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我省應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

導讀

統籌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既是一次大戰,也是一次大考。

日前印發的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脫貧攻堅最後堡壘必須攻克,全面小康‘三農’領域突出短板必須補上”。2月12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強調,各地要抓緊組織好農資供應,落實好春管春種措施,夯實農業生產基礎。

當前,我省應如何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加快農業高質量發展?《湖南日報》特約請專家建言獻策。

深植“農商”理念,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楊亦民 孫豔華

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收官之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衝擊,2月3日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強調,各級黨委和政府要繼續為實現今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任務而努力,特別要抓好涉及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的重點任務。日前印發的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指出,要“抓緊研究制定脫貧攻堅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有機銜接的意見”。

2020年湖南省政府工作報告要求“堅持新的發展理念,確保完成現行標準下剩餘的19.9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當前,應在“三農”領域深植“農商”理念——這是一種符合現代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理念,其內涵主要包括農業商業化、農民商人化、農產品商品化——以推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機銜接。

以商業化理念打造現代農業,促進湖南農業規模化、專業化、智能化發展

湖南農業目前正處於由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過渡階段,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前提下,用商業化理念打造現代農業,可以縮短其過渡時間。

一要始終瞄準市場需求,進一步發揮體制機制作用,引導企業、合作社良性聯動,促進農業規模化發展。沒有市場就無法產生規模,單個小農戶難以與市場有效對接,這是限制湖南乃至中國農業發展最大的問題。應出臺系列政策,鼓勵引導農業企業、合作社與科研院所緊密合作,培育和研發適合不同地區、深受消費者喜愛的新品種;依託農業企業、合作社開展市場研究,按照市場需要合理配置農業資源;依託農業企業、合作社開展統防統治、代耕代種、土地託管等農業生產性服務業,提高農業生產質量與價值。

二要始終堅持質量底線,精益求精地推進精細化生產,提升農業專業化水平。用“工匠精神”打造農業,對於有形農產品,應控制農藥、化肥使用量,大力發展綠色、生態循環農業,在生產、流通過程中切實防範有毒有害物質汙染;對於農業服務產品,應規範服務環節、減少服務流程,力求以最高效率、最低成本做好標準化服務。

三要始終堅持科技導向,用現代科學技術、互聯網技術武裝農業,促進農業智能化發展。在挖掘、保持、保留好傳統農業優秀文化、基因的同時,要放眼未來,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以商人化理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升湖南農民能力素質、市場意識、產業意識

當前,湖南多數新型職業農民仍保持傳統農民淳樸、守舊的思維理念,缺乏現代商人的基本素質。必須以商人化理念培育新型職業農民,提升其現代農業從業能力與經營能力。

一要繼續強化教育培訓,完善農民商業知識,改進農民思維理念。我國2億多小農戶普遍文化程度不高,近年來被邊緣化趨勢加劇。為此,應繼續強化培訓教育,使更多小農戶有機會接受新知識、開拓視野;設置針對不同層次農戶需要的課程內容,如專業知識課、價值理念課、道德情操課等;培訓課程內容應體現系統性、目的性、層次性、銜接性,提高實效性。

二要繼續搭建商業平臺,增進農戶與市場的聯繫,提升農戶市場意識。當前,我省農村地區缺乏完備的商業交易數據系統、物流體系和線下線上交易平臺,限制了農戶與市場的聯繫,缺乏培養農民商人化素養的商業環境。為此,應加大財政投入,狠抓農村大數據中心建設;支持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等在農村建立物流服務網點;大力改善農村市場,在大的鄉鎮建立農產品集散市場、加強村級電商服務站點建設,有效推動農產品進城、工業品下鄉雙向流通。

三要繼續強化共享經濟,將農戶引入農業供應鏈,提升農戶產業意識。我省多數地區農戶遊離於農業產業鏈之外,難以分享產業鏈帶來的利潤。為此,應繼續培育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鼓勵和引導農戶通過訂單農業、入股分紅、託管服務等方式融入農業產業鏈,建立健全農民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機制,打造各具特色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以商品化理念發展特色農產品,塑造湖南農產品美譽度、知名度、核心價值

