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洛陽出院新冠肺炎患者:住院16天,沒打針沒輸液

“我順利出院,全家人都鬆口氣!”16日,洛報融媒記者獨家連線洛陽首例由縣級醫院治癒的新冠肺炎患者韓女士,聽她講述了自己配合治療、擺脫恐懼、戰勝病毒的故事。

專訪洛陽出院新冠肺炎患者:住院16天,沒打針沒輸液

  “發燒後最擔心的,是怕家人被感染”

  1月31日,因為發燒住進隔離病房時,家住洛陽偃師的韓女士憂心忡忡:“最擔心的,是怕家人被感染。”韓女士長期在武漢工作,1月22日,她自駕車返鄉。1月23日,武漢封城,韓女士意識到疫情的嚴峻形勢,主動在家戴口罩自我隔離,除家人外,幾乎沒有接觸外人。

  最早出現症狀是1月29日。那天早上,韓女士洗過頭髮,突然覺得背部疼痛、有些發燒,她覺得自己“像是感冒了”,內心深處卻越來越不安。測過體溫後,她又有了些安慰:“溫度不算高,37.1℃。”

  1月31日早上,身體的不適感再度加強,韓女士的體溫也逐漸上升接近38℃。她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給村委會工作人員打電話說明情況,隨後被鄉衛生院的救護車送入偃師市人民醫院。

  被安排住進隔離病房後,韓女士當天就做了全部檢查,CT、血常規等各項指標都不正常。次日,其採樣結果顯示陽性,隨後,經專家會診,她確診了。

  

“為了讓我多吃些,醫護人員變著花樣安排飯菜”

  “看到穿著防護服的醫生護士,一開始我有點慌,可他們都給我寬心說‘你的症狀不算重,沒事的’。”韓女士說,家裡人作為密切接觸者均已被隔離,醫護人員怕她孤單,每天都給她打氣:“加油,你今天很不錯,再堅持一下馬上就勝利了!”

  為全力救治韓女士,偃師市人民醫院專門成立了專家組,負責韓女士的醫護團隊有3名醫生、9名護士,疫情發生後,他們吃住在宿舍,隨叫隨到。

  “如何治療、吃什麼藥”,每天,主治醫生張可可都會把診療方案詳細地告訴韓女士,讓她放心。“醫生們在儘量降低治療對身體的不良影響,住院16天,我只吃了藥,既沒打針也沒輸液。”回憶起救治過程,韓女士認為:“心理因素也很重要,我百分百相信醫護人員。”

  服藥後,韓女士胃口變差,一度吃不下飯,看到這些,醫護人員專門給她開了小灶。“為了讓我多吃些,醫護人員變著花樣安排飯菜,每天問我今天想吃啥,專挑我愛吃的做。”韓女士說,看到醫護人員這樣用心,她每天也鼓勵自己儘可能多吃一些。

  住院一週後,韓女士的狀態越來越好,體溫恢復到37℃以下,肺部炎症逐漸好轉,回家的日子指日可待。她慶幸自己挺過來了。她堅信,藥物治療是一方面,也要依賴自己的身體和信念,心態放鬆很重要,“信心比什麼都重要,咱們都能挺過去”。

  “要重視不要恐慌,希望所有人都能堅持住”

  身體越來越好,韓女士跟醫護人員商量,自己可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既鍛鍊身體也減輕醫護人員的負擔。她主動要求,承擔起自己病房內的消毒任務。

  “每天配好消毒水,邊唱歌邊拖地,時間不知不覺就過去了。”韓女士說,她還在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適當跳一跳健身操,拍一拍全身的穴位,整個人越來越覺得神清氣爽。

  在隔離病房內,她還不斷安慰恐慌的親友,叮囑他們嚴格遵守隔離規定。她的密切接觸者目前身體均正常,也即將解除隔離。

  “要重視不要恐慌,希望所有人都能堅持住。”韓女士說,現在覺得這個病本身沒那麼可怕,“只要每個人都做好個人防護,我們一定能戰勝疫情。”

  與病毒廝殺過程中展現的頑強、樂觀,令許多知情人對她肅然起敬,但韓女士說,要感謝醫護人員和許許多多為疫情防控付出努力的人,他們才是拼盡全力的戰士。(洛報融媒記者 智慧 通訊員 耿梅 王嚮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