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门林业:一群特殊的“在编”战斗员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2月17日讯(通讯员 姚辉) 战“疫”克时艰,人民是靠山。在庚子新春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有一群这样的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以铜锣、喇叭做“武器”,在全面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把自己牢牢的“钉”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到山村的每个角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回报党的恩情,他们就是石门县林业系统494名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一群特殊的“在编”战斗员。

石门林业:一群特殊的“在编”战斗员

父子并肩战“疫”情

与太平镇相邻的三圣乡北溪河村曾宪明,在年初的一次意外中不慎弄伤左手,需在家静养的他得知村上疫情防控缺人手,主动要求参加村上的宣传队,考虑到他的伤情村委会没有批准,25岁的儿子曾齐也希望他安心养伤。“党和政府为了让我们家脱贫,不仅帮我们发展产业,又把我聘用为生态护林员,当前村里有困难,我们要懂得感恩。”在父亲的劝导下,曾齐每日护送父亲,与父亲一道宣传疫情防控知识。

昔日“懒汉”护家园

“以前的日子是过一天算一天,现在国家政策好,党和政府给了我太多的恩惠,我也想为村里做一点贡献。”新关镇松林村曾经“等靠要”思想严重的“名人”邓元平,在疫情爆发后主动请缨当一名防疫志愿者,每天骑着自家摩托车,戴着口罩臂章,载着音响在村道上进行流动宣传,不厌其烦的劝导不戴口罩出门、在路上闲逛的村民。“我现在做的不算什么,就是望乡亲们不串门,不拜年,保护好自己的身心健康。”他说。

自掏腰包当“主播”

“各位父老乡亲,疫情防控期间,不要串门,不吃野味……”每天清晨,这样的流动广播声就响彻在有“北大门”之称的太平镇梅子垭村,大年初一以来从未间断,这个“主播”就是该村55岁的龚光庭,曾经是该地有名的贫困户,为了引导“村村响”广播覆盖不清晰的地方和年老农户积极做好防护工作,他自掏腰包购置了音响等设备进行宣传。“是党的好政策让我脱了贫,疫情防控我理应出力,况且和大家都较熟,宣传时可以增强大家的警惕性和重视度。”他这样说。

新“兵”火线上战场

这个春节,夹山镇孙家岗村的张华君也没有闲着,年初他被村上推选为生态护林员,疫情发生时,石门县生态护林员岗位的选聘工作还没有完全结束,处于“待岗”状态的张华君按耐不住自己激动的心情,不等正式通知,就自行购买了音响设备,骑着三轮车在全村范围内开始了疫情宣传,让人民群众在第一时间了解到疫情的最新进展。

为发挥生态护林员疫情防控“最后一公里”的优势,石门县林业部门主动调整部署,对新增加的100个生态护林员岗位采取乡镇初审合格即可上岗、边上岗边完善资料的方式,积极倡导新聘生态护林员早日走上疫情防控一线。

石门林业:一群特殊的“在编”战斗员

他们曾都是普通的山区贫困百姓,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幸福之路,国难来临时,他们义无反顾地逆行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站卡口、做宣传,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实际行动守护着一方生态,保护着村民平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