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唐太宗李世民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像歷史上說的一樣嗎?


一:歷史上唐太宗功績

唐太宗李世民在位23年,吸取了隋朝滅亡的教訓,虛懷納諫,聽取群臣的意見。唯才是舉,鼓勵工商生產。輕徭薄賦,百姓休養生息,各族人民安居樂業,使大唐帝國國泰民安。開創了著名的貞觀之治,是我國曆史上最為璀璨奪目的時期,他也成為中國封建歷史上最偉大的君主。

史載貞觀時期經濟極度繁榮,對外貿易發達,打通了對外貿易的絲綢之路。社會極其安定,人民富足,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八方來賀,被各族人民尊為天可汗!

繼承和發揚前朝創立的優秀科舉制度,用以選拔天下人才。他求賢若渴,曾先後五次頒佈薦賢詔令,要求各級地方舉薦各類人才委以官職。並增加擴大選拔範圍和人數,為貞觀之治的形成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十分重視各民族平等關係,極大促進了民族之間的經濟文化交流。大量任用各民族人才在朝為官,在大唐軍隊為將。並信任各族首領擔任民族區域長官,不僅消除了北方的邊患,也緩和了民族矛盾。

二:真實唐太宗的問題

1.李世民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親自審定”歷史的皇帝。

有史以來,上至周朝王室,下至秦漢帝王。君王和史官形成傳統:從“帝王起居注”這種皇宮中的日誌,到國家所發生的各類大事,史官如何記載,君王不得過目、干涉、修改。

但從後世留下的眾多史料來看:所謂的開明之君,貞觀之治的史料,是在唐太宗的“關懷”下通過貶低、抹黑前朝、政敵,粉飾自己吹捧出來的。唐太宗首開帝王修改歷史先河,開了一個極其惡劣的先例。

2.李世民殺兄弒父,忤逆不孝、兇狠貪婪。

李建成宅心仁厚,深得群臣擁護,更被太祖看好立為繼承大統的太子。李世民雖然在建立大唐時立下了赫赫戰功,但太子李建成鎮守大本營也功績巨大。欽定的皇位繼承人本應得到李世民兄弟盡力輔佐和擁護。然而李世民卻對太子李建成使盡陰招:結黨營私網絡勢力;對太子品行大肆汙衊四處造謠。但李建成團隊過於強大,難以取勝,就採取毒招——暗殺!並殺光所有子侄。並武力逼宮,要求父皇交權禪讓出皇位!

如此殺兄弒父,忤逆不孝、兇狠貪婪之人。卻讓史官將自己編寫的極度委曲,被逼無奈;迫不得己一樣。儼然是太子李建成想要奪他皇位般可憐無奈!

3.對政敵極盡汙衊,大潑髒水

(1)對父皇的能力大肆醜化貶低。逼宮奪位後,李世民處心積慮,命手下文人貶損父皇李淵的能力和形象,醜化為庸碌無能,是由自己力主起兵奪得天下!編造自己英明神武,力挽狂瀾創建大唐的豐功偉績!

(2)對前朝表兄隋煬帝的極度汙衊

a.隋煬帝征服吐谷渾.擊退突厥.三徵高句麗,稱之為窮兵黷武!然後自己同樣三徵高句失敗卻是豐功偉績。

b. 修建大運河稱之為濫用民力。然而自己卻大興土木,並且屢修屢拆,多處離宮任其荒廢。

c.汙衊隋煬帝有違人倫,形同禽獸,奸母淫嫂。一夜姦淫父皇妃達十人之多!荒淫無恥史上罕見!事變之後,卻霸佔兄嫂弟媳,表兄煬帝多位皇妃!

(3)對手足兄弟的打擊汙陷:大肆造謠太子李建成德行惡劣:勾引姦淫父皇妃。建立大唐時寸功未立,皇位純屬奪了自己革命果實。事變之後殺儘子侄!

—————————————————————

所謂盛世:是繼承著隋朝留下能吃二十年的糧食,利用著文、煬二帝創立的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的價值、使用大運河的便利。編造出自己文動武治的光輝神話。卻極不地道地大黑他認為的所有敵人做為一代帝王,李世民極其成功,名留千古!但作為個體的人,李世民有著諸多矛盾和瑕疵,但還不失為一代偉大明君!我等後輩一應當以人為鏡,以史為鑑吧


漁歌夜話


評價李世民一定要記住一點:

李世民是中國“親自審定”歷史應該如何書寫的第一位皇帝。

這之前,皇帝們連“皇帝起居注”這種皇宮中的日誌也不會去幹涉的,史家自有傳統,在春秋時代,記述歷史的工作甚至是父子相傳的職業,君主不得干涉。

司馬遷的祖先就是周王朝專門寫歷史的“太史”,司馬遷在西漢雖然被“宮刑”,並不是因為他寫歷史寫的不符合漢武帝的意願,而是因為他反對漢武帝族滅李陵,司馬遷越界了,他可以如實寫漢武帝為什麼殺李陵(事實上司馬遷也寫了),但是不能在朝堂之上反對。

