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移動宿州分公司:48小時的賽跑

“我們需要一條和市疫情防控辦公室互聯的專線,情況緊急,2月5日就要投入使用,請幫幫忙。”宿州市東關防疫隔離醫院的張主任2月2日致電宿州移動客戶經理張玉說。

東關防疫隔離醫院是宿州市規劃應對疫情的定點醫院,需要緊急接入3條專線用於辦公和對外聯絡。2月5日醫院正式啟用後會進入隔離狀態,所以留給我們的建設時間,只有短短的3天。

安徽移動宿州分公司:48小時的賽跑

汪琪,安徽移動宿州分公司市區營銷中心網絡線條上的一名老兵,也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33歲的他在網絡線條上已奮鬥了10年。接到這個任務的時候,他腦海中第一個念頭是:責任。建成這3條專線,我們義不容辭。第二個念頭是:火神山醫院。中國移動用2天的時間完成了火神山醫院的5G信號全覆蓋,是“中國移動速度”。汪琪覺得,只要想做,辦法總比困難多。

2月2日上午接到通知後,汪琪和同事們一起溝通建設方案,通過查詢醫院附近的原有業務資源,臨時確定了兩條建設路由。

吃完午飯,汪琪匆匆趕去現場,臨出門時妻子給他拿了口罩、酒精噴霧、手套,讓他一定帶好口罩,熱也不能摘掉。在路上,汪琪內心也有些不安,畢竟要去的是疫情重災區——醫院。到達醫院後,這種不安很快就消失了,勘探現場、查找路由、確認資源……忙上忙下,確保能找到最合適的接入方式。在完成了市立醫院的線路勘察,確認接入路由後,又快馬加鞭的趕往東關防疫隔離醫院。

晚上18點30分,汪琪通過電話和同事最終確認了線路走向,這時天也黑了下來。回到家後,他第一時間把勘察的內容全部整理完畢,需要建設的線路情況、資源節點的位置、需要的設備等責任到人。由於疫情的擴大,封村、封小區、車輛限行令,施工隊伍不足、車輛不通、資源缺少,汪琪知道要想快速開通業務,每一個環節的時間都要控制到位,才能最大限度的節省時間。

2月3日一大早,汪琪和同事們兵分兩路,市公司網絡部的同事布放市立醫院的光纜,汪琪和建設部門的同事前往東關防疫醫院進行光纜布放。準確的資料和資源位置以及詳細的路由讓施工人員確認線路節省了很多時間。下午15時40分,市立醫院的光纜首先完成布放,開始進行跳纖作業。晚上18時20分,東關防疫醫院完成了光纜布放,開始跳纖作業。晚上20時,兩端光纜均完成收光測試,專線業務承載光纜正式貫通。

隨著承載光纜的貫通,業務數據配置的同事早就等著進行核心設備的業務端口配置,2月3日晚上21時30分,主體專線業務的數據配置全部完成。

2月4日上午9時,東關防疫隔離醫院互聯網專線完成業務開通測試。

2月4日上午9時40分,東關防疫隔離醫院IMS專線完成業務開通測試。

2月4日上午10時20分,東關防疫醫院至市立醫院疫情防控辦公室數據專線完成開通測試。至此,東關疫情隔離醫院業務全部完成開通測試。

“很有成就感,尤其是客戶表達感謝的時候,還有看到群裡同事們給我們點贊。”汪琪靦腆的笑著說。

48小時,這是宿州移動完成一個防疫隔離醫院的建設效率,也是一名共產黨員面對問題的態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