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文丨國粹君

當前的中國,正在打一場抗“疫”的硬仗,正在發起武漢保衛戰、湖北保衛戰的全面總攻!


一場前所未有的大集結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以鍾南山、李蘭娟為代表,中國多位頂級專家率領的中國頂級專家醫療團隊。


他們先後緊急馳援武漢,坐鎮一線,用最專業的醫學知識為救援工作“問診把脈”。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他們,

有臨危受命抗擊過非典的“國士”,

有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的“執牛耳者”,

有曾研製重組埃博拉疫苗的女少將,


九位大咖出馬,保衛大武漢!勇哉,壯哉!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奮戰在武漢抗疫一線的

中國頂級專家醫療團隊


1.鍾南山院士團隊(鍾南山:84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呼吸系統疾病臨床醫學研究中心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


2003年,非典肆虐,67歲的他說:“把病情最重的病人送到我這來。”


2020年,新冠肺炎暴發,84歲的他一邊告訴公眾“儘量不要去武漢”,一邊自己登上去武漢的高鐵,掛帥出征。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1月20日,鍾南山接受央視採訪時,肯定新型肺炎人傳人。


1月28日,鍾南山院士接受媒體採訪,在提及武漢時,幾度哽咽:


“大家全國幫忙,武漢是能夠過關的。武漢本來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2月11日,在接受路透社專訪時,談到李文亮,鍾南山淚流滿面:


“這就是中國醫生,我認為中國的絕大多數醫生都像李文亮醫生一樣。”


您被李文亮醫生感動著,我們也被您深深感動!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2.李蘭娟院士團隊(李蘭娟:73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成員)


除了鍾南山,還有一個人,也堪稱國之重器、我輩楷模。


她就是李蘭娟。


正是她,在赴武漢對疫情進行研判後,立即向國家建議對武漢實施“封城”,對控制疫情蔓延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2月4日,李蘭娟院士團隊在武漢發佈了重大抗病毒研究成果:根據初步測試,阿比朵爾、達蘆那韋兩種藥物,可以有效抑制病毒。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消息一出,立刻有人發帖“李蘭娟利益輸送兒子”,一石激起千層浪,後來經闢謠為假消息。


一邊,是有人在背後造謠。


另一邊,是已經73歲的老人,仍浴血奮戰在第一線。


她說,自己那麼想要去武漢去的原因,是她想把最先進的醫療團隊帶到那邊,想把自己一生的經驗和心血帶到那邊......


別人都想逃離武漢,而她的眼裡只有武漢現在有多危急,早已忘記了自己的生死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3.王辰院士團隊(王辰:57歲,呼吸與危重症醫學專家、中國工程院副院長、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


王辰院士2月1日就已經抵達武漢,並提出了方艙醫院的概念。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他指出,方艙醫院不是“至善之策”,但是“現實之策”:


這種醫院是用最小的社會資源、最簡單的場所的改動,能夠最快的達到迅速的擴大收治容量的作用。


這個是目前解決問題的非至善之法,但是沒有比他更善的辦法的時候,這個辦法就變得可取了,是解決收治的這樣一個主要矛盾的現實之策。


方艙醫院,就像是諾亞方舟上面給了一個艙位,讓患者的生命能夠有所救贖和依託。


生命至上,就是最大的醫者仁心!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4.陳薇將軍團隊(陳薇:54歲,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


她是中國軍隊最神秘的一把利刃,她曾是阻擊非典、抗擊埃博拉等,多場硬仗中走出的戰狼。因此,她也是此次新型冠狀病毒疫苗,研製賽跑中的絕對國之重器。


在入駐武漢數日後,在軍事科學院帳篷式移動檢測實驗室中,她和其他專家們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比現有時間大大縮短,確診速度得以提高。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她說:


“疫情就是軍情,疫區就是戰場!”


“要做好最壞的打算,拿出最充分的方案,準備最長期的奮戰。”


電影《戰狼2》中,有個叫陳博士的援非醫生,不少網友認為,陳薇正是這個角色的原型。


電影中,陳博士為了保護疫苗不惜犧牲了自己的性命,而在現實中,常年與致命病毒打交道的陳薇也懷有為科研獻身的勇氣。


曾有人問她:“去疫區那麼危險的地方,萬一回不來怎麼辦?


她的回答很乾脆:“穿上這身軍裝就意味著這一切都是你該做的,我願這一生都能和致命病毒短兵相接,為受困疫區的生命打開希望之門。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5.仝小林院士團隊(仝小林:64歲,中國科學院院士、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內分泌重點學科學科帶頭人,中國中醫科學院首席研究員,中華中醫藥學會量效分會主任委員,國家中醫臨床研究基地糖尿病研究聯盟主任委員,國家藥典委員會委員)


2003年,非典時期,作為中日友好醫院SARS中醫、中西醫結合治療組長。


17年後,針對新冠肺炎,仝院士提出寒溼疫毒致武漢肺炎說,並指出此次疫情治療要慎用苦寒藥。


從中醫角度普及如何認識、預防武漢疫情和選擇用藥知識;


運用古老的中醫智慧,救人民於水火,為我們的健康保駕護航!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6.喬傑院士團隊(喬傑:56歲,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大學第三醫院院長,婦產科主任,生殖醫學中心主任)


