之舉。但是在古代人情社會,所謂門生故吏遍佈,聲望仍在。

即便如張廷玉這類人沒有留戀之心,接班的人則會認為張廷玉是退而不離,自己的做事容易掣肘,視他為眼中釘、肉中刺;而有些門生故舊自己仍然還未有作為,仍然需要榨乾張廷玉這類人的剩餘價值,打著張廷玉這類人的旗號,做著滿足自己私利的事情,所謂鍋你背,肉我吃。

而張廷玉的真實遭遇其實就是個很好的例子,如果他一早遠離了京城,至少不會再鬧出個“軍機處洩密”的大案來。軍機大臣汪由敦是張廷玉的門生,乾隆甚至認為汪由敦就是張廷玉不死心朝政,專門埋下的一顆棋子呢。不然專門會出現諭旨還未出宮門,你就知道了的情況呢?要不是張廷玉是兩朝重臣,換了別人這就是殺頭的罪了。所以此間兇險,只要一個不注意,輕則受牽連牢獄之災,重則人頭落地。



炒米視角


古代官員們退休(致仕)以後,都會回自己的老家。

如果這個官員是地方官,退休後回自己的老家生活。這一點,我們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一直在京城當官的人,退休以後,他們也要回自己的故鄉,這一點我們就不太理解了。

(官員致仕,圖取其意)

為什麼說不理解呢?

其一,退休京官的妻子兒女在京城。俗話說,妻子兒女在哪裡,家就在哪裡。既然妻子兒女一般都在京城,意味著他的家也在京城。可為何退休後,他們要帶著妻兒老小,離開京城回老家呢?

其二,退休京官的人脈關係在京城。“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唐代宰相賀知章這首詩說的,正是一個“故鄉的陌生人”的形象。他雖然是出生於他的故鄉,但是他人生的大部分時間(也是人生最重要的時間)裡並不在故鄉,他的朋友他的人脈關係都不在故鄉。退休後卻讓他回到故鄉這樣一個“陌生”的環境中,這對於一個退休老頭來說,是不是太殘忍了。

其三,退休京官的經濟在京城。如果一個人能夠做京官,自然是仕途走得比較通暢。同時,如果一個人能夠長時間做京官,說明他的仕途一直走得比較通暢。雖然說“長安米貴,居大不易”(顧況調侃白居易的話),但是,作為一個有權有勢的京官,要利用自己手中的職權,搞幾套房,搞一些產業,也並不是一件難事。但是,為什麼退休後,他就要回鄉呢?他回故鄉去,那他留在京城的房產和產業該怎麼辦呢?

(告老還鄉的官員)

不過,雖然我們不理解,京官退休後,確實都回到自己的故鄉。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一、皇帝不允許京官留在京城。

事實上,古代退休制度和今天咱們的退休制度是不一樣的。今天的退休制度,是以年齡為限制的。當的官越大,退休的年齡越大。古代退休,尤其是高級京官的退休,都是根據身體狀況和皇帝的需要來決定的。如果身體一直很健康,皇帝也一直需要,那麼,退休的年齡就不會有限制,可以一直幹到去世。但如果皇帝不需要,不喜歡,就算你的年齡還很小,身體也很棒,皇帝讓你退休,你還是得退休。

因此,事實上如果你是因為皇帝不喜歡讓你退休,你退休以後,肯定不能一直留在京城裡,因為皇帝不允許。如果一個皇帝不喜歡的官員留在京城,因為這個官員是有人脈的,因此,他可能就會對朝政產生影響,而皇帝是絕對不允許這種影響存在的。因此,皇帝為了避免麻煩,都會讓京官回鄉。

(佟國維劇照)

二、京官一般不會在京城購房置業。

我們前面說,京官會在京城裡購房置業。事實上,這種情況是不多的。為什麼說不多呢?

