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視角」從“家門”到“廠門”雲南“包車”免費讓務工人員返崗就業

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

在疫情防控期間,為有序組織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復工,雲南省堅持“兩手抓”“兩促進”“點對點、一站式”組織勞務輸出,採取包車方式,通過聯防聯控機制協調交通運輸部門制定運送方案後,統一組織省外員工包車返崗就業。

據瞭解,全省各地圍繞2020年2月22日前至少集中統一輸出3批次農村勞動力的目標,實行“三免一補政策”(交通免費、體檢免費、防護用品免費,途中每人每天發放60元生活補貼),按照“集中統一、成規模、成批量”的原則,每條返崗路線均安排專員和醫護人員隨車前往,採取“點對點、一站式”直達運輸的方式,免費將農村勞動力集中統一輸運至相應崗位,讓務工人員“出門進車門,下車進廠門”。

​【曲靖】陸良首批186名務工人員乘“專車”赴廣東浙江復工

2月15日上午,8輛大巴載著186名外出務工人員從陸良縣出發,開往廣東東莞、浙江寧波。此次186名農民工的返崗旅程,拉開了曲靖市“點對點、一站式”直達服務保障外出務工人員安全有序返崗就業的“大幕”。

“外出務工是我們收入的主要來源方式。過年期間我也通過各種渠道瞭解了很多外出務工信息,和幾個老鄉都約好了外出務工計劃,但新冠肺炎來勢洶洶,讓我們對返崗就業形勢憂心忡忡。”家住陸良縣馬街鎮郭家村的郭利祥告訴記者,就在他和老鄉一籌莫展之際,縣委、縣政府為他們聯繫安排了工作崗位、制定了出行計劃。

說起這次外出務工的經歷,郭利祥感觸最深的是“沒想到”。“疫情耽誤了原定的返崗時間,在這個非常時期,沒想到政府能安排專車送我們返回工作崗位,專車將一路到達工廠安排的住處。同時還能享受到‘三免一補’政策,很大程度免除了我們的後顧之憂,我真的很感動。”

郭利祥的“想不到”,背後是當地政府與兩省企業攜手努力的結果。陸良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程樹紅說,為了統籌做好疫情防控與農民工就業工作,陸良縣政府與各企業精準對接,為陸良縣提供960個就業崗位,剩餘的人員將分批次陸續前往返崗復工。“此次出行提前對務工人員進行健康檢查、全程疫情管控等措施,將採取‘點對點’‘門對門’將務工人員送到工作崗位,確保用人單位和務工人員安心、放心。”程樹紅說。

【昭通】“三門”相連點對點!首批農民工赴浙江返崗

“過完年就想回廠裡上班的,感謝黨委政府在這種困難時期幫助我們回到工作崗位,真的很開心。”2月13日,在昭通汽車客運樞紐站登上專車開啟返崗旅程的永善縣墨翰鄉外出務工群眾葉雲華高興地說。

當天,昭通市第一批前往浙江海寧羅納服飾有限公司務工的23名農民工,登上專車開啟返崗旅程,拉開了昭通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下有組織外出務工的序幕。

在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的情況下,昭通市做好疫情防控和農民工返崗兩不誤,在摸排農民工務工意願的同時,主動與廣東、浙江、江蘇、上海等農民工主要輸入地對接聯繫,摸清企業復工時間、用工需求。通過逐一確定返崗人員、組織免費就近體檢、開具健康證明、專車上門接送等舉措,並統一包車、統一餐飲、統一防護,以“點對點、一站式”專車送進廠門的方式進行勞動力轉移就業輸送,實現“出家門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的相連,確保農民工安全健康返崗。

“家裡還有兩個孩子在上學,到處都要花錢,很想盡快回崗位上班,政府組織人員集中返崗,給我們解決了大難題。”魯甸縣龍樹鎮的沈祥蓮、符德昌夫婦告訴記者,受疫情影響他們一直不能回工廠上班,內心很焦急。在工廠上班倆人每個月加起來能有1萬多元的收入,在家裡閒著收入就斷了。

昭通是雲南省勞務輸出大市和脫貧攻堅主戰場,務工經濟成為昭通的一個支柱產業。截至2019年底,昭通全市有104.91萬人在省外務工,2020年春節期間,返鄉過節的有58.6萬多人。“近期,昭通市計劃組織轉移返崗務工人員2000人以上,全力幫助有意願外出的勞動力及早返崗復工,確保將新冠肺炎疫情對就業扶貧的影響降到最低。”昭通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鄧懷江表示。

