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待,山東年輕醫生疑注射藥物自殺,留遺言“下輩子再也不做醫生”?

大白嘚嘚嘚


做醫生很累,天天都在不斷學習,特別年輕人沒有時間出去玩,看不同行業同學自由自己就有壓力,有的行業晉級不用考試而醫療行業是不可以的,考不好自尊心受挫,失去信心了,選擇輕生,可憐的孩子不想幹就另謀執業輕生自己解脫坑了父母,只要努力沒有過不去河,我的經歷就是我家祖傳兒科,85年我14歲就給新生兒治療各種疑難雜症那是家家條件都不好,但人好,雖然我是個大孩子相信我的醫技,對我都非常尊敬,偶爾也能遇見搶救不過來的小孩,家人悲痛對我還是很客氣,隨著計劃生育生孩子的也逐漸減少了在優生優育孩子不健康的也逐年減少,我88年進修衛生學校在自學針灸等科目沒有覺得多難,病人也很多,最近幾年我的工作轉到鄉鎮衛生院到哪裡認識人少沒有多少患者,找我的患者我都讓他們進城治病因交通方便,費用也不高,我也在想我的理想學習白求恩是發揚革命人道主義精神救死扶傷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奉獻一生做一個白衣天使,如今是夢想,但我的心是快樂的,我可無私奉獻我的愛心做我力所能及的事,幫助別人就是幫我自己,傻一點很好,醫療工作者千萬要要守信和同事患者處好關係,在一個單位同樣受歧視,不知孩子到底為什麼輕生?


為天下蒼生盡我所能


我一個學醫的朋友,研究生畢業後又要規培兩年才能去應聘工作,規培兩年就是所有科室都要走一遍,這兩年最髒最累的活都是你的了。兩年後幸運的話能應聘到了醫院,因為是新人,又要從最底層做起,他無數次和我抱怨說感覺沒有出頭之日,要抑鬱了………


這一夜3


每一個好醫生心裡都有一個信念,這個信念不是掙錢,人們只看見醫生掙錢多,可看見他們連軸轉,精神高度集中的辛苦!

我一個姐妹們,從小成績特別優異,跳級走,這樣一個天才少年學哪個科也出息,她因為經歷親戚病故,看見傷心欲絕的大姨,她寫了一篇日誌,立志學醫,大學也跳級了,最小的研究生,第一次期中考了倒第一,第二次就考了全系第一,國家保送出國,哈佛,耶魯等都考上了,考研期間每天學習翻譯到1點,第二天五點起來,然後去社區做早診,特別自律,即使在哈佛也成績優秀,國外挽留她,她毫不猶豫會回來,現在在北京301,她善良勤勉謙虛,起初立志就是不願意再看到親人這麼輕易離去。然後不斷進取,不畏懼別人眼光,我打心裡佩服她,她主攻肺科,肯定要接觸疫情,在這裡為她祈禱平安健康,安全渡過戰役。


玄紫蓮若


醫院裡面有些科室確實暗黑,麻醉科尤其這樣,苦的累的都是年輕醫生護士幹,關鍵是分績效時他們卻拿最低係數。1甚至0.8,0.6。而高年資醫生,護士係數1.5,2.0,2.5。換句話說,科室裡面有些人其實是錢多事少的,低層醫護比較累,錢又少。又沒話語權。


JH72


做國家公務員難,做工人難,做醫生難,做教師難,哈哈,你們都嫌做啥都難!!!!你們每個月拿著工資,每個月國家交五險一金,國家給了你們那麼好的待遇還嫌難?中國七八億的農民,他們一年苦到底,能拿到你們幾分之一的錢?他們苦一年誰給交五險一金?農民辛苦一年運氣不好還會被騙,拿不到一年的辛苦錢,你們的工資可是按月發的!!!!!!誰都想舒服的過一生,做這難做那難,為什麼你們不辭職回家呢?