因為古代的經濟情況和我們現代是不一樣的。我們現在的經濟是商貿經濟,如果我們有錢,想投資。一般都會選擇投資房地產,或者投資某個產業,乃至於炒股什麼的。但是古代不是這種經濟。投資了房地產,房子不會升值,只會降價。投資商業也不靠譜,因為古代會對商業進行嚴厲打擊。一個官員,如果去搞商業,在品格上都會被人看低。

古代的經濟是農耕經濟,官員們要麼就是積累錢,要麼就是用錢買土地。古代的貨幣是金銀珠寶這些東西,這些東西都不會貶值,所以古人都會藏金銀。有的甚至還會把金銀窖藏起來,留到後世。除了藏金銀來,古代官員的置業,就是買土地。要買土地,只能回自己的故鄉去買。自己作為一個京官,回故鄉買也有優勢的。

(康熙劇照)

三、退休京官回故鄉才會繼續發揮作用。

我們剛才也說了,京官都不可能留在京城裡,因為皇帝不允許。就算京官留戀京城的生活,一定要留在京城裡,他也不敢發揮任何作用。如果皇帝發現你在干預朝政,結果可能就是滿門抄斬。佟國維退休後,因為給康熙上奏過立儲的問題,就被康熙嚴厲打擊。

不過,京官要是回故鄉,卻肯定會發揮作用。為什麼呢?古代政權不下鄉,地方上的事務,都是靠地方名流來處理。一個從京城回鄉的官員,那自己絕對是地方名流中的名流,過的絕對是土皇帝一樣的生活。

這樣看來,京官退休以後,哪有不願意回鄉的呢!


張生全精彩歷史


清廷三朝老臣張廷玉在給乾隆帝的最後一篇奏疏以日薄西山的頹唐筆調這樣寫道:“願祈骸骨,告老還鄉!”

結果,乾隆非但不能全一個三朝老臣的拳拳之情,反而勃然大怒稱其為一老而無用的老匹夫。無君無徒,自私之至。

顯然,像張廷玉這樣一個三朝元老,漢臣首魁,門生故吏滿天下的人來說。乾隆把他放到哪都總歸有點不放心的。把他拴在京城,又擔心他燈下黑。把他趕出京城,又擔心他天高皇帝遠不好控制。

(張廷玉)

彼時,乾隆最希望得到的消息是,張廷玉是因病告老還鄉,而不是年老昏聵告老還鄉。

年老昏聵這種託辭,有點演技都能忽悠過去。但病這種東西,像張廷玉這等級別,乾隆不可能不派太醫去看的。一番望聞問切下來,什麼病,能不能治,還能活多久都一目瞭然。

古代官員退休了為什麼都選擇告老還鄉,張廷玉就是一個特別具有象徵性的例子,也是一個最主要的原因——遠離京城政治漩渦。

幾乎所有退休後的官員第一時間想的都是如何全身而退地告老還鄉。

京城這個政治漩渦不是一般大,隨便幾個誘因便能把你捲進去弄得一身黃泥身敗名裂。

一、能在京城任職的官都不會小,退休後不離京,皇帝會以為你有所圖。帝王狐疑心起,非死即傷。

二、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倘若以前自己的門生部下讓你出面去斡旋計劃某些事情。去則亂政,不去則不義。就是知情不報也是死罪。留在京城,株連率高。左右不是好人。

三、所謂人走茶涼,既然離職了,就應該乾乾脆脆拍拍屁股走人,別讓後面的人做事左右為難。

綜合以上,政治因素才是古代官員告老還鄉的主要原因。

比如第二點,武則天就屢次在狄仁傑辦完差事後把他實權摟了,給個虛銜,更主動給他選個修養之所,就是不能留在神都。



(狄仁傑)

為什麼呢?

武則天很清楚,狄仁傑門生故吏太多了,留在京城,那就是給那些想恢復李唐神器的人機會。狄仁傑能力通天,所幸志慮忠純。

與其讓陷入兩難,倒不如順水人情,讓他遠離朝堂不問政事養老去。

當然,除政治外,也有人情所在。

落葉歸根,衣錦還鄉。素來是古代士大夫追求的最圓滿的人生理想。

直白了一句話就是:老子牛掰了,得回老家嘚瑟一番!

虛榮心,這是每一個古代士大夫都無法避免的。

再深沉一點的就是埋在我華夏瘠土裡的鄉土情節了。不管是誰,一輩子到老只要不在故鄉,便是漂泊,最思念的也是故鄉。這種民族血脈裡的品質,不好解釋。

只有回了老家,一輩子的浮沉才算安定。


告老還鄉,落葉歸根。生於斯,止於斯,與祖祖輩輩同居一方瘠土,這是中國人的傳承。


不書


鐵打的烏紗流水的官!如果有一天想成為鐵打的官,那就離死不遠了!