從李世民開始,中國再也沒有司馬遷,李世民搶走了筆桿子。

從情理上來說,這非常不要臉,儘管他也並不能胡寫亂寫已經發生的大事件,比如他殺兄逼父霸嫂子,李世民是掩蓋不住的。

但是,李世民霸住筆桿子之後,卻可以在一些歷史事件的小細節上做文章,胡寫亂寫,比如把李建成和李元吉寫的卑鄙無恥,酒囊飯袋,把自己寫的委屈吧啦,英明神武。

實事求是的說,事實擺在那裡,李世民英明神武是事實,委屈吧啦也就隨著他說了,別人沒有反駁的機會。

不過,說李世民的英明神武製造了貞觀之治大唐盛世,卻也不盡然。

大唐盛世的基礎其實是楊堅父子打下來的,李世民父子搶的人家的勝利果實,還是親戚家的勝利果實,李世民是楊廣的侄子。

人是複雜的,象李世民這種人傑的複雜程度一定更復雜。

作為皇帝來說,他肯定是一個成功的皇帝,作為個體的人,李世民也肯定是一個厲害的人,一個人生成功的人。

但,題主問的是“李世民真像歷史上說的一樣嗎?”

不是!

起碼很多歷史細節上肯定不是。


葭明通半瓶歷史


李世民殺兄弒父,忤逆不孝、兇狠貪婪之徒。

所謂的開明之君,貞觀之治是靠一幫御用文人通過貶低、誹謗前朝吹捧出來的。唐朝前中期的有限成功大部來自隋朝打下的基礎。

僅儲糧一項,隋朝留下的糧食就可供當時唐朝全國上下二十年以上食用。就個人作為而言,隋朝文帝、煬帝科舉制度、三省六部制、開鑿大運河等都被後世沿襲和受用。李世民的唐朝則拿不出什麼可宣揚的成果。

所謂正史往往有偏頗。因為當政者掌握著修文著史的大權,極力詆譭前朝、粉飾自己。


王者無敵209784576


李世民出生於與公元599年之間。他出生於現如今的陝西的武功西北部地區,他的父親是唐朝的開國君王李淵,也是當時的“唐國公”,他的目前是出生於名門大家的竇氏,也是當時極為尊貴的高門之女,李世民是二位的第二個兒子,在他的哥哥李建成還有弟弟,李玄霸,四弟李元吉,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有面相的說,他是天之驕子,天日之表,會在很年輕的時候,能為安定天下,知道他成年以後他都是以英氣逼人,風度翩翩而聞名。

唐太宗李世民本人也具備了很強的軍事能力,以及文學才能,他的一些治國理念為中國歷史的發展帶來了很大的影響,但是據史記記載,唐太宗李世民做為皇帝的時間卻不是很長,只有區區的二十三年,雖然時間不長,但他的豐功偉績確實不亞於歷史上的任何一位明君。《中國通史簡編》裡就說過唐太宗登基後唐朝才繁盛的。成年後李世民遵守父母之約迎娶長孫氏為妻。而這位也是後來有名的長孫皇后。成婚的第二年後,他與他父親計劃反叛隋朝計劃。據史記,唐太宗的特別喜歡結交聚集很多有才之人,有書記載:“每折節下士,推財養客,群盜大俠,莫不願效死力。及義兵起,乃率兵略徇西河,克之。”可見李世民在很小的時候有善於用人,知人善用的優點。在剿滅隋朝的戰爭中,他屢次戰功,最後獎封他為秦王。

唐朝成立後,李世民便經常帶兵出征,消滅減弱各方勢力:殺薛了薛舉兒子,破李軌的城樓,敗劉武周的軍隊等等赫赫有名的軍功在手,在這場戰爭中,他消滅了當時最有勢力的兩大勢力建立了自己的威望,他戰爭後回到長安備受軍民以皇帝禮儀的招待。伴隨著李世民的威望,他與手足之間的關係也出現了間隙。這個時候他的弟弟李元霸,已在戰爭中死亡,他的大哥李建成便於和他的第三個弟弟李元吉聯合起來對付他,曾經數次暗中派人殺掉李世民,但是都沒有得逞。

而在唐朝的朝野上,各方勢力也均分兩派,各方勢力,他們的宰相大臣裴直、還有謀士王珪、以及大臣魏徵、東宮的首領薛萬徹等跟隨李建成建成為一派而另一邊李世民也自成一派。並且,李世民也深得大臣長孫無忌的暗中支持。而在朝野中也有保持的中立的大臣有,李靖、徐世勣、大臣宇文士。公元626年的六月初,唐太宗在門客的建議下,率先起兵,先發制人與他的哥哥和弟弟,在長安城的城北門也就是玄武門發動政變,殺死了自己的哥哥和弟弟,成為唐朝繼承人。也就是在那一年的八月初,他迫使他的父親讓位,自己登基為皇帝,稱號為唐太宗。第二年,將稱號改為貞觀。在李世民統治的23年間,唐朝對戰事上頗為主動,由防守改為進攻,並且李世民開創唐朝盛世,在盛世間,他並沒像其他君主那樣享受生活,而是,養精蓄銳,知道戰爭需要糧草馬匹,並多加養馬,各個官營的馬匹數達到30萬之多,後來的戰爭中為保衛國家起到了關鍵性的左右。

