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美記》中令人醍醐灌頂的金句(二)

梭羅說,總想看天上的事情是對大地的侮辱。而我之所以呼喚人的價值而很少去問天上的事情,是因為我相信人世間的苦難絕大多數來自人類自身。

一個國家若有反思精神,能隨時總結教訓,糾正錯誤,就不必等著"多難興邦",有一難就學乖了。

人若能節制自已對天堂的慾望,也就遠離了對地獄的狂奔。

一個人的命運,不能決定於另一個人的好脾氣。

魚兒離開水缸不是自由,除非水缸之外另有江河。

世人愛談道德,但道德往往是最靠不住的。這不僅體現在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道德,而且就算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時候也有不同的道德半徑。

民主制度是為不完美的人類設計的不完美的制度,也是人類對自身缺陷的妥協。從本質上說,這是一個可以不斷試錯以避免最壞而不是最好的制度。

今夜種下善因,明夜未必有善果,這不是失敗,只是還需要一點時間,也許善果就在又一個轉日的黎明。

我一直認為人的內心不只有善良,更有某種神性,這種神性不必假借外在的上帝。我深信人性中光輝的一面,它有可能被遮蔽,但時常也會顯現。

歷史是倖存者的回憶。而任何回憶,從本質上說都是一種敘事方式與意義表達,不同的角度和立場,會還原出不同的歷史面貌。

既然我們無法醫治人性之惡以使自已變得完美,就不如大膽承認人性中的明與暗,在不禍害他人的前提下,為自已的夢幻人生繪出該有的光影。

對於自已的經驗以及未知的一切,我寧願選擇一視同仁。我之所以尊重他人的信仰,同時又在保衛自已的信仰,也是因為我深知真正的信仰不是邏輯的產物,而是人心的產物。

歷史是時間的孩子。在某種意義上說,人類整體性的道德觀念在提升,這得益於物質的增長、知識的普及、能力的提高以及人際交往的增加。

一個人只有離開故土才能夠茁壯成長。

一個人的成功不在於曾經贏得多少鮮花和掌聲,而在於他是否發現並完成了自已的使命。

人並非只為追求幸福而生,人更會在痛苦中尋找自已的存在感以及生活的意義。

如果沒有政治來協調眾人之事,圈定群已權界,保衛私利與公益,這個世界恐怕將難以運轉。

人不能沒有情感,也不能沒有理性。任何沒有節制的情感和理性,都有可能造成災難性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