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蕭太后是如何在一眾強者間,走出自己的輝煌之路的?

中國古代社會很早就有重男輕女的風氣,男尊女卑也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這些血液裡流淌的封建因素,也深深影響著很多人的觀念,尤其是那個年代的女人想要幹一番事業,完全是難上加難的事情。但是縱然這些因素根深蒂固,依舊不影響在我國曆史上有一位奇女子在男權當道的社會,散發出屬於自己獨特的光芒,她就是

遼國蕭太后。

雖然她的存在不像女皇武則天那樣,被現在的人們改編成許多的歷史版本,從而廣為流傳。但她成為一個令人聞風喪膽的女子這個事實,已經是不容爭辯的了。那麼這個人到底有多不簡單呢?我們看下她的簡介就知道了。

歷史上的蕭太后是如何在一眾強者間,走出自己的輝煌之路的?

蕭太后畫像


蕭太后,本名蕭綽,又叫蕭燕燕,雖然這個別稱看起來很有柔柔弱弱的女孩兒家的氣質,但古語有云,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這樣一個貌似十分柔弱的女子,歷史上給出的定義居然是政治家,軍事家。幾乎所有人一聽到政治家,軍事家這樣的稱號,想到的基本百分之九十九都是男性人物,而我們今天介紹的這個主人公就是那剩下的百分之一。

她的主要成就也並不是像歷史上的其他皇后一樣生了哪位著名的皇子皇女,而是在她當權期間,遼國的國力達到了頂峰。趙恆曾經說過:“母專其政,人不畏主”(——引自徐松《宋會要輯稿》),因為她有著非常突出的政治手段,同時也做出了許多殘忍的殺戮事件,因此後代對她的評價一直都屬於兩極分化,那麼蕭太后是如何一步一步走上權力的頂峰,又到底為何總是被人所詬病呢?

歷史上的蕭太后是如何在一眾強者間,走出自己的輝煌之路的?

蕭太后畫像


1. 出身背景雄厚,自小便是天之驕女

蕭太后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傑出的政治成就,除了與其本身固有的殺伐果斷的性格有關之外,還與她那生來就十分顯赫的家族有關係。蕭氏一族在遼國本就是一個名門望族,父親蕭思溫是一個舉足輕重的大臣,母親是別國的一個公主。所以說蕭太后之後能夠攝政,是她因為從小就能夠對官場上的事情耳濡目染,有一定的政治背景和政治基礎。他的父親又因為幫助遼景宗稱帝有著莫大的功勞,被皇帝各種加官進爵,一下子成了整個遼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存在。

而他的女兒蕭綽,也因為父親的關係,一進入皇宮之後就成為了貴妃,兩個月之後就會被封為皇后,而像許多清宮劇所描寫在宮鬥之路上小心翼翼,一不小心就會死無葬身之地的境況,這樣的宮鬥戲碼根本沒有在她身上出現過。事情發展到這裡,蕭太后就已經走上了令她發光發熱,一輩子為之奮鬥的歷史舞臺。而她也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很快就迎來了自己人生的高光時刻。


歷史上的蕭太后是如何在一眾強者間,走出自己的輝煌之路的?

蕭太后畫像


2.鋒芒顯露,展現治國才能

總結過了許多歷史事件發展的規律之後,我們會發現,也許每一個強勢的皇后背後,都有一個體弱多病的皇帝,比如歷史上有名的武則天和李治就是這樣的存在,為防止有所圖謀的大臣專政,乾脆就讓自己的妻子去把握朝政。而蕭太后和遼景宗也是如此境況:野心勃勃的皇后加上一位體弱多病的皇上,怎麼看都是一副女強男弱的景象。明眼人一看都知道,蕭太后的春天要來到了!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只不過她比武則天更要幸運點,因為李治在面對武則天專權時,還採取措施以應對,而遼景宗乾脆就是撒手不管,甚至還有些輔佐皇后的意思。

“梁王隆緒嗣位,軍國大事聽皇后命”(引自遼景宗遺詔)所以在這樣天時地利人和的情況下,蕭太后政治能力成長的非常快,遼國不管是政治還是軍事,都出現了蒸蒸日上的狀態。

歷史上的蕭太后是如何在一眾強者間,走出自己的輝煌之路的?