1,古代人如何做官?

古代人做官,和今天的人做官是不一樣的。今天的公務員,不管中國外國,小到基層辦事員,大到高層領導人,都會在就任地有房子有家眷。當然經常改任的官員會住在自己臨時官邸(公租房性質,職位變動需要讓出),即使沒有臨時官邸,也會在招待所有專門的房間。

古代人做官,比如做縣官、知府之類的地方官,往往要住在官衙後面的房間,以便做到隨時可以上班辦公。在參觀山西省霍州署時,居然安排了官員兒女的房間,基本符合社會情況。因為古人做官,常常都是“千里做官只為財”常常需要帶著家眷們上任,如果要做清官,往往就必須做“裸官”。

號稱“嶺南三大清官”之一的清代官員陳璸,就是一個典型的裸官。在外面做官20餘載,只有一兩個僕從,經常以瓜果蔬菜為食,沒有肉吃。康熙皇帝問他,薪水夠不夠花,他說足夠了,因為不需要養家。

反過來說,帶著一大家子除外做官的話,往往就必須貪汙一些了。明朝有個官員,帶著妻妾、兒女、丫鬟、廚子、管家、老媽子大大小小上百口人去赴任,一路上交通費就花了10萬兩白銀,相當於水滸傳裡面的生辰綱了!這樣的支出,最終都要靠盤剝百姓來拿回

古人做官,往往不會是20多歲上任,然後一級一級網上升,往往是考上進士就開始做官,從知縣、翰林庶吉士等官職做起。所以,古人做官絕對不會想休假!

清末名臣胡林翼總督湖廣時,有個50歲考上進士的人來赴任知縣,直言不諱地說,他要撈錢3000兩。胡林翼問他,你貪汙腐敗還敢這麼理直氣壯?知縣說,考了半輩子學,終於考上進士能當官了,該回報當初資助我讀書的祠堂、親戚,贍養年老的妻子了。胡林翼動容,讓他去了。這個官員把這個縣治理的很好,沒有上訪案件,也沒有拖欠錢糧,也沒有冤假錯案。一年後來辭職,說拿到了3300兩,多餘的300兩銀子和官印留下,一個人回家了。

按照光緒年間的《湘潭縣誌》顯示,“不貪不濫,一年三萬”。同時民間也有流傳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綜合正俸、養廉與陋規,清代官員的收入還是很高的。


2,官員退休為何必須回家?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致仕,沒有年齡要求,也沒有職務要求,要麼是自己主動辭職,要麼是上級勒令辭職。

如果做官做到知縣知府之類的官,那是不願意致仕的,因為只要活著就有機會賺錢啊。一年好幾萬的銀子賺著,家裡的親朋好友都能跟著分一杯羹。如果致仕,這損失就大了。

有沒有錢掙夠了想要辭職的?恐怕也有。尤其是伴君如伴虎,害怕皇帝那一天要他的腦袋,主動致仕回家。這種可能性也有,但微乎其微。

更多的情形是,被政敵陷害,失去權勢,黯然回鄉。比較有名的是明朝首輔高拱,在李太后面前說錯了話,被馮保製造冤案要他命,張居正把他保了下來,得以回鄉安歇。萬曆七年才死。

所以,古代官員致仕,根本沒有衣錦還鄉的榮光,只是為了保命而已!

如果衣錦還鄉,很有可能遭遇政敵的猜忌,一封奏摺下來,可能就會要了命!

張居正回鄉守制,場面過於豪華,遭到猜忌和打壓,兩年就丟了官,還被抄了家,兒子都給活活餓死。

3,致仕後呆在就任地有哪些麻煩?

如果是地方官,退休後還呆在就任地,容易被人打死。

古代官員的重要職能是打壓豪強,實現鋤強扶弱。2000年的封建帝制時代,土地兼併是一個王朝的死穴,打壓土地兼併就成了官僚們的主要職能之一。所以,地方官很容易得罪地主豪強,如果留在當地,很有可能被地主豪強派殺手殺死報復。

如果是個清官因打壓豪強而死,如果是個貪官,則是有可能被迫害過的老百姓打死。永遠不要小看窮苦老百姓的力量。殺官等於造反,可你不是官,殺你就不算造反了。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誰怕誰啊!