標準化、工業化、品牌化、信息化是現代商品的重要標誌。當前,湖南大多數農產品在標準化、工業化、品牌化、信息化等方面仍存在較大發展空間。

一要強化標準化生產、包裝與服務,提升農產品核心價值。國務院辦公廳2019年印發的《關於深入開展消費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指導意見》強調,要加快農產品標準化體系建設,鼓勵貧困地區制定特色農產品地方標準,開展標準化生產、包裝和服務,全面提升農產品供給水平和質量。

二要強化農產品加工,延長農產品產業鏈,提升農產品附加值。農產品加工業是未來農業發展的引擎。政府應重點支持農民合作社、供銷合作社、郵政快遞企業、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建設產地分揀包裝、冷藏保鮮、倉儲運輸、初加工、深加工等設施,延長農產品供應鏈,提升其附加值。

三要強化農產品品牌,增加農產品知名度,提升農產品美譽度。近年來,我省通過優勢產業扶貧,打造了江永香柚、炎陵黃桃、靖州楊梅等多個農產品名牌。但總體而言,優勢特色農產品還不是湖南農業主導產業。為此,我省應藉助中部樞紐地位優勢,進一步引導鼓勵農業生產者根據自身特點和資源優勢調整、優化農業產業結構,並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認證,打造具有湖南地域特色的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提升農產品知名度和美譽度。

四要強化農產品營銷,增加互聯網營銷力度,提升農產品銷售範圍。整合線上線下營銷,利用“農產品+微商”“農產品+電商”“農產品+社群”“農產品+網絡直播”“農產品+直銷店”“互聯網+認養農業”等新型商業模式,增強農產品體驗、農產品互動,提升消費者對湖南名優特農產品的購買信心,從中獲得更多滿足感。

(作者分別系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營銷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作者均為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湖南省涉農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完善三大人才機制 實現鄉村人才振興

劉純陽 盛晏

人才興則農村興,農村興則中國興。繪就鄉村振興壯麗篇章,離不開大量人才的聚力。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推動人才下鄉”“抓緊出臺推進鄉村人才振興的意見”,吹響了鄉村人才振興號角。

人才振興與鄉村振興之間是一種雙向良性互動關係。因為人才是實現城鄉聯動進而帶動資金、信息、技術、管理和理念等要素深度融合的載體和關鍵因素。只有把人力資源開發放在首要位置,鄉村振興才能獲得源源不斷的內生動力;人才振興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和表現形式。凋敝破舊的農村難以吸引、留住眾多優秀人才,繁榮興旺的鄉村則必將對各類人才形成巨大吸引力,進而因人才聚集走向更高水平的發展。

鄉村振興戰略行動的全域性、全民性決定了其對人才的需求是多元化的,主要涉及創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和管理型人才三種類型。創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前瞻性戰略眼光、引領性思想理念的農業農村人才。他們能最大化運用各層面相關政策,在技術創新、產品創新和管理創新中不斷推出新成果,打造產學研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是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的“引導者”;技能型人才是指那些在種植、養殖、農產品加工以及服務業等方面能形成技術和品牌優勢並取得良好效益的人才,其主體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創業”新型職業農民,是鄉村產業發展中的“工匠”,也是當下實現產業興旺最急需的人才;管理型人才是指在鄉村產業活動、社會治理和生態環境治理中承擔管理職能、肩負服務使命的人才,是鄉村社會經濟生活中的“管家”。目前鄉村急需產業發展型管理人才、鄉村治理型管理人才。

鄉村人才振興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 當前應通過建立完善三大機制,著力改善農村人才培育環境。

——立足“存量”, 挖掘人才潛能,優化鄉村人才培育機制。

從歷史角度看,農民一直在我國社會總人口中佔絕大多數。近年來,伴隨新型工業化、新型城鎮化步伐不斷加快,城鎮人口數量才逐漸超過農村人口。即便如此,我國依然擁有世界上最龐大的農民數量。毫無疑問,鄉村人才的主體應該是數以億計的農民。

不斷優化鄉村人才培育機制,將農民數量轉化為人力資源存量,是實現鄉村人才振興的首要命題。必須順應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大力培育愛農業、懂技術、善經營的新型職業農民,推動廣大農民從身份農民向職業農民蛻變;必須按照“專兼結合、資源共享”原則,統籌內外人才資源,建立與國情相適應的鄉村人才師資體系和多元化人才培育體系。