順其自然3966322373525


我覺得這位年輕醫生的死,輕如鴻毛,不值得讓人同情,因為他違背了自己選擇這一神聖職業的初心,當了逃兵,臨死還畄下遺言:下輩子再也不做醫生。如果按照他所說,那麼當前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誰去承救那些千千萬萬無助的患者呢?正好和他說的相反,成千上萬名白衣戰士,爭先恐後報名到疫情第一線去,冒著生命危險,日以夜繼地去救治病人,甚至有些醫生,護士為此獻出了自己的生命。這種不怕犧牲治病救人的高尚品質,全國人民不會忘記他們,和那些選擇以死了之的逃兵相比,一個天上,一個地上。大家說,是不是這個理。


7546817q67042郭德柱


一方面可能是他從事這項工作本身就會見到無數的悲歡離合。有時一會感到有心無力。確實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很難。因為各方面壓力都挺大。但是人呢自己選擇的路都是要自己來走,別的工作也不見得就那麼好!生活沒幾個敢說容易的。退一萬步來講,人生無時無刻都有的選擇的,既然對此工作承受不了這方面的壓力,還是可以改行做別的工作的吧!哪怕從零開始也是一種新的活法。因為生命畢竟是父母給的,自己是沒有權利決定生死的!太遺憾!那給父母留的是更多的傷心。我覺得無論什麼時候生死都不能看淡,畢竟咱也不是平頭哥,生命只有一次,再難也把它活完了!畢竟死了就消失了!


秦楚凡


其實哪個行業都有自殺現象的,哪個行業工作都會辛苦、勞苦,只要你認真觀察,用心看一看,就會知道。醫生,老師,警察,賣菜,環衛工,消防……,那個工種沒有不辛苦的,那個行業沒有不冒險的。養雞養鴨的老闆,一賺賺的滿盤,一虧虧得傾家蕩產。就看我們以什麼心態對待工作,對待自己,對待家庭(心理出現問題除外),對待出現的問題。吃得苦中苦,才為人上人。我們也是過來人,年輕時,工作時,沒日沒夜地幹,也苦也累,又時累到心頭髮熱,發火,就像一團火從心中迸發,但只能自己調整。一退休,全身放鬆了,才發現小病、毛病就來了,去醫院調理了一兩年,才有些恢復。所以啊,人不要總是抱怨自己工作辛苦,入錯行。


賓哥哥56


雜文論壇:“怎樣看待,山東年輕醫生所留遺言,下輩子不願再做醫生了”古往今來,山東歷來是英雄好漢的宜居聖地。如今,人世難料的是在現代醫學發達,設施精良,人才濟濟的當下,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居然有人因選擇了“救死扶傷”的人道主義醫務專業而悔恨終身,輕言生死,放棄個人一切所求,自殺身亡之前,還煞有介事的直言道白,下輩子不願再做醫生的九曲衷腸之悽楚悲催的苦難心路絕境。人生在世,無論男女老少,終有一生一死。這是任何人也迴避不了的自然生態循規蹈矩之社會發展進程中的客觀規律與事實真相。白求恩醫生是一個國際共產主義戰士,為了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志願從加拿大不遠萬里,置身奔赴搶救出生入死的抗戰一線傷病員前線。而且,在環境艱苦,醫療器械簡陋的惡劣條件下,迎難而上,頑強拼搏的堅守在“救死扶傷”的戰火硝煙一線上。之後,不幸因手術中刀尖劃破手指而患敗血症,英勇獻身。他的死重於泰山,完美解讀與全面註釋了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既生得光榮,又死的偉大的現代“救死扶傷”醫務工作者崇高的境界與醉美的家國情懷。白求恩先生的先進事蹟與典型形象,永遠銘記在中華民族萬古流芳的革命史冊上。他無愧於建功立業,為民效力的世紀楷模和學習榜樣。與其相反,山東某位年輕醫生那種悲觀厭世,自取其辱的輕生言行既暴露了個人自私自利的狹隘心胸,又真實反映了現代極少數青年的虛榮浮躁,不切實際盲目追逐慾望難平的醉生夢死般的所謂上流社會的自由來去的個性生活。結果,只能是自己與家人、親友一同品味一杯配製烈性毒藥的苦酒。既害了個人又殃及了家人和眾多親友。由此可見,生死之間的選擇是切實掌控三觀、把握人生大方向的初心之關鍵。每個人都要珍惜生命,忍辱負重為大愛的奉獻而腳踏實地的英勇頑強地持久堅持,泰然處之,展示自我新形象,放飛理想續華章。裝點時代的風采,人生時尚的激情浪漫!!


江湖浪子風情豪客


天哪,太讓人心疼了!雖然這是一個很極端的例子,但是醫務人員確實非常非常的辛苦,他們中的很多人,尤其是外科醫生、麻醉科醫生不僅僅要承受身體上的極限,還有心理上的重壓。其實醫生也是血肉之軀,也需要人關愛,當得不到周圍人的體諒和病人的極端對待,心理素質稍微不夠強很容易崩潰。

請對我們的醫護人員好一點,再好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