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情、黨員幹部在一線——柳朝霞:細微入心見擔當

喂!你好,馬橋政府嗎?我這兒是縣總工會。請你們安排車輛來領取工會捐贈的口罩。

環衛所嗎?總工會給你們環衛工人捐贈了一批口罩,請你們派人接收。

口罩?你們真是雪中送炭啊!

2月1日上午,保康縣總工會維權服務部負責人柳朝霞不顧連夜從仙桃趕回保康的疲倦與勞累,穿上志願服務紅馬甲,就按照商定的捐贈方案,一邊聯繫接收單位,一邊分發物資。

在一樓服務中心,整整齊齊堆放的10萬隻口罩,凝聚著她的心血。

战疫情、党员干部在一线——柳朝霞:细微入心见担当

黨員,就要戰鬥在一線

1月21日(臘月二十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在保康全面打響。

群防群控,從城鎮到社區(村組),全縣醫護人員以及各行各業的黨員幹部、志願者都奮戰在宣傳預防知識、勸返流動人員、救治疑似病人的第一線。

“我也是一名共產黨員。是黨員就要和同志們一道並肩戰鬥在阻斷病毒的第一線”。1月26日(正月初二),居家休息的柳朝霞主動向縣總工會領導提交請戰書。

1月29日,柳朝霞如願當上了所在社區的志願者。她挨家挨戶發送《致全體市民的一封信》,宣傳疫情防控知識。堅守勸返崗位,耐心勸阻小區流動人員。

然而,在勸返崗上,她卻遇到了一連串的尷尬事兒。

上崗的第一天早晨,一名環衛工來到小區清掃垃圾,熱心腸的她主動向環衛工道了一聲新年好,關心地問起她們是如何預防的。這名環衛工說,她戴了兩個口罩,外面是前兩天的,裡面是新的。單位上雖然免費發放,但現在口罩不好買,也少得很。

天氣晴朗,部分居民走出家門,出來溜達。柳朝霞就一一勸他們返回家中。其中一箇中年人沒戴口罩就出門了,她前去勸返,結果對方說河西藥房今天購回口罩了,我得趕緊去排隊。有一位老大爺把口罩戴在鼻子下面,老大爺說家裡就一個口罩,誰出來誰戴,放鼻子下面就是做個樣子。還有市民說得更直接,你在這值守,你能幫我買到口罩和酒精嗎?居民的話刺痛了她的心。

是呀,這場新型病毒疫情來得太突然,波及範圍太廣,儘管各個超市和藥店都在積極想辦法籌集防護用品,卻依然不能滿足市民的需求。

口罩!口罩!口罩!要盡一份自己的力量,解決這個根本問題。柳朝霞暗下決心。

战疫情、党员干部在一线——柳朝霞:细微入心见担当

擔當,關鍵在行動

說幹就幹。柳朝霞在同學群裡互動倡議,商量一起為抗“疫”做貢獻。

同學群裡的付文化是城關鎮黃土嶺村人,他在廣州創辦了廣州市正遍知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經常做公益活動。於是,柳朝霞首先電話聯繫付文化,商討募捐事宜。柳朝霞負責保康境內同學資金募集,付文化負責在外務工創業同學的籌資。付文化和柳朝霞分別帶頭捐款30000元、1000元,資金統一使用,委託縣總工會購買物資,資金籌集使用情況在同學群公示。倡議一發出,柳朝霞的同學們紛紛響應,3天時間就募集資金10萬元。

資金有了,可是口罩到哪兒購買呢?

柳朝霞向縣總工會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彙報了募資捐款行動,得到了領導的全力支持,爭取縣指揮部和公安部門支援,並聯系確定了口罩購買的廠家。

貨源有了,柳朝霞信心倍增。

在新冠肺炎防控非常時期,實施交通管制,外出和物資運輸又成了一道難題。柳朝霞又向正在值勤的寺坪派出所所長劉定軍同學、湖北堯治河楚翁泉酒業公司聯繫,爭取他們幫助解決交通出行安全和運輸車輛問題。

战疫情、党员干部在一线——柳朝霞:细微入心见担当

我能堅持,我真的不累

1月31日凌晨4點,柳朝霞就起床準備出行所需的生活用品。上午8點,她在丈夫的陪伴下,到縣總工會集合準備出發。柳朝霞說,丈夫和我一路上一句話也沒話,其實不知道說啥。因為這次出行,畢竟存在感染病毒的風險。但丈夫始終用默默的行動鼓勵她,當她的堅強後盾。

縣總工會主要領導幫助辦好外出證明,柳朝霞就和分管領導姚平、同學劉定軍一道踏上了前往仙桃的征程。

但採購並不順利,一波三折。

經過5個多小時車程,下午2點終於到達仙桃北,卻被告知不準下高速進入仙桃市。在萬般無奈的情況下,劉定軍聯繫仙桃市交警大隊幫助協調,才終於進入市區。好不容易聯繫上原定廠家,廠家卻說口罩沒有現貨,價格也上漲了,這讓柳朝霞心急如焚。聯繫、聯繫、再聯繫,奔波、奔波、再奔波,一家家廠家均無現貨。怎麼辦?三人商定,就是在車裡等,不吃不喝,也要把保康緊缺的口罩運回去!

終於傳來一個好消息,仙桃市郭河鎮有一家工廠正在趕工,預計晚上8點可以下線一批口罩,但對方的條件是不接受對公帳戶,且價格有所上漲。這就意味著購買10萬隻口罩,原募集的資金差了1萬元。怎麼辦?她只好又硬著頭皮聯繫付文化,由付文化補捐1萬元,並由付文化直接將捐贈資金轉給廠方。終於在晚上快9點時候,10萬隻口罩上了車。

返程途中,她們才感覺肚子真是餓了。可沿途的高速服務區都關閉了,吃泡麵也沒開水。凌晨2點,他們忍著飢餓趕回縣城,縣總工會主要負責人還在等著他們,兩位同學掐著時間、冒著寒風送來了熱騰騰的飯菜。柳朝霞說,“瞬間我覺得暖流湧動。他們的心跟我們一起走了一整天!”

2月1日8點,柳朝霞又來到辦公室,請專業人員對30多件口罩進行防病毒感染消殺,領導和同事們都勸她回家休息,她笑笑說,我能堅持,我真不累。搬物資,清點,分配,10萬隻口罩第一時間分發到11個鄉鎮和公安交警、融媒體一線記者、環衛工人、社區志願者、正在生產的重點企業和堅守一線的工作人員手中。

整整兩天時間,柳朝霞都是8點到崗,晚上10點才回家,一天就吃兩桶泡麵。她說,我要做到領取單位數清、口罩個數清、使用動向清。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女兒才2歲,自己每天接觸人多,要等到姑娘睡著了才回家,避免親密接觸。

堅守勸返崗,宣傳防控知識,測量體溫,勸返流動人員,柳朝霞又投身到社區志願服務第一線。

她說:“我做這些事情,是在踐行入黨誓言。我是廣大工會會員的代表者,我只是想通過我的行動,帶動更多的人投入抗疫一線,齊心協力,共同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全媒體記者:李運方

通訊員:姚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