——築巢引鳳,吸引“域外”人才下鄉,不斷創新鄉村人才引進機制。

鄉村振興離不開一大批不具有農民身份但是“知農愛農、以強農興農為己任”人才的支持。應完善有效激勵機制,引導這類人才向鄉村集聚。

多舉措引進高層次人才。通過創新面向鄉村的高層次人才引進辦法、設立鄉村科技創新計劃項目、建立省級鄉村振興專家服務基地等方式,吸引各類高層次人才參與鄉村產業創新、科技創新和管理創新。

推進返鄉創業就業。充分釋放優化營商環境政策紅利,不斷深化“放管服”改革,通過出臺更優惠的政策、搭建更實用的平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持續降低准入門檻、促進公平競爭、減輕創業就業負擔,進一步激發各類人才返鄉創業就業積極性。

實施高校畢業生鄉村成長計劃。將高校畢業生“三支一扶”計劃與鄉村振興計劃有機結合,鼓勵高校畢業生到鄉村基層崗位參與支農、支教;打通高校畢業生服務鄉村振興職業發展通道,在研究生招考、公務員招考、確定選調生等方面給予適當政策傾斜。

暢通社會各界人士服務鄉村渠道。建立服務平臺,吸引鼓勵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新型鄉賢等通過投資興業、捐資助學、諮詢服務、參與鄉村治理、擔任志願者等多種渠道服務鄉村振興。

——激發“全域”人才活力,健全鄉村人才持續發展機制。

任何人才都有發展的需求,應不斷完善和創新有利於鄉村人才成長髮展的體制機制,讓人才“下得去、幹得好、留得住”。

為此,應健全以組織部門和農業農村部門為主導、各部門積極配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和協調的人才管理制度;建立人才分類培養機制、完善符合鄉村人才特點的長期穩定培養支持機制,在培養對象上向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傾斜;推行人才分類分級評價制度,將對鄉村振興的實際貢獻作為衡量人才的基本標準,促進鄉村人才交流與共享;強化城鄉人才流動的制度性供給,加大戶籍、社保、公共服務等相關制度城鄉一體化改革力度,構建“戶隨人轉”的社會保障、醫療衛生、教育、就業機制,為城鄉人才雙向流動提供支撐;構建人才分享農村發展成果的機制和渠道,健全 “下得去、幹得好、流得動”的人才流動長效機制。

(作者分別系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電子商務系主任、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作者均為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湖南省涉農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創響特色農產品品牌 引領鄉村產業發展

莫鳴

鄉村振興的重點是產業興旺,產業興旺的關鍵是發展特色農產品。自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以來,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創響一批“土字號”“鄉字號”特色產品品牌,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進一步倡導“打造地方知名農產品品牌,增加優質綠色農產品供給”。

特色農產品既安全優質,又富有地方文化特色,能夠滿足消費者物質與精神的“雙重需求”。發展特色農產品是破解低端農產品供給過剩、優質農產品供給不足問題的重要抓手,也是產業扶貧、消費扶貧的重要載體。近年來,全國各地重視特色農產品建設,加強綠色食品、有機農產品、地理標誌農產品“三品一標”認證和管理,有效引領了鄉村產業發展。

湖南是農業大省,農耕文化源遠流長,特色農產品豐富多樣。但我省特色農產品發展仍面臨一些現實問題:一是制度約束。受家庭聯產責任制影響,農業生產規模較小,單位農產品生產成本較高,缺乏市場競爭力;二是生產困境。因標準化生產不足,導致農產品質量參差不齊、安全得不到保障,難以滿足消費者對優質農產品需求;三是技術瓶頸。品種選育、品種改良與品質提升不夠,農業生產效率不高;四是營銷困難。品牌建設滯後,物流成本較高,致使優質農產品不能有效供給。

強化制度供給,發揮政府“有形之手”作用

特色農產品生產具有準公共產品特性,需要政府制定有效政策予以扶持。

一是推進土地確權和產權制度改革,提高特色農產品生產規模。通過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鼓勵發展多種形式適度規模經營,逐步向現代農業生產方式轉變,開展標準化生產,強化全過程農產品質量安全監管,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二是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體系,實行農用地分類管理。根據用地類型和供地方式,明確農業種植養殖業、農業設施用地範疇,合理確定輔助設施用地規模,保障設施農業發展政策穩定性。