李世民死與公元649年,據記載,因為他患得了痢疾,醫治無效,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於終南山別墅,他死後被後人追封為文皇帝,並且他死後被葬在今天陝西的山峰上,被命名為“昭陵”。”李世民的一聲可謂是戲劇般的,有黑點,也有百姓的愛戴,他殺兄,逼迫自己的父親讓位,讓世人詬病,但是他創造了歷史上著名的貞觀之治,以民為主,創造了唐朝的繁盛生活,為人們的安定,保衛了人民的生活說他千古明君也不為過,再加上他的為人自身才能,軍事能力,以及治國方針,也是讓後人所敬仰的,就連我們的毛主席也說過“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

由此可以看出但從建功偉業上來說,李世民在眾多歷史皇帝中也是首位的,當然他不僅僅有突出的文學才能,更具備了具有堅持攻克漠北的精神,真是具有這樣的精神,所以才說李世民是古代君主中最特別,最突出的一位。他曾經步步緊逼敵寇,反客為主,贏得戰爭,可見他的軍事才能。李世民的方針政策,和他的戰績,歷史的記載,像我們展現了一個驍勇善戰的。有才能,有謀略,有遠見的君主。






小和天下影視庫


以銅為鑑,可以正衣冠;

以人為鑑,可以知得失;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

這就是李世民,中國最偉大的皇帝,沒有之一,只有唯一。

李世民於隋文帝開皇十七年(598年)十二月戊午日,出生在武功的李家別館(今陝西武功縣),父親是時任隋朝官員的李淵,母親是北周皇族竇氏。李世民4歲的時候,家裡來了一位自稱會相面的書生,對其父李淵說:“您是貴人,而且您有貴子。”當見到李世民時,書生竟說:“龍鳳之姿,天日之表,等到二十歲時,必能濟世安民。”李淵便採“濟世安民”之義為兒子取名為“世民”。

分析李世民的一生,可以分為兩個階段:

即以玄武門之變為界限,前期為武功階段。這一階段,主要是他跟隨父親李淵起兵,靠武力一統天下。在此期間,李世民為大唐帝國的建立和統一,立下了不朽的功績。

後期為玄武門之變之後,為文治階段。這一階段,李世民主要開創了貞觀之治的局面。在此期間,隨著不斷開創經濟建設的新局面,李世民也建立了一些新的武功。最主要的是消滅了最大的敵人,也是最大的競爭對手東突厥。

那麼,他的這種偉大究竟表現在哪裡呢?概括來講,主要有五大功績:

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以民為本的核心思想的建立。

二、幫助父親李淵,推翻了腐朽的隋煬帝統治,建立了一個新的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

三、堅持以經濟發展為中心的道路,開創了貞觀之治的盛世局面。

四、消滅了當時強國東突厥,使邊關安定,獲得了天可汗的偉大名號。

五、確立了大唐帝國強國的地位,使周邊諸國俯首稱臣,與中國國家建立友好關係。

再偉大的“千古一帝”李世民,晚年終究也逃不過“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的歷史評判。他建立了偉大功業,但也犯了一些錯誤,他的錯誤主要體現在: 

一是好大喜功,東征高麗,勞民傷財,無功而返。   

二是不再聽得進不同意見,變得固執和偏信。   

三是迷戀金石丹藥,誤入歧途。

一部《隋唐英雄》系列電視連續劇,描繪了隋朝末年到唐朝初年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刻畫了李世民、秦瓊、程咬金、羅成、李元霸、單雄信等一群英雄好漢的光輝形象。其中,李世民的表現尤為突出。

就連萬里之遙的印度國王戒日王也聽說過李世民的豐功偉績,不無神往地說:“嘗聞摩訶至那國有秦王天子,少而靈鑑,長而神武。……早懷遠略,興大慈悲,拯濟含識,平定海內,風教遐被,德澤遠洽,殊方異域,慕化稱臣。”

【歡迎大家給予關注,不妥之處,敬請指正。】


穿越時空感受歷史


唐太宗李世民的文治武功,自古就為人所津律樂道,頌揚備至。學界對他的雄才偉略和他對中國歷史所作出的重大貢獻都給予積極的肯定。李世民是一位有作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在反隋建唐的鬥爭中起著領導作用,唐太宗玄武門之變的勝利,在客觀上對唐初社會歷史的發展起著積極作用。唐太宗不歧視少數民族,除對突厥的侵擾用兵外,主要是採用懷柔的政治手段處理民族問題,方法妥當,政策開明,有利於民族的團結和國家的統一。


觀劇社區


首先唐太宗李世民是個開明君主,也是個能力和人品極好的人。

從李淵起兵,李世民就跟隨父親身邊南征北戰,李世民身邊也聚攏了一批有識之士,這些人都希望李世民當太子,a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