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融資新規落地 A股長牛再次起航 科技股+券商股“盛宴”重歸

A股再融資新規正式落地,2月14日晚間,證監會發布了修改後的《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辦法》《創業板上市公司證券發行管理暫行辦法》和《上市公司非公開發行股票實施細則》(統稱為“再融資新規”),此次修改顯著放寬了對主板(中小板)、創業板上市公司定向增發股票的監管要求,具體包括對認購者限售期、定向發行對象人數、最高發行折價、定價基準日認定等方面的放鬆。

數據顯示,2019年股權融資規模總計15,323.75億元,其中IPO募集資金2532.48億元,增發募集資金6798.19億元。配股、優先股和可轉債分別募集資金134億元、2550億元和2478億元。

數據顯示,2015年、2016年和2017年為增發大年,募資額分別達到12210.54億元,16811.43億元和12705.31億元。2017年以來增發募資金額已三連降。

再融资新规落地 A股长牛再次起航 科技股+券商股“盛宴”重归

主要和2017年進入嚴監管時代之後,折扣率下降、鎖定期延長、減持受限,定增市場對資金的吸引力大幅下滑等因素有關。2018年以來定增市場持續發行困難,定增發行失敗的比例持續超過50%,並且還存在眾多發行不滿額的情況。事實上再融資政策在2018年10月即開始持續放鬆。

再融资新规落地 A股长牛再次起航 科技股+券商股“盛宴”重归

數據顯示,目前A股已有291家公司發佈再融資方案,涉及規模4763億元。機構認為,再融資新政四位一體提升定增市場投資的吸引力。

再融资新规落地 A股长牛再次起航 科技股+券商股“盛宴”重归再融资新规落地 A股长牛再次起航 科技股+券商股“盛宴”重归

政策利好超預期

國泰君安認為,較徵求意見進一步放鬆,政策利好超預期。新規正式稿與19年11月的徵求意見稿修訂內容基本一致,主要變化是將“新老劃斷”的時點由批文下發調整為發行完成時點,即已獲批文尚未發行的公司均可適用新規,將有利於現有融資業務釋放。此外,“發行監管問答”將發行股份上限由發行前股本的20%上調至30%,較17年版本更加寬鬆。此前徵求稿在鎖定期、定價等方面鬆綁幅度超市場預期,新規正式稿邊際上進一步放鬆,政策利好超預期。

方正證券認為,本輪再融資政策寬鬆力度更勝 2014 年。本輪政策寬鬆週期起點相比 2014 年再融資政策寬鬆週期的起點,本輪的再融資政策在發行最低價限定、鎖定時間、發行對象數量上限以及創業板的發行條件方面寬鬆的力度都更大。再融資政策寬鬆為成長風格提供估值支持和業績支撐。在2014-2016 年融資寬鬆週期期間同時也是股票市場成長風格演繹得淋漓盡致的時間,融資政策寬鬆對成長風格的演繹主要表現在兩方面:其一,提供估值支持,成長科技類公司由於其高風險性,往往獲得資金支持的難度大、成本高,而助力企業獲得便宜得當的資金支持的政策可以為企業的未來發展提供良好預期,從而提升其估值水平;其二,提供業績支撐,再融資政策鬆綁將對成長企業的利潤有顯著的提振效果,並且這種效果將很快的顯現出來,遠快於其他類型的企業。

2月16日晚間,隆盛科技、元力股份、凱萊英等多家上市公司火速調整方案或啟動定增,都是按照再融資新政執行。

長牛正在孕育中

天風證券初步預判2020年的定向增發規模可能在1-1.2萬億左右。這種情況下,無疑增多了市場的股票供給,形成一定的抽水效應。結合資金面的整體測算,對於2020年整體判斷還是一個結構性的市場,或者說“少部分公司”的牛市。

中信建投認為,市場將處於震盪向上走勢,再融資新規將促進定增市場重新活躍。中小票將迎來重大轉機,更有利於科技創新行業和改革轉型的股票。

國盛證券認為,鬆綁再融資勢必會吸引來自各路機構、產業資本的中長期資金加速入市,為其提供入場機會及渠道。從而,整個資本市場將迎來籌碼端與資金端的雙向擴容,並且在註冊制、退出機制等制度建設逐漸完善下,資本市場將更將健康成熟、也將更好的服務於實體。中長期,資本市場重要性提升是必然趨勢。目前市場仍處於長週期的底部區域,雙向擴容的長牛正在孕育中。