三是改革管理機制,發揮經營主體作用。各級政府及職能部門應準確把握農業生產規律、農產品市場規律,改變以上級政府考核項目為目標的管理機制,實施以獎代補的項目建設機制,充分發揮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生產主動性和積極性。

四是優化政府公共服務,增加有效制度供給。各級政府應明確政府與市場的行為邊界,落實富民鄉村產業發展政策,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重點是建設現代農業產業園和特色農產品生產示範基地。2017年,《湖南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實施方案》出臺,目標是到2020年創建10個國家特優區、30個省級特優區。

遵循市場規律,發揮市場“無形之手”作用

特色農產品需要通過市場流通體系實現有效交易,發揮產品市場與要素市場對經濟運行的主導作用。在產品市場上,質量與價格是關鍵因素,因此要重視標準化生產、品牌建設和營銷方式創新;在要素市場上,勞動力、資金與技術是關鍵因素,因此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增加資金投入、加強技術創新。

一是開展標準化生產。將特色農產品生產的產前、產中和產後納入標準化生產和管理的規範體系,完善農業基礎標準、種子種苗標準、產品標準等,以提高產品質量安全水平、增強產品市場競爭能力。目前我省農業標準化複種面積僅為4200萬畝,具有很大潛力。

二是重視品牌建設。以“三品一標”創建為基礎,實施基地建設、品牌培育、品牌營銷“三位一體”建設方案;按照“產品、品牌、價格”市場邏輯,通過基地建設保障農產品質量、品牌培育提升農產品價格、品牌營銷增加農民收入。目前,我省已創建無公害農產品2150個、綠色食品1476個、有機食品248個、農產品地理標誌70個,評選出兩屆省級“十大農產品品牌”。

三是創新營銷方式。精準定位目標消費市場,實行線下線上差異化營銷:無公害農產品以傳統營銷渠道為主,通過批發市場或零售市場實現銷售,價格走中低端路線;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地理標誌農產品銷售以生鮮農產品直營店和電商為主渠道,價格走中高端路線。

四是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對種養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企業等農業經營主體實施多元化分類指導,通過自我學習、政府培訓和社會培養等方式,提高其生產技能和經營管理水平。

五是破解經營主體發展的資金瓶頸。通過增加預算內農業投入資金、發行鄉村振興專項債券、完善農業補貼政策等,加大財政“三農”投入力度;強化“三農”信貸政策激勵,引導各類金融機構加大支農、支小貸款力度,完善各種合規抵押融資政策,穩妥擴大農村普惠金融改革。

六是加強技術創新。特色農產品生產應通過技術創新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豐富產品品種、提高生產效率,既要發揮農業院校等“正規專家”團隊研發作用,也要提升“土專家”即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自我創新能力、技術應用的經驗總結能力,形成實用性技術。

(作者系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士生導師,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湖南省涉農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發展富民鄉村產業 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李阿利 曾雄旺

重農固本是安民之基、治國之要。21世紀以來,我國“中央一號文件”連續17年關注“三農”。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強調,要推動農業農村經濟適應市場需求變化,加快產業優化升級。2020年城鄉居民收入要比2010年翻一番是全面小康的定量指標。

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發展富民鄉村產業”。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推進涉農產業轉型升級,對促進貧困農戶脫貧及持續增收、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確保農村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近年來,我省脫貧攻堅和鄉村建設成績斐然,全部貧困縣、貧困村將摘帽出列,已累計建成2000多個美麗鄉村示範村。但農業農村基礎差、底子薄、發展不充分的狀況還未得到根本改變,存在農業產業集約化效率效益不高、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發展不夠、脫貧可持續性有待增強、農民增收形勢不容樂觀等問題。當前,湖南需要同時間賽跑,對照“一脫貧三促進六覆蓋” 的精準脫貧和全面小康行動計劃找差距、補短板,著力把發展富民鄉村產業、促進農戶持續增收工作抓實抓細。

