佈局“數字化車間”,助力重慶製造復工復產見效果

“在確保防控措施到位的前提下,我們已於2月10日復產,生產線和數字化車間運行正常。”2月16日,是疫情防控期間企業復產後的第一個週日,不過中鋁薩帕特種鋁材重慶有限公司行政人員趙功名沒有休息,而是在制定智能生產線排班計劃。


中鋁薩帕重慶公司主要為軌道交通市場提供鋁製產品,為西部地區地鐵列車、汽車輕量化等項目進行配套。


趙功名說,雖然企業生產受到疫情影響,但隨著產業鏈上游企業逐漸復產,目前情況正在好轉,“還好現在實施智能化生產,疫情對企業的影響在可控範圍。換作以前,生產線上人員扎堆,風險更大。”


兩年多來,智能化改造在我市傳統及新興企業蔚然成風,智能製造及工業互聯網帶來的生產線人數減少、自動化生產、網絡協同和產出效率高等優勢,在當前企業復工復產中正顯現優勢。


佈局“數字化車間”,助力重慶製造復工復產見效果

智能化生產線

推動重點行業企業正常復工


近日,長安汽車渝北工廠恢復生產,不過生產車間裡只有零星幾名工人戴著口罩在操作、巡檢。目前生產“主力軍”是流水線上700多臺工業機器人。


“企業復產後,生產線上人員沒有‘打擁堂’。”長安汽車渝北工廠負責人介紹,該工廠生產自動化率在90%以上,比傳統汽車工廠生產線少了一半多人工,而且運用了工業物聯網平臺,生產線能定時採集製造數據上千萬條,從而對設備運行實時監控預警。


通過智能化改造建成“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實施智能化生產避免人員扎堆,讓不少像長安汽車這般完成智能化改造的企業,在復工復產時更為從容。


我市另一工業支柱產業,同屬勞動密集型的電子行業,在實施智能化改造後,同樣顯現出復工上的優勢。


位於重慶高新區,主要生產電子零部件的臺晶重慶電子有限公司,目前已恢復正常生產。


該企業負責人稱,通過實施智能化改造,企業在減少一線人員操作的同時,生產效率提高一倍多。特別是通過推進柔性自動化生產線,減少了對人工的依賴,因此在復產後,企業很快就能恢復正常運營。


市經濟信息委相關人士表示,兩年多來,我市在汽車、電子、裝備製造等多個領域實施智能化改造,推進少人化、智能化生產,轉而聘用高技能和多技能工人。截至去年底,全市共實施1280個智能化改造項目,認定177個數字化車間和39個智能工廠。因此,汽車、電子等智能化程度較高的產業,成為當前我市復工復產企業的多數。


工業互聯網技術

讓工人“零接觸”也能照常生產


偌大廠房內,只有幾名戴著口罩的工人操控不同設備,生產線上機器人正在流水作業……這是位於涪陵李渡工業園的重慶美心翼申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復產時的生產場景。


作為研發生產汽摩內燃機及壓縮機曲軸產品的企業,美心翼申在復產後,通過工業互聯網大數據平臺實現產供端協同化,很快恢復正常生產狀態。


“智能化升級不僅是對車間硬件設備升級,企業信息化建設同樣重要。”該企業負責人表示,通過與國內智能製造服務供應商用友科技合作,美心翼申搭建了企業全流程信息化平臺,實現大數據採集、流通和實時反應。


在疫情防控期間,這套基於大數據技術的企業信息化系統,讓美心翼申實現了供應端與生產端協同化,比如生產線上需要採購哪些原料、每件產品處於哪個流程、每個訂單完成得如何等報表內容,在平臺系統中都能一目瞭然,從而減少人員接觸,讓員工即便“零接觸”也能照常生產。


市經濟信息委相關人士表示,截至去年底,全市集聚各類工業互聯網服務企業81家,為4.7萬家本地企業提供“上雲上平臺”服務。


特別是在當前疫情防控狀態下,工業互聯網平臺通過提供研發設計、生產製造管理、產品營銷等全環節線上應用,推動了一大批企業實現人員分散式復工復產,提高了生產效率並降低運營成本。


19家工業互聯網平臺

免費提供74項企業應用服務


為持續保障疫情防控物資供需對接和企業有序復工復產,市經濟信息委日前徵集和組織了一批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在疫情防控期間免費為市內企業提供應用服務。


目前,已有19家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響應,免費提供74個應用服務,包含遠程會議、融資服務、供應鏈管理、疫情防控服務等多個應用場景。


如金蝶公司為企業提供的金融服務,基於雲端場景與數據的供應鏈金融平臺,提供訂貨融資等服務,解決資金週轉需求;用友科技提供的“採購管理+互聯網+生態服務”數字化採購服務平臺,可提供疫情物資採購需求發佈;華為公司提供的企業智能工作平臺,集成了通訊錄、即時通信、會議、考勤、審批等多個企業應用。


市經濟信息委相關人士表示,下一步,我市將加快推動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5G等普及應用,實現異地線上辦公、協同研發設計、網絡化協同生產、設備遠程管理運維等業務的線上協作,讓更多企業在實現降本提質增效的同時,轉變管理及生產方式,提升應對疫情等突發事件的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