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疫情大考 界首基層治理的“智”與“情”

面對疫情大考:

界首基層治理的“智”與“情”


“花錢幹好事不算本事(政府購買服務包攬包辦基層事務),沒錢幹好事才叫本事(調動廣大群眾積極性)。”界首幹部喜歡這樣自詡。

人間煙火氣,最撫凡人心。如果城市是有性格的,那界首一定自帶煙火氣。從小城大美、書香界首、志願服務、高層次人才引進到品質慢城、樂居界首的打造,界首的幹部和群眾擰成一股繩,為愛家鄉·建界首貢獻著力量。


群眾自治:

讓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為防控疫情,減少外來人員入村,呼籲村內居民少聚集走動,田營鎮吳橋村作為全市武漢人員返鄉人數最多的村,充分發揮“十戶聯防”制度的作用,實行閉環管理。


面對疫情大考 界首基層治理的“智”與“情”

“這幾個快遞是龐莊自然村的,這幾個快遞是吳西自然村的,快遞消毒後,‘十戶聯防’組長會來取快遞,再給住戶送過去。”在吳橋村疫情防控進出卡點處,界首市田營鎮黨委副書記、包點幹部劉少標介紹道,實行閉環管理,形在閉環,重在管理,這不僅是防控疫情的當務之急,從長遠來看,更可以為界首構建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提供寶貴經驗。

張子華是吳橋村吳西自然村的一名老黨員,也是吳橋村86支“十戶聯防”隊伍的一名組長,聯繫10戶32個人。雙重身份的張子華,即擔當著群眾需求收集,也是問題解決進度的反饋者。

“老張啊,我是文峰,俺孫子有些感冒發燒症狀,你快來看看!”張子華手機響起了本組村民張文峰的聲音。不一會兒,張子華就來到文峰家中,在詢問得知張文峰及其家人無武漢人員接觸史,張子華聯繫龐莊村主任,和鎮裡對接後,第一時間將孩子送到田營鎮衛生院檢查。在聽到診斷只是普通感冒後,張文峰長吁一口氣,連忙感謝道。

黨員+群眾的“十戶聯防”制度,做到群眾的事情群眾自己辦,無獨有偶,界首“四會一約”組織實現了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

在界首市王集鎮秦莊村疫情防控宣傳檢查點,村道德評議會成員秦自虎、陳學德正在站崗,對外來人員、車輛進行勸返,防止疫情輸入;在朱大村,禁毒禁賭會主動成立巡邏隊伍,每到一處都耐心向群眾宣傳疫情預防常識,一旦發現有聚眾賭博的,立即批評驅散;紅白理事會上門勸說喜事延後辦,喪事簡辦。截至目前,王集鎮停辦婚禮27起,喪事簡辦16起,勸阻制止聚集行為38次。


智慧建設:

實現治理現代化和精細化


該隔離的隔離,該封閉的封閉,日常生活怎麼辦?在界首解放社區,社區書記閆玲玲手機上三個群“滴滴”不停。為方便社區管理,閆玲玲建立三個住戶群,每戶居民確保家中有一人進群,社區的一些通知,住戶的一些需求都可在群眾反饋,每個群配備管理員,及時為住戶答疑解惑。在面對此次疫情中,這三個群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面對疫情大考 界首基層治理的“智”與“情”


“閆書記,出行卡在哪裡領?閆書記,俺家菜沒有了,需要出去一趟!”群消息響個不停,閆玲玲和群管理員耐心回覆。

在得知群裡很多住戶外出都是想採購一些食品,閆玲玲向西城街道反映。很快,界首市商務糧食局聯合幾家大型商超開通“蜂鳥”小程序,掃碼即可進入購買界面,無論是糧油米麵還是肉蛋生鮮蔬果糕點零食,只需線上一鍵下單,即享線下無接觸式配送,真正做到疫情防控和群眾生活保障雙統籌。

“解放六巷衚衕有垃圾未清理乾淨!居民黃某某在家門口亂到垃圾!二巷有人未帶口罩閒逛!”閆玲玲每天在廣播中,對監控巡檢發現的問題進行及時通報。

解放社區便民服務中心有一個全方位的監控平臺,32個監控攝像頭覆蓋所有的巷口衚衕,幹部在值班工作的同時,時刻關注著大屏幕的“風吹草動”。

戰“疫”是一張試紙,“試”出“智慧城市”建設的成色。從全方位檢測預警、人民醫院智能問診、22條幹貨支持企業復工生產、招賢納士到線上購物和線上口罩預約配送……界首市智慧防控,無疑是及格的。


問題導向:

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說起回家的路,家住東城國禎藍色雅典小區的劉女士委屈巴巴向街道工作人員反饋:“前幾天門口卡點人員不讓本小區住戶的車進去,讓停在門外。在門口停了幾天,違停短信滴滴響,隨後和卡點工作人員溝通,還是不讓停進去。”

劉女士是界首一名職工,工作外出證明齊全。但是,每天回家路讓劉女士哭笑不得,人可進車不讓進,要將車在停好需要離住家幾里路,還需要運氣好遇到停車位。

“初步瞭解情況後,像劉女士這樣外出工作需要用車的人不少,而市直、街道相關通告沒有明確規定住戶車輛不讓進,大多是物業圖省事自己決定的。”東城街道工作人員向劉女士電話解釋道,卡點工作人員沒有領會上級通告精神,這也說明我們街道工作還有許多需要改進的地方,治理重點要多向社區下沉。

為了推動各項防控措施落實落細,落地見效,界首市抽調紀委監委、督查考核中心等有關部門的精銳力量,成立了督導推進組,下設2個暗訪組和20個督導小組,構成“1+2+20”督導模式,採取明察暗訪、現場查看等方式,深入一線,堅持問題導向,對各卡點疫情防控進行督促檢查。目前,已下發督導通報16期,黨政紀處分4人,組織處理18人。

社會治理,重在基層、難在基層。界首在此次疫情大考中,充分體現廣大黨員和群眾的智慧力量:群眾吹哨,通過各種渠道反映問題;社區(村)報到,指導“哨”該往哪吹,按什麼流程吹;街鎮統籌,做到靶向施策,減少因職權不清或不熟悉流程等產生推諉、拖延等問題;部門服務,以最快速度精準解決居民訴求;市級指導,第一時間發聲,及時更進政策落實情況。

“疫情防控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也是一場檢驗基層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試金石。”界首市主要負責人說,用社區治理創新來落實疫情防控,打好疫情防控阻擊戰,我們一定能勝利。


(劉文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