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怎樣才能提高教育孩子的能力?

楊永厚說教育


現在是一個高速發展的時代,教育的重要性也被家長們重視起來,“怎樣正確教育孩子”成了家長們聚在一起的高頻話題,怎樣提高自己做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呢?

第一,學習教育的知識

孩子的成長過程每個階段都是不同的。性格、行為、喜好、敏感會隨著年齡、環境、閱歷的變化而變化,所以父母的教育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每個家長儲備更多的育兒知識、育兒技巧、育兒常識和規律。

從孕育孩子到他(她)長大成人,家長們需要了解備孕知識、優生優育知識、兒童青少年生理、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基本的文學素養、生活知識等。在現在社會,想學習這些知識太容易了,可以通過書店購買各類育兒書籍,沒時間看書的家長可以下載可以聽書的APP,還可以通過請專業的諮詢師來諮詢和學習。

第二,提高綜合能力

家長想要解決家庭教育中的各種實際問題,家長還需要具備:足夠了解孩子、洞察力、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觀察孩子的一舉一動,瞭解孩子的思想,看出孩子的優缺點。對於孩子的缺點,要總結和分析為什麼出現這種情況,針對孩子現在的情況給孩子提出建議和改善方法。溝通方式要民主平等,允許孩子質疑和反駁,嘗試跟孩子一起找到解決方法。如果家長處理孩子問題時出錯,那麼向孩子承認錯誤。這樣在不斷地嘗試和磨合中提高自己的教育水平。

第三,反思意識

家長在遇到教育問題時,往往會覺得孩子是錯的,我才是對的。明明自己已經為孩子付出了時間和經歷,但是孩子還是“不領情、不懂事、不努力”。這樣的想法不僅會影響建立親子關係,教育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孩子出了問題,父母應該首先反思自己惡毒教育行為是不是違背了孩子的成長規律和孩子的天性發展,自己是不是沒有找到正確的、合適自己和孩子的教育方法。有了類似的反思,才會促進家長通過學習、交流、諮詢等方式,改進家庭教育方法,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能力。

教育不是一門簡單的學科,他需要家長們有恆心、有耐心、有必勝的決心。不管目前孩子出現了什麼樣的問題,家長們開始吧,啟動你們的學習計劃,成為孩子的好老師。


超幸福育兒手冊


在現實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家長,教子無方,教子乏術,教育效果不理想。究其原因,主要與家長的教育能力有關。



那麼,也樣才能提高家長的教育能力呢?

一是要注重學習。要堅持經常學習家庭教育知識,學習兒童、少年心理學、教育學知識。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報刊、網絡、聽講座等,豐富自己。

二是加強與學校老師的聯繫。家長由於多種原因,對孩子的教育肯定沒有老師有經驗,所以,要堅持利用時間,多去與老師交流、溝通,瞭解孩子在學校的表現,為教育孩子做到有的放矢。

三是借鑑成功的家教的經驗。有許多在家庭教育方面取得成功的案例,家長可以多研究,也可以多與優秀家長交流取經,借鑑她們的做法。

四是多與孩子溝通。溝通不僅是教育孩子的有效形式,也是家長了解孩子內心、提高自己教育能力的重要途徑。要尊重孩子,耐心聽取孩子的意見,從中不斷改進教育。


五是善於反思與總結。教育孩子是家長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責任。教育孩子子也是一種長期性的教育實踐活動。所以,家長在教育過程中,那些使成功的,那些是有效果的,那些做法不當、不科學,都要反思、總結,這樣也可以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