【保山】首批133名勞動力返崗復工

2月16日一大早,5輛載有133名務工人員的大巴車依次駛入位於保山工貿園區龍陵“園中園”的保山隆基硅材料有限公司廠房口,來自保山市五縣(市、區)各個鄉鎮133名務工人員的到來拉開了保山市在疫情防控期間有序組織農村勞動力返崗復工的序幕。

“我代表保山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歡迎你們,春天是播種希望的季節,希望你們在這裡種下辛勤的種子,收穫增收的果實,我們人社部門也將持續做好服務,當好你們的‘勤務員’,同時,也請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不要放鬆警惕,做好自我防護,安全生產、健康生產。”當天,保山市人社就業主管部門負責人和企業相關負責人一大早就等候著各位農民工兄弟姐妹的到來。

“因為疫情影響我一直不敢出門,生計問題讓人發愁,但是很快人社部門的幹部們來到我家,不僅為我推薦崗位和告知企業的復工時間,還讓我們進行了免費的體檢。” 來自施甸縣仁和鎮的李大哥感激地說。“今天又派專人、專車組織我們到達務工企業,我真是太開心了,人社部門貼心的服務讓我們很放心、很暖心。”

據瞭解,保山市建立了保山市人社服務專員隊伍,及時對接園區企業復工復產時間,徵集企業招工信息,落實企業吸納就業的職業培訓補貼和社會保險補貼等政策,簡化流程,優化服務,以穩崗返還助力企業穩定崗位,有序組織吸納勞動力就近就地就業。同時,注重加強與沿海發達地區為重點的勞務協作,在供給端摸清底、在輸出端定好位、在傳輸端牽好線,做到“供需”對接,穩步推動勞動力平穩、有序輸出。

【德宏】2天2夜 210名員工抵達浙江長興

“做好準備,他們到了!”2月14日20:30,天空飄著雨,載著25名天能集團雲南籍員工、從德宏出發的大巴車,歷經2天2夜的長途跋涉,終於抵達長興,緩緩在和平鎮高速口停下。

這是浙江省首發企業員工返崗政府指令性包車後抵達長興的第一輛車。據天能集團統計,截至2月16日,已經有210名雲南籍員工返回工作地,還有128名員工在返崗路途中,後續還將有員工陸續返回。

為加快企業開復工,浙江湖州長興縣委縣政府鼓勵企業對具有一定規模,省外員工較集中地區採取“點對點”包車方式,通過聯防聯控機制協調交通運輸部門制定運送方案後,統一組織省外員工包車返崗就業。

目前,共有4輛大巴從長興出發赴雲南相關市、縣,其中赴雲南省紅河州蒙自縣大巴於2月13曰中午到;赴臨滄市孟定縣大巴於2月14日晚上到;赴昭通市、文山州大巴2月13日早上出發,2月15日左右到。

據瞭解,雲南籍在長興縣務工人員有近20000人,屬省外務工人員較集中地區。其中,長興縣重點企業天能集團有云南籍員工1006名,近期要求返崗的有732人。

經過一套完整的檢查、消毒、核驗流程,返崗員工將會住進位於和平的天能公寓,接受為期14天的隔離觀察。公寓的600多間宿舍作為返崗工人的臨時隔離區,已提前進行清掃消毒,並配備好基本生活所需用品和防疫物資。接下來14天的隔離期,志願者們會定時給返崗工人提供送餐、體溫測量、生活用品採購等服務。待解除隔離後,他們就可以回到生產線上工作。

【楚雄】首批327名農民工赴浙江福建返崗就業

2月16日,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縣首批327名外出務工農民工,登上由縣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指揮部組織調運的大巴專車,遠赴浙江、福建,開啟返崗就業之旅。這是疫情發生以來,楚雄州集中組織返崗就業的第一批外出務工人員。

“這次縣裡組織我們去外省務工的企業管理規範,人情關懷多。”出發現場,曇華鄉麻秸房村委會小水井小組貧困戶李翠福興奮不已,不時與同伴交流。“我要乾的是潔具組裝工,每月除‘五險一金’外工資在5000元左右外,出門務工真是脫貧的一條好門路。”

