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真味,只在一茶一書一墨

成年人的生活,總有許多不易。


生活的路並非筆直和平坦,也許是崎嶇的,也許坎坷不平,甚至是溼滑的泥濘的……但這不是生活的全部。


《菜根譚》:憂勤是美德,太苦則無以適性怡情。


世事紛繁複雜,苦難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沉湎於苦難敘事的人,是最不懂生活之道的人。


閒暇之餘,遠離喧囂,遠離塵俗,在書房、茶室中,在一茶、一書、一墨中,享受片刻的清淨,品飲生活的真味。


人生真味,只在一茶一書一墨



茶之為物,性能引導我們進入一個默想人生的世界。


據《茶錄》所說:“其旨歸於色香味,其道歸於精燥潔。”所以如果要體味這些質素,靜默是一個必要的條件。


沏一杯清茶,呷一小口,清清淺淺的苦澀在舌間盪漾開來,充溢齒喉。之後,深吸口氣,餘香滿唇,在肺腑間蔓延,滌盡了一切疲備煩惱。


品茶,品人生起落浮沉,理自己情感思緒,慢慢體會到人生無須繁雜冗餘的程式,只要有一顆平靜淡泊的心足矣。


人生真味,只在一茶一書一墨



明代于謙說:“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會無一點塵。”


讀書本身即為一種享受,一種不需要任何投入的雅趣。


書可以找回心靈的皈依,一縷油墨書香,浸染中外古今的閒適心境,讀一本好書,哪怕隨手翻上幾頁,便有一段靜謐的光陰。


北宋思想家程頤說:外物之味,久則可厭;惟讀書之味,愈久愈深。讀書,猶如投資,短時間內可能看不出效果,於長遠處卻有大收穫。


人最應該做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投資自己最重要的莫過於投資自己的思想。


人與人最大的差距,不是來自家庭,不是來自財富,而是來自思想境界,讀書恰恰能提高人的思想境界。


人生真味,只在一茶一書一墨



寫字,可以讓心靜下來,修正一顆煩躁不安的心。沉浸於書法的世界,可以讓人全神貫注,將煩憂暫拋在九霄雲外。


黃庭堅在《餘家弟幼安作草後》中說:老夫之書,本無法也,但觀世間萬緣,如蚊蚋聚散,未嘗一事橫於胸中。


故不擇筆墨,遇紙則書,紙盡則已,亦不較工拙與人品藻譏彈,譬如木人舞中節拍,人嘆其工,舞罷則又蕭然矣。


人生真味,只在一茶一書一墨


誠如黃山谷所說,書法最忌心中有事,雜念太多,亂了真氣運行。要在書道之中,找到自然的韻律。


一墨、一硯、一紙、一筆,靜心練字,將墨條和清水在硯臺中耐心研磨,由淡變深,由深變濃。


人生也是這樣一個過程,要經過不斷的磨鍊,方能活出人生的顏色,生活的濃度,生活的味道。


人生真味,只在一茶一書一墨


執筆、沾墨、起筆、運筆、收筆,橫豎撇捺,隨手在宣紙臨寫三五行,


或楷或隸,演繹墨與紙的融合,點與線的交匯。點是沒有部分的東西,線是沒有寬的長。


點線之中是生命,點線之外是生活。書法即是賞心悅目的藝術,也是大道之行的具象。


《醉古堂劍掃》:茅齋獨坐茶頻煮,七碗後氣爽神清;竹榻斜眠書漫拋,一枕餘心閒夢穩。


人生的真味,是生命中有最意義的那一個部分,好似茶香,書香,墨香 。


品茶,讀書,寫字,所玩味的是人生的味道,名利浮沉之外,那一縷淡淡的香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