如果是京官,官太小養活不了自己,官太大容易觸怒皇帝而死。

古代的京官,薪水很低,主要靠著地方官來京孝敬的陋規來維持,如果有機會出差到外地,那就能大撈特撈一筆。

可是,退休後,沒有薪水、沒有養廉銀、沒有陋規,連養老金都沒有,靠什麼生活?

”長安米貴,白居大不易“!靠給人寫墓誌銘、寫對聯、寫題詞,掙一點打賞銀子,連房租都付不起!

還是回家好!

官做的太大,容易受到門生故舊的牽連,受到皇帝猜忌,那時候就晚節不保了。

回家去,多年積攢的銀子早已足夠修建起豪華的鄉間別墅、特色農家樂,過幾年世外桃源、含飴弄孫的好日子,多好啊!

在回到老家農村,真的是最好的選擇,別的不說,生活成本降低很多。左宗棠的柳莊,是用自己給兩江總督陶澍當家教掙的900兩銀子建起來的,真叫便宜啊!

在京城,光迎來送往的人情錢,也花不起啊!


歷史知事


古代官員退休,表面上看理由很多,比如告老還鄉,衣錦還鄉,鄉愁等等,其實,都扯淡。真正的原因,只有三個:

第一,京城是人家皇族,以及圍繞皇族服務的內親外戚們居住的地方。你為官時,為了服務皇族方便,或賜或買一家宅子,當官做事。你辭官了,再佔著,不合適。因為,人滿為患。這就相當於現在,領導退休了,辦公室,也就沒了。

第二,退休下來的官員,實際上,還是擁有很大影響力的,人活著,不知不覺,就想使用這種影響力。一旦使用,皇帝就會顧忌,因此,還是離開吧,免得不知道怎麼死的。

第三,回老家去,自己的勢力根深蒂固,不想怎麼作為了,起碼,能夠安享晚年,同時培養後人。說不定,家裡再出一個大官,就能再繁榮幾代。

出於這三點的考慮,古時候官員退休了,肯定要回老家。而且,客觀的講,古時候官員,生於京城長於京城的,不多。因為,京城是皇族和皇親國戚們住的地方。


董江波


古代官員退休叫做致仕,一般情況下是七十歲以後,或者是老病昏聵無法處理政務時才會向皇帝提出。皇帝批准後,這些退休的大臣大部分都會返回故鄉,然後在老家終老餘生。



很多人可能不理解,為什麼古代官員退休後都會返回老家,難道留在京城或者就任地生活不好嗎?實際上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有三個,分別是經濟利益、自身安全問題、以及中國人傳統觀念。

經濟利益原因

首先說一下,任何人都懂得趨利避害,都希望有更好的生活條件。

如今,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城市化進程非常顯著。而我們現代人之所以喜歡定居繁華都市,是因為這裡有更好的就業、醫療、教育資源,能夠讓自己的生活質量獲得很大的提升。

同理,古人也不例外,他們也希望自己的生活質量能夠更好。而古代城市和鄉村的教育、醫療資源相差無幾,因此提升生活質量的最好方法就是提升收入。



眾所周知,古代為農業社會,誰掌握了土地資源誰的收入就高。但京城附近的土地大部分都是皇帝或者皇親國戚的,比如明朝正德年間,皇帝的皇莊擁有土地37500頃,古代一頃地等於50畝,這也就是說皇帝擁有187.5萬畝土地。

清朝時,皇莊規模更大,在北京和盛京兩地有896處皇莊,佔地337萬畝。

既然皇族佔據了京城周圍的土地,這些官員根本無法從他們手中購買,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家鄉購田置產。這樣我們就看到了漢朝鑿壁偷光的匡衡飛黃騰達後佔據了家鄉31萬畝的良田,並且還非法侵佔了4萬多畝。清朝時期李鴻章的房產和田產都在老家安徽附近,據統計,李鴻章及其兄弟在安徽的田產竟然達到了60多萬畝。