來自石羊鎮郭家村委會納家莊小組的李映祥夫婦是建檔立卡貧困戶,早在2018年就到廈門市路達集團務工,從事產品包裝工作。今年疫情發生後,兩口子原以為務工一事要落空了,沒想到,通過政府的積極聯繫和統一組織,讓他們的擔心成為多餘。“黨和政府對我們外出務工十分關心,組織準備工作比我們自己考慮得還周到,真是讓人很安心、放心和舒心。”李映祥動容地說。

作為全州勞務輸出較多的地區,大姚縣近期以來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社會發展,努力做好“穩就業”工作。為科學有序組織好農民工返崗就業,全縣12個鄉鎮廣泛開展農民工返崗就業宣傳動員,摸清農民工底數、就業意願等。

同時,大姚縣積極與省外企業聯繫,掌握企業用工時間、崗位、需求等,並對組織赴省外的農民工實行相應的交通、體檢、防護用品免費等優惠政策。縣人社部門還專門派出務工領隊和醫務人員,採取“點對點、一站式”方式做好服務工作,使返崗農民工安全有序出行,做到“出門上車,下車進廠”。

【紅河】42名農民工乘專車跨省返崗

2月14日至15日,兩輛“浙E”牌照的大巴車進入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經停元陽縣、蒙自市、彌勒市等地,搭載42名紅河籍農民工返回浙江復工。

“在接到發自浙江省長興縣‘點對點’包車跨省返崗的通知後,我們聯動多個部門,暢通返崗專車在紅河州內的相關事宜。”紅河州就業局局長楊立新介紹,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有紅河籍員工101人,其中72名為元陽籍。

來自元陽縣嘎娘、上新城等鄉鎮的員工在當地的有序組織下,依次來到乘車地點。“外出務工人員要在村委會開具健康證明,並在村衛生室和村衛生院進行體檢。”元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副局長劉曉陽介紹。

為幫助農民工順利返崗,元陽縣制定了《農民工返崗就業行動方案》,元陽縣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協調用公企業,制訂了運輸方案,細化運行線路、途中休息點等,嚴格對運輸車輛進行消毒,併為返崗工人配備口罩等防護用品。

在這次乘專車返崗的30名元陽農民工中,有20名來自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在天能集團工作,每個月有5000至13000元不等的收入。現在有專車來接我們返崗,工作有了保障,收入也就有了保障。”嘎娘鄉外出務工青年尹碧豔說。

天能集團公司經理康之議說:“員工返崗後還將進行14天的隔離觀察,公司會為員工提供舒適的隔離環境。”

【文山】務工人員集中乘坐“務工班車”

“政府包車送我們,真是太好了,我們很快就可以返廠上班領工資了,今天天氣很冷,但我的心是熱乎乎的,感謝政府對我們的關心。”2月16日,在文山州政府門前,坐上由文山州人社部門統一組織的務工班車赴廣東惠州務工,文山州德厚鎮大龍村委會小龍八隊村民陸成金感激地說。

2月16日,一大早,文山州25名農民工統一乘坐大巴赴粵返廠務工,現場工作人員逐一為他們測量體溫,查驗核實健康信息、外出務工證明等相關材料,因疫情關鍵期,車上除了配一名醫生全程護送外,人社部門還安排專人隨車護送到目的地。同時,該州同批赴粵務工的還有廣南縣、麻栗坡縣的31名務工人員。全州首批56名農民工當日啟程返廠上班,由此拉開了文山州農民工外出務工的序幕。

據瞭解,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保證農民工安全出行、有序返崗,文山州人社局提前掌握廣東用人單位、企業的復工時間和該地的防控要求,採取統一的“包車”方式,讓赴廣東方向復工務工返崗人員集中乘坐“務工班車”,點對點運輸,把大家安全、按時送到工作崗位。

文山州公共就業人才服務局副局長楊鎮操介紹,返工途中,工作人員會統一安排他們休息、吃飯,車輛嚴格控制50%的客座率,避免感染風險。途中,將每間隔4小時就進行一次體溫檢測,實時監測務工人員身體狀況。

據瞭解,文山州人社部門通過有組織輸出農村勞動力,包括開證明和組織車輛的務工人員,截至目前,該州有組織轉移農村勞動力1471人,其中,省外轉移1120人,省內轉移351人。

雲南網記者 楊萍 綜合整理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