蕭太后雕像


3.太宗來襲,把握朝政

遼國不管是在武俠小說中還是影視劇中,他都有一個天生的死對頭——宋朝。這兩個國家之間的爭鬥出現了一種不死不休的態勢。在遼景宗因病去世之後,整個遼國出現了幼帝登基,太后把持國政的“敗弱景象”。宋太宗以為自己迎來了揚眉吐氣的機會,所以準備攻打遼國。他這樣想也是情有可原的,畢竟他哥哥之所以能順利稱帝,也是遇見了前朝這樣一個“孤兒寡母”千載難逢的好機會。他以為自己也會複製哥哥昔日的榮光,一統祖國大好河山,然而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畢竟蕭太后已經不是當年宋太祖所面對的孤兒寡母。

所以在這個所有人都認為會是宋朝勝利的戰爭中,遼國硬是扭轉敗局,蕭太后更是親自披掛上陣,這樣的巾幗英雄,如果不是立場對立的話,想必宋太宗都會為她豎起大拇指。而且,我們赫赫有名的楊家將,也是多次敗在了蕭太后的手中。

歷史上的蕭太后是如何在一眾強者間,走出自己的輝煌之路的?

蕭太后紀念碑


暫且不去探究她的手段如何,就只是單單看這些戰爭的結局,其政治手段,和戰略眼光佈局就是非常人所能及的。王立群說過,“她是一個懂政治的、有豐富的從政經驗的女人。以她老道的政治手段,迅速的完成了政權交接”(——引自《百家講壇》 20140809 宋太宗(第二部))由此可見,蕭太后優秀的政治才能絕對不是一般人所能比較的。

歷史上的蕭太后是如何在一眾強者間,走出自己的輝煌之路的?

蕭太后河


4.放蕩不羈,決不稱帝

有人可能會有疑問,歷史上的蕭太后哪有你說的那麼好,雖然遼國在她的一手策劃下達到了國力頂峰,但是她的私生活實在是讓人不敢恭維。這樣說的話就顯得太過於片面了,根據史書記載,確實在遼景宗去世之後,蕭太后與韓德讓發生過關係,甚至對於外人也毫不避諱,但這並非是不可饒恕。

首先,她其實早在進宮之前就已經芳心暗許韓德讓,兩人可以說是郎情妾意的。其次,遼國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她的這種行為用傳統的儒家眼光來看的話,完全是種非常不道德的行為,但同時卻也是合乎少數民族的禮法。對比一下我們的女皇武則天,她不也是後宮養了男寵無數嗎?

以對於蕭太后的私生活,我們並沒有必要去吹毛求疵,要求她除了做一個偉人,還要做一個聖人。而且更加令人欽佩的一點是,她只是盡全力做好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並沒有企圖稱帝的行為。試想一下,如果她真的有心稱帝,憑藉她的傑出才能和驕人的政績難道會不成功嗎?關於其中原因,也許是因為看到了武則天的前車之鑑,認為一個人的名望不過是過眼雲煙罷了,只有實權才是最主要的,亦或是歷盡千帆,她厭倦了權力鬥爭,只想安穩度過餘生。

歷史上的蕭太后是如何在一眾強者間,走出自己的輝煌之路的?

蕭太后畫像


作為歷史上一個不可多得的奇女子,蕭太后活出了我們所有人最羨慕的樣子:不懼流言蜚語,活出瀟灑一生!而對於她這個人來說,也是為當時的朝代做出過巨大貢獻的,李文軍就曾經說過:“蕭太后和她的丈夫遼景宗,可以算是遼朝的中興之主。他們結束了遼朝初年皇位爭奪的車輪戰之後,讓政治回到了穩定的軌道上”(——引自《法律講堂(文史版)》 20190215 遼代疑案·朝堂上的命案(下)),

對於這個爭議不斷的蕭太后,大家又有怎樣不同的看法呢?

《契丹國志》

《景宗蕭皇后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