天風證券認為,當前階段,不管是產業週期、還是監管政策週期,都似乎與2014-15年有非常相似的地方,於是不禁讓人聯想彼時科技股的“盛宴”。但是另一方面,當前情況也與14-15年有非常大的不同:宏觀政策背景不同,當前流動性環境,包括逆週期調節政策,仍然長期受到“槓桿不能上天”和“房住不炒”的嚴格限制,因此,“大水漫灌”的局面非常難見到;增量資金的屬性不同:14-15年的主要增量資金來自於槓桿資金(散戶、大戶、遊資等),而當前的主要增量資金來自於公募基金(散戶和機構申購)、養老金、職業年金、保險、銀行理財子公司以及外資。這兩類風格的資金有著完全不同的風險偏好。再考慮到市場已經經歷了一輪從“併購盛宴”到“一地雞毛”這樣大起大落的過程,這一輪科技產業週期疊加政策放鬆週期的過程中,很多中小公司可能出現機會,科技板塊景氣度會擴散化,但是各種因素都不支持無差別、同質化的中小股票普漲。

創業板直接受益

國盛證券認為,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可讓當前創業板797家公司中的161家公司重新獲得非公開發行的資格,數量佔比20.2%;而取消創業板公開發行證券最近一期末資產負債率高於4%的條件,則可讓550家創業板公司重新滿足發行條件,數量佔比69%,新規將在極大程度上拓寬創業板再融資服務的覆蓋面。

天風證券認為,對於公開發行而言,舊規要求同時滿足兩年盈利和資產負債率要求,新規取消資產負債率要求後,增加432個符合條件的創業板標的。就公開發行而言,新規修改條款約能解綁347家創業板公司。在發行規模上限上,新規較徵求意見稿做出重大變化,由總股本20%提高到30%。這對於改善創業板公司流動性而言是一個增量利好。從當前的時間點來看,併購重組監管政策在19年6月已經出現了顯著的邊際改善,從政策的調整週期來看,預計監管放鬆將持續2-3年;與此同時,19年6月5G牌照也已經發放,大規模商用將在2020年全面展開,與此同時,全球雲服務產業週期、全球新能源汽車產業週期、以及全球半導體產業週期都處於同步共振向上的過程中。所以,創業板併購重組規模將大概率將在2019年經歷過渡階段後,在2020年進入顯著回升階段。對創業板而言,過去幾年的外延併購利潤增厚的效果顯著,其中傳媒、軍工、通信、機械設備等涉及較多併購重組的行業最為典型。

國盛證券認為,總結而言,受益最大的行業是成長類(TMT、醫藥)、部分中游類行業(機械設備、電氣設備、化工、公用事業),受益最小的是消費類(紡織服裝、休閒服務、食品飲料)、金融(銀行、非銀金融)、上中游類行業(鋼鐵、採掘)。

券商板塊

國信證券認為,《再融資規則》鬆綁以後,假設2020年募集資金規模增加50%,近五年來手續費率有下降趨勢,假定手續費率為0.2%-0.4%,則預計證券行業投行業務增量收入為20億元-40億元,預估佔行業整體收入的0.5%-1%左右。

一系列資本市場改革舉措將提振市場交易的活躍度,2019年市場日均成交額為5203億元,中性假設下,預計2020年日均成交額增長15%-20%,放大至5983億元-6243億元,從而帶動證券公司經紀業務的增長;另一方面,《再融資規則》的放鬆體現了政策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從此前情況來看,中小企業通常在再融資領域較為活躍。此次再融資的鬆綁,將影響市場風格的轉換,中小盤股票將會佔優,代表新舊動能轉換的中小企業、高科技企業有望在這一改革背景下受益。隨著資本市場改革的全面推進,大型龍頭券商資本實力雄厚、風險定價能力較強等優勢將進一步顯現。建議關注中信證券、中信建投、海通證券、華泰證券、招商證券。

園林板塊迎轉機

中泰證券認為,本次再融資新規有助於緩解園林企業融資壓力,為大股東股權質押問題提供更優解。本次再融資新規取消創業板非公開發行股票連續2年盈利的條件,為鐵漢生態等處於虧損狀態的企業提供了融資便利,將發行價格由不得低於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折改為8折、鎖定期由36個月和12個月分別縮短至18個月和6個月,增強處於困境之中的園林企業權益融資的吸引力,從而降低槓桿。另一方面園林企業股權質押風險有了更好的解決方法。園林企業目前單純引進戰略投資者比較困難,而出讓控股權更具吸引力,部分經營風險小而股權質押風險大的企業處於兩難的局面,再融資的鬆綁有助於此類企業通過更低股價折扣吸引戰略投資者,釋放股權質押風險。建議選擇股權質押率較高、訴求較強、基本面風險較小、受疫情擾動較弱的低估值標的,建議關注文科園林、嶺南園林等。

關注同花順財經微信公眾號(ths518),獲取更多財經資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