有人問,既然京官無法留在京城,那麼外放的官員,是否可以在就任地購買大量產業呢?這個也不行。

原因在於每一個地區都有地主豪強,比如清朝時期山西喬家大院的喬氏家族、山東牟氏莊園的牟氏家族。他們在當地的影響力非同一般,一個普通的退休官員根本無法抗衡當地豪強,所以沒有任何人願意留在就任地。



自身安全問題

京城是政治鬥爭的漩渦,退休官員也希望告老還鄉遠離危險。

以唐朝李靖為例,他為李世民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卻遭到了小人的妒忌,被誣告謀反。雖然李世民查清了此事,但這也讓李靖害怕到了極點。這件事之後李靖選擇了告老還鄉,從此“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最終這一方法也讓李靖獲得了善終。

再有例子就是明朝的劉伯溫和李善長,兩人都是明朝的開國功臣。但兩人分屬不同派系,一個屬於淮西集團,一個屬於浙東集團,因此鬥爭不斷。



朱元璋大封功臣後,劉伯溫和浙東集團率先發動攻擊,依法殺了李善長的親信,結果兩派因此結仇。後來淮西集團發動全體成員彈劾劉伯溫,最終劉伯溫為了躲避政治鬥爭選擇了告老還鄉。

後來李善長失寵,也同樣採取了劉伯溫的方法告老還鄉。但李善長卻退而不休,在淮西集團中仍有巨大影響力,最終被朱元璋打入胡黨,判處了死刑。

從這些活生生的案例來看,古代中央官員告老還鄉確實是一種向皇帝展示退出權力鬥爭的方法,目的就是明哲保身。



中國人傳統觀念

這個沒什麼好說的,中國人有很深的故鄉情節,即便是強如霸王項羽也說過;“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落葉歸根,回到家鄉。

再者,家族祠堂、祖墳都在老家,所以致仕後返回老家是必須的。在傳統觀念中,即便是外出任官時不幸死在了外地,也要運回家鄉入祖墳。


我是越關


我們經常在影視劇裡看到京官在年齡大了之後往往都是像皇帝上奏要告老還鄉。京城作為全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一般情況下是要比這些官員的家鄉要繁華許多。就拿現在的情況而言,多少人都在努力的留在大城市裡面。那這些官員為什麼就反其道而行之呢?

衣錦還鄉、落葉歸根

“富貴如不還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項羽

這些人當了一輩子的官,回到家鄉之後,家鄉的人會對他報以一種崇敬的心態,能夠充分滿足自己的虛榮心。項羽當初沒有留在咸陽而是回到自己的家鄉彭城,回到家鄉讓自己的左鄰右舍看看自己的成就,在發小面前接受他們豔羨的目光,親戚朋友對自己言聽計從的優越感都是人的一種自我實現的心理需求。回家,是為了享受一下人生尾段的榮耀。



此外中國人自古的傳統觀念就是安土重遷、落葉歸根。有一個成語叫做“喪家之犬”,形容人的無依無靠的一種窘境,有此不難看出古時的人對於家這個概念特別重,雖然自己當官的地方的宅子,生活條件比家鄉的要好,但是家鄉的那個家是最早給他家的概念的地方,他在這裡感覺到安全、可靠。俗話說“仕途險惡”,在官場上摸爬滾打了那麼多年,提心吊膽了那麼多年,現在退休了,自然要找一個安心的地方,這個地方就是曾經讓他最為感到安全的地方——家鄉。



財產保全

古代的人對土地的情結是非常重的,無論是商人還是官員賺了錢之後都會去置辦大量的土地,因為這個是最穩妥的,俗話說“手中有糧,心裡不慌”。那個時候是一家一戶的小農經濟佔有主導思想,只要有糧食吃,什麼就都不是問題。有錢就不一樣了,遇見災荒之年,沒有糧食,吃錢是解決不了問題的,也許能高價買回來糧食,但是命運終究要掌握在自己手裡才最安心。


古代也是大力查處貪汙腐敗的,如果官員在自己就任的地方大肆置辦產業,置辦田產,那就太容易被發現了,如果把這些錢交給可靠的人在自己的家鄉買房買地就安全的多了。一者,在自己家鄉買地會有家族人員幫忙照看管理,省心。二者、那個時候的交通信息很不發達,被就任地方的人舉報的概率是很低的。因此自己的財產在家鄉,不回家鄉去哪呢?

