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衝鋒在“疫”線“紅區”

(通訊員 荊公軒)在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中,有一個地方,普通市民避讓三尺,而他們卻義無反顧。在荊州市新冠肺炎市級定點醫院,一群無所畏懼的“警察藍”,戰鬥在最危險的“紅區”。在他們眼裡,戰“紅區”意味著搶救生命,是責無旁貸,是信任守護,是無條件執行。荊州公安投入近千名警力,與醫院、隔離點的一線醫護人員並肩戰鬥。


“先後勸誡26人住院留觀”

安保執勤的警車,就停在荊州市胸科醫院門口的站臺旁,每一輛救護車都從警車邊呼嘯而過,閃爍的警燈照耀著夜晚的醫院。

他們衝鋒在“疫”線“紅區”


2月9日晚11時許,荊州市公安局沙市區分局西區派出所民警餘克紅和同事們依然在此處執勤。

餘克紅介紹,民警24小時駐守在這裡,就是確保病人有序有效得到救治,確保醫生絕對安全,保障醫院的正常接診秩序。按照每天3班倒,每班8小時,無縫接力開展安保執勤。

他們衝鋒在“疫”線“紅區”


“這裡是市級定點醫院,安保壓力較大。”餘克紅說,剛開始時,開展工作最大的困難,就是很多患者不理解、不支持醫院的工作,有的患者認為自己僅僅是簡單發燒,拒絕住院留觀。民警到了現場,第一件事就是控制局勢、對病人進行細心溝通、耐心宣講。病人情緒穩定後,就得迅速核實患者的身份信息,隨後將情況迅速報告患者所在的單位或社區、親人,跟進後續隔離觀察等工作......

截至目前,他已連軸奮戰了8個晝夜,共勸誡26人配合住院留觀。

“為減少上廁所次數不敢喝水”

“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擁護黨的綱領,遵守黨的章程,履行黨員義務……”2月4日晚9時許,江陵縣公安局巡特警大隊民警王波與其他三名黨員,在位於仙鶴大道農貿市場附近某集中隔離醫學觀察點內,面對黨旗莊嚴宣誓。

他們衝鋒在“疫”線“紅區”


在酒店服務員全部撤離的情況下,為維護醫療秩序、醫護人員人身安全、患者自身與家人安全,王波等4名同志主動請纓,投身一線,積極發揚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第一時間在該集中隔離觀察點,成立臨時黨支部。

留觀室每天接觸眾多的不特定人員甚至高危人群,民警需要執行秩序維護、隔離警戒、24小時看護等任務,而且封閉時間長,隨時都有病毒感染風險。長時間穿著厚厚的防護服,民警身體和心理都面臨嚴峻的考驗。

他們衝鋒在“疫”線“紅區”


“防護服穿3個小時,身上的衣服就基本溼透了。”王波說,穿脫防護服不容易,為了減少上廁所的次數,執勤前,民警們往往不敢多喝水。

連續的堅守,王波的臉上有些疲憊,但仍堅定地說:“在疫情面前,作為黨員,作為警察,責無旁貸,我們將堅守崗位,繼續奮戰。”

“一對老搭檔主動請戰赴火線”

公安縣公安局在人民醫院和鬥市醫院分別設置醫院警務室,兩家醫院警務室均由鬥湖堤派出所安排警力,24小時值班執勤。該所的這對老搭檔,楊建山和王祖華就分別安排在這兩家醫院值守。

他們衝鋒在“疫”線“紅區”


楊建山今年52歲,1991年參加工作,黨齡31年,每日的工作任務就是加強醫院感染區、重點部位的巡邏防控以及處理協調治安突發事件等。殊不知,楊建山患有糖尿病、高血壓,其妻子患有心臟病多年,因工作需要24小時在崗執勤,吃飯也在那裡。楊建山也顧不了那麼多,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期,他只希望自己能和戰友共同堅守在一線。

為能時刻掌握隔離區周邊的治安情況,楊建山主動要求入住離隔離區較近的房間,在醫院人手不夠旳情況下,他主動幫助運送防護用品。

“和老楊並肩作戰,每天精神抖擻”,32年黨齡的王祖華,由於妻子也需要值班在崗,為全身心投入工作,王祖華只有將11歲的兒子送到父母家中照顧。醫院值守民警住在住院部一樓,感染區就在二樓,已確診病人及發熱病人有近二十人。在這樣的環境下,王祖華沒有一絲退縮和埋怨,與醫護人員同吃同住,在協助醫院做好治安防控、巡邏值守的同時,他們還協助醫院收治發熱病人。

王祖華人很精瘦,說話也很謙遜,問他累不累,怕不怕感染,他也是笑著說,“比起一線的醫務工作者,我算是輕鬆的了。我是一名老黨員,關鍵時刻我也必須頂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