此次出征戰“疫”前線,喬院士用“軍令如山”一詞來形容。


她與其他援鄂國家醫療隊成員的使命,是組建“危重症病房”,努力抓住救治的關口,盡全力提高治癒率、降低病死率。


作為婦產科專家,喬院士的另一個“使命”,便是關注疫情下孕產婦的安全,調查病毒是否存在垂直傳播途徑。


她說,“這關乎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未來”。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7.黃璐琦院士團隊(黃璐琦:51歲,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中醫科學院院長,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生院院長)


大年初一,黃璐琦院士受命帶領國家中醫醫療隊,馳援武漢。


他既是國家中醫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也是第一支國家中醫醫療隊領隊。


從協調醫護人員穿戴防護服的一面鏡子,到確定精準明確的中醫診療方案,事無鉅細,他都全力參與銜接。


我們來了,就可以與西醫並肩作戰,同臺合作。


“我們的醫療隊員,剛開始多少有些緊張、害怕,但一旦進入戰場,我們就都變得勇敢無畏起來。

有這樣的隊伍和國家各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們相信一定能渡過難關!”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8.張雁靈將軍團隊(張雁靈:68歲,少將軍銜,曾任小湯山“非典”醫院院長兼黨委書記,現任中國醫師協會會長,世界華人醫師協會會長)


曾任小湯山非典醫院院長,17年後再次出征武漢!


非典時期,小湯山這座臨時搭建起來的醫院,集中收治了680名確診“非典”病人,除八人死亡外,其餘均康復出院,而醫護人員無一人感染。


當年在小湯山,張雁靈作為院長,把自己的電話號碼發給了每一位患者,17年過去了,他的手機號碼一直沒換,“就是怕當年的戰友聯繫不上我,或有當年的患者想找我”。


“我的歷史使命完成了,但感情不會卸任、責任不會卸任,武漢如果還需要我,我還會幫忙!”


時光十七年,華夏山河變,抗非精神在,再現小湯山!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9.張思兵院長團隊(張思兵:51歲,大校軍銜,曾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衛勤部部長,現任火神山醫院院長。2003年參加抗擊非典、援建小湯山醫院等重大任務)


2月2日,火神山醫院正式移交軍隊支援湖北醫療隊管理使用。


“我們全體醫務人員正在病房、藥房、檢查室忙碌,做好收治病人前的所有準備工作。我們有信心、有決心,打贏這場防疫的阻擊戰!”


“在疫情面前,中國人民解放軍誓死不退。”


火神山交付解放軍,全國人民有了底氣!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大家一定注意到,疫情發生後,日常霸佔熱搜的娛樂明星們銷聲匿跡了。


取而代之的是更新的疫情數據,以及奮戰在前線的醫療專家、醫護工作者們。


以鍾南山院士為表率的9位專家、大咖,平均年齡62歲,更是前赴後繼,運用專業的知識、技能,從瘟疫手中奪回一個個寶貴的生命。


這幾天,國粹君的腦海中一直思索著一個問題:


誰才是這個時代,真正的偶像?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此次疫情,讓我們有了清楚的答案:


真正值得“粉”的偶像,不是那些光鮮亮麗的娛樂圈“小鮮肉”、“小花旦”,不是你追的那些影視明星、網紅、動畫人物,而是——


帶來萬民福祉、民族復興,卻默默無聞、清貧度日的國家棟梁們;

德才兼備的科研、醫療、軍事等領域,真正推動國家發展和進步的人;

歲月靜好時,默默奉獻愛與溫暖,危急出現時,化身英雄挺身而出的人!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可以是有名的:

鍾南山、李蘭娟一般,疫情中為公眾提供權威答案的“70後”“80後”專家;


張文宏一般,喊出“把所有一線醫生換下來,共產黨員上!”的硬核醫生;


張定宇一般,身患漸凍症,卻挑戰極限,爭分奪秒抗疫的英雄院長;


韓紅一般,瘋狂捐到自己傾家蕩產,第一時間運送物資到武漢的“傻子”……


還可以是無名的:

丟下自家父母、愛人和孩子,悄悄報名馳援武漢的救援人員;


用專業知識和犧牲奉獻,將疫情攔截在醫院裡,將我們隔離在安全中的醫護人員;


深入疫區報道,記錄真實的疫情,那些專業的記者;


放棄團圓晝夜加班,只為火神山醫院、雷神山醫院火速建成的基建狂魔;


把一大車蔬菜,千里迢迢運到火神山醫院工地,免費捐出的退伍軍人……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一場災難,讓我們明白:哪有什麼歲月靜好,只是有人在負重前行。


"沒有人在狂風暴雨到來時,為我們撐傘庇護,就很難有天氣放晴後的風和景明。


沒有人在災難戰爭發生時,替我們負重前行,就很難談什麼但願人長久的歲月靜好。"


他們,才是最值得信賴、最值得依靠、最值得託付的人!

他們,才是我們這個時代、我們所有人最應該“追”的偶像!


向偶像們致敬,願你們早日平安凱旋!


武漢保衛戰九大“天團”刷屏:他們,才是真正的偶像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