一是發展湖湘特色富民鄉村產業,以“特”強農興農。政府應通過完善基礎設施、強化農業技術培訓和財政補貼等加大對特色農業的扶持力度,加強對區域特色農業市場的監管,推進產業集群建設。比如我省農業農村廳牽頭組建51個專家服務團,集中586名省級農業科研院所專家對貧困縣開展科技服務,培訓貧困戶近100萬人次,提高了他們的生產作業技術。發展特色農業需強化科技支撐,應建構農產品加工龍頭企業與湖南省農業科學院、湖南農業大學等科研院所農業產業科技創新融合體,集中優勢突破油菜、湘豬、湘橘等的關鍵技術瓶頸問題。支持科技人員以科技成果入股農產品加工企業,加大與農產品加工相關聯的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先進製造技術等關鍵技術的引進和轉化力度。

二是拓展農業全產業鏈,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繼續實施“百企千社萬戶”工程,積極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分類扶持專業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發展,注重發揮供銷合作社服務現代農業的優勢和作用,提升農業產業化經營水平;努力“建鏈、強鏈、補鏈、延鏈”,推進農產品精深加工,打造一批產業鏈長、價值鏈大、可持續發展的農產品加工產業;繼續實施“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在創辦貧困村電商服務站4200多個、電商扶貧年銷售額達150億元基礎上,深化全省電商扶貧特產專區建設,推廣“湖南電商扶貧小店”社交銷售平臺,打通農產品上行通道。按照“縣有中心村有站”的模式,完善縣級電商服務中心及村級電商服務體系,拉動消費扶貧,比如步步高集團每月組織開展湖南省特色優質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堅持產業聯動和農旅結合。積極發展循環農業、生態農業和休閒觀光農業,打造體現湖湘自然風光和人文特色的旅遊精品線路。比如花垣縣十八洞村依託苗族風情發展鄉村旅遊,每年實現綜合收入超過300萬元。

三是加大富民鄉村產業品牌培育力度,提升農產品附加值。根據全省各地資源稟賦條件,打造優質湘米、湘油、湘茶、湘豬、湘魚等一批“湘”字號特色農產品品牌,深度推進“一村一品”“一鄉一特”“一縣一業”。強化涉農品牌建設,需要提高農業生產的產業化、組織化程度,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擴大農業生產規模,獲得規模效益;需要推行農業生產標準化,保證農產品質量,制定和實施農業產前、產中、產後各環節工藝流程和衡量標準;需要引導企業提高以產品質量為核心競爭力,產出適應市場需求的“名、優、特、新”農產品。我省培育的安化黑茶、湖南茶油等22個農業區域公用品牌中,14個來自貧困地區,其中“安化黑茶”綜合產值突破220億元,帶動6.7萬貧困人口增收脫貧,是發展富民鄉村產業、推進涉農產業轉型升級的優秀代表。

四是完善 “龍農”利益聯結機制,鼓起農民的錢袋子。引導農業龍頭企業積極發揮“離農業最近、聯農民最緊”的先天優勢,在優先僱傭當地農村居民的基礎上,建立健全“企農”利益聯結機制,推行“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僱用+社會保障”等多種利益聯結模式,發展契約型、分紅型、股權型等合作模式,將產業鏈加工、銷售環節的增值收益部分讓利給農戶、合作社等聯結主體,形成由龍頭企業牽頭、新型經營主體跟進、廣大小農戶參與的農業產業化聯合體,讓貧困農民賺租金、得現金、獲股金、掙薪金、得年金,“錢袋子鼓起來”。比如瀟湘茶業公司在會同縣寶田鄉建設5000畝有機茶基地,輻射帶動周邊1.5萬畝茶園,扶持貧困人口6380人;城步南山牧業帶動貧困戶“趕著奶牛奔脫貧”;溫氏集團在永州佈局大豬場,帶動貧困戶穩定脫貧;懷化市恆裕竹木公司引領貧困戶在深山竹海開起綠色“銀行”等等。還要鼓勵村支“兩委”領辦、創辦合作社,探索建立“村級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努力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三方共贏。

(作者分別系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黨委書記、教授、碩士生導師;湖南農業大學商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作者均為湖南鄉村振興戰略研究院、湖南省涉農企業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