政治因素

這個因素應該是最為重要的。如果是一個正直的官員,在公正處理事情的時候必然會得罪地方上的黑惡勢力。在位時,有衙役兵丁的保護,有政府權威,這些人尚且忌憚三分不敢輕舉妄動,一旦卸任成為布衣,沒有了政府這個靠山,那這些黑惡勢力勢必是要報復的,與此回家鄉是為了安全。

另外就是那些高官,他們在朝堂的時候,大都是拉幫結派,因此也是政敵無數。由於位高權重,即使是退休了,依舊會被動的捲入一些政治鬥爭之中,沒準兒把命就丟了。此外,在位時有權利,尚且可以依靠權利來保障一家的性命,一旦卸任,之前的政敵很有可能就會在皇帝面前進讒言,三人成虎,縱然是皇帝一開始不信,但是架不住很多人說,說了很多次,久而久之皇帝起疑心也是很正常的。已經卸任,除掉他對國家幾乎沒什麼影響,還能消除皇帝自己心中的疑慮。因此還是遠離政治中心,安心回家養老的好。



綜上所述,似乎根本就沒有留在就任的地方養老的可能性,告老還鄉應該是最為正確的選擇。


棍哥觀史


在古代中國,告老還鄉是幾乎所有大臣們最終的歸宿,當大臣覺得自己身體難以勝任工作之時,便會向皇上上書請求致仕,文雅一點叫做:乞骸骨!無論致仕,還是乞骸骨,都是結束仕途的意思,雖說皇帝有時會誤以為大臣是在委婉地表達想要升官而駁回請求,但是大多數情況下皇帝都會同意大臣告老還鄉的意願。這時大臣們就可以回鄉頤養天年了。

我們知道,很多大臣出身貧苦,靠的寒窗苦讀,才走出寒窯,青雲直上,所謂:十年寒窗無人問,一朝成名天下知!例如明代首輔徐階,老家上海松江;高拱,老家河南新鄭;張居正,老家湖北江陵,無論哪個地方,條件都不能和京城比,那麼為什麼大臣們都想回到家鄉呢?

首先無論古代還是現代,都講究落葉歸根,從哪兒來到哪兒去,人死後要埋進祖墳的,不然就會變成孤魂野鬼,永世不得超生,這種說法有一定的迷信成分,但在安土重鄉的中國社會,又是避不開的傳統,尤其是在觀念相對落後的古代社會,大臣致仕後都要回鄉。如果不走運,還沒有回到家鄉就死了,那也要把屍體帶回去,埋入祖墳。坊間流傳的湘西趕屍,就源於這種風俗習慣,無論多遠,死後都要回到家鄉。這種強烈的傳統文化,影響到每一個人,官員作為傳統文化的繼承者和捍衛者,自然不能例外。

其次是官員害怕引起皇上的猜忌,古代的官場最忌諱結黨營私,老大臣在崗位上工作了一輩子,人脈、渠道等都是他的籌碼,所謂:門生故吏遍天下,看起來很美,但若是被皇帝知道了,卻是要冒殺頭風險的。

在皇帝看來,他們完全有可能用這些籌碼去貪贓枉法、謀朝篡位,所以十分忌諱!而為求自保,大臣們會自覺地遠離曾今的人脈圈與權力圈,所謂距離產生美,在那個交通、通信極度不發達的年代,地理上的距離,幾乎可以截斷所有的人脈圈與權力圈。也只有這樣,才能減少皇上心中的威脅程度。例如趙匡胤杯酒釋兵權,大家知趣的退出,此後榮華富貴,平安終老,聽起來皇帝有些奸詐,但結果卻還不錯。

而有些大臣明明退休了還要賴在就任地不走,結果惹來殺身之禍,比如大臣李善長,就因為退休之後還不回鄉,瞎摻合其他大臣的事,結果將自己永遠留在了京城。

再者皇帝需要大臣們回鄉替他辦事,這些退休的大臣當初都是國家棟梁,處理起事情來也是得心應手,而古代恰好由於交通、信息閉塞,導致了“政權不下鄉”的尷尬局面,皇帝需要這些大臣們回鄉扮演“鄉紳”的身份,在處理起事情來依法辦事、減少糾紛,這樣是雙贏的局面,一來皇帝鞏固了皇權,;二來大臣們在家鄉也能過上極為舒適的生活。

除此以外,國家也需要這些大臣回到家鄉替國家培養人才,要知道這些大臣在退休前都是國家的棟樑之才,但是他們終將要退休的,為了避免青黃不接的尷尬局面,國家需要這些大臣回鄉繼續培養人才,無論是收徒還是興辦縣學都能起到培養人才的作用,意義不可謂不大。

例如科舉制誕生以前,地方官員的選拔多采取察舉制,入仕的第一步,就是必須獲得當地鄉紳推薦,尤其是孝廉、茂才等基層官員,依賴程度很高,可以說,鄉紳對於過程人才選拔,以及基層政治文化建設至關重要。

還有就是衣錦還鄉的心理,正所謂“富貴不還鄉,如衣錦夜行”,別說古代,就是現代人也是如此,無論在外邊混的如何,回家的時候總想著穿的洋氣一些,以免被人看不起,如果混的好些,更要講究排場,恨不得一路鞭炮開道,唯恐別人不知道自己發達了。

而這些大臣們之前在任上都是響噹噹的人物,家鄉父老可能知道自己的官職,但是他們大多數人終身見過的最大的官就是縣裡的九品芝麻官,如今大臣功成身退,豈能不回家告訴父老鄉親自己混的十分愜意?很多人之所以奮鬥是為了取得滿足感,而富貴還鄉不正是在家鄉父老面前取得滿足感的最有效的方法嗎?

總的來說,大臣選擇告老還鄉有大原因,一是皇上的政策不允許你退休後賴在工作地不走;二是為了國家傳承奉獻自己最後的餘溫,同時衣錦還鄉;三是想落葉歸根。所以說古代大臣選擇告老還鄉是逼不得已,同時也是順從本心。

當然,也有些人退休或者被罷官後沒有回到家鄉,而是另闢他處,最有名的當屬袁世凱,慈禧死後,攝政王載灃上臺,袁世凱遭到開缺,回鄉養病。按說袁世凱是河南項城人,項城是他第一歸處,但他卻選擇隱居安陽。

袁世凱這樣選擇有多重原因,一則他與老家的哥哥袁家墩因為母親歸葬問題鬧翻,關係惡劣,不願再回去;二來安陽是他訓練北洋新軍的發家之地,感情深厚;三來安陽距離直隸甚近,京城有什麼消息他可以快速獲取,畢竟他正值盛年,東山再起指日可待。

果不其然,武昌起義後,清廷無人可用,不得已再度啟用袁世凱,袁世凱也就順理成章的回到北京,此後他竊取權柄,逼迫清廷退位,直至稱帝。

有趣的是,袁世凱死後並未歸葬老家,其子遵照其“葬吾洹上!”遺囑,將其葬在了安陽。可見他對安陽的確有真感情!



日慕鄉關


先說明一點,古代官員和現代不一樣。古代官員一般沒有退休年齡限制。做到身體支撐不住,幹不了活了,跟皇帝通報一聲,皇帝同意了,你就可以退休了



古代官員一旦退休,除了那些超品的王公貴胄,其他官位都會散失權利,正所謂人走茶涼,很多手下都會投奔新的主子,甚至為避嫌,不敢明面相見。為了讓繼任官員好辦差,也讓原來的下屬好做事,避免相見尷尬,很多官員都會很自覺地離開就任地,這樣大家一拍兩散,皆大歡喜。

其次京城也是政治漩渦,容易捲入是非。多年朝堂的爾虞我詐,也有一些死對頭,早日離開是非之地的好,避免落的身敗名裂,客死他鄉。年輕的時候外出闖蕩,年老了也要落葉歸根。去世以後也要埋葬在祖墳裡,如果是在外地,加上古代交通不發達,怎麼把遺體運會家鄉呢?這顯然是一件極困難的事情。再說了,在古人的觀念裡,一個人去世後,他的遺體是不能隨便動的。如果住在外地,去世後才被運回故鄉,顯然是不合適的。

古代為官實屬不易,要經得起繁華,又要忍得住寂寞,一生宦海沉浮,回首已是百年身,恐怕只有踏上了久違的故土,才能找回內心真正的安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