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这个春节,大概是无数人过得最长的“假期”了。

由于疫情蔓延,全国各地纷纷号召大家在家隔离。

14亿人宅在家二十来天,这种鲜少的“独处”却让不少人真正静了下来,思考了这场“战疫”背后,于个人、家庭、城市、国家的意义。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一个人的独处

在西方,盛行一个叫“Gap Year”的概念,意为间隔年、空档年。

西方青年在毕业之后、工作之前会做一次长期的旅行,体验以往不同的生活方式。

找到一个和自己相处的机会,去不断完善自己,丰盛内心,从而让自己内心更有力量,更能担当。

在巴厘岛,他们的新年叫做寂息节。

在新年的第一天,一反于中国新年的热闹,他们选择让一切静下来,只和自己相处。

不出门,不得点灯,不得烧火。清晨醒来,清食冥想,自己静静待一会儿,审视自己这一年的不足与成长。

独处,是我们通往强大的道路。

当我们终于静下来思考,便多了一双眼睛去观照自己的内心世界。复盘这一年做了什么,有什么没做好,以及2020年,我想实现什么新目标?

没有人际交往的干扰,你更专注在想学的知识上,清空了积压的未读书单,顺便学习了一直拖着的课程。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最近你一刷朋友圈,肯定发现内容明显增多了。

你发现那些平日里奔忙的人,原来也有这样或那样的才华:晒美食制作,晒文艺特长,晒专业书单……

张三最近在朋友圈打卡尤克里里学习内容。之前拖了一年的课程,终于趁这段时间通过网课顺利学成了。

李四北漂五年来,从来没有时间玩游戏,这段时间直接从青铜打成了王者。

一个真正强大的人,势必是懂得“自洽”的人,学会独处,才能沉淀人生。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一个家庭的独处

我和武汉一朋友微信聊天时,他说工作这么多年,第一次和爸妈待这么久。

原本和父亲说不上几句话,但是这段时间他们开始一起看电视,一起泡茶聊天,一起喝酒,一起搓麻将斗地主,一起包饺子……没有做什么刻意的努力,但就是觉得有什么东西被打通了。

一家人独处的这段时间里,父母常常做饭积极,心情愉悦,容光焕发。

多年前,国内有大型调查机构,针对25-50岁,收入中等的群体做了一个调查,结果发现:

· 63%的人每年和父母团聚次数少于3次;

· 这些人每年和父母相处的时间平均为78小时。

也就是说假设你今年30岁,父母55岁,且能长命百岁。在剩下45年的时间里,你和父母相处的时间是146天,不足半年。

这突如其来的陪伴“馈赠”,他们一边担心疫情,但另一边,又享受这天伦之乐。

朋友圈里一位新手妈妈发了很长的一段感慨。她说以往忙于工作,一直很遗憾不能好好陪伴孩子的成长。这场意外,给了她和孩子的相处时间,让她得以享受为人母的幸福。

有一对结婚多年的夫妻,服装店的生意没有做了,在家的这段时间,却让他们重新找到恋爱的感觉。

每一个家庭,都需要独处。这种独处,是为了将陪伴的时间还予家人。

把以往迎来送往的热忱,因为居家隔离不得已收拢回来,转至家人身上。却意外地发现,自己竟忽略了他们那么久。却也更警醒自己,要珍惜余生陪伴家人的时光。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一座城市的独处

对于武汉来说,这无疑是一场重创。“热干面”病了,它被拉起了隔离带。

一个人也好,一座城也罢,总是在自己陷入危难的时候,看清了很多东西。

武汉“封城”后,网上流传一张“热干面加油”的图,又萌又暖。

全国各地表现出了善意和团结,在第一时间积极地向武汉援助资金和物资,和他一起加油。

前两天,“四大天团”火了。“北协和、南湘雅、东齐鲁、西华西”,他们代表了中国医学界“王炸”的水平。

上世纪就闻名中华的四大医学品牌,他们在武汉会师,大喊“武汉加油”。

现场视频看得人热血澎湃,在网上看到最戳心的一句话是:

“全村的龙已把最硬的鳞给你,哪怕自己也伤痕累累。”

这个素有“九省通衢”之称的城市,作为连贯四方的最大交通枢纽,它曾经热闹、繁荣。突如其来的灾难,让它受伤、沉寂,但当它摔倒时,抬头看见四方都是向他伸出的援手。

武汉因为疫情被隔离时,得到了全国各地的支援,这一切的背后,寄托了多少人的期盼和牵挂,切不可辜负全国人民的善意。

自封城到现在的二十多天,这场疫情灾难引起了很多人的反思。不可否认,这场灾难带来的伤害磨练了这座城市应对重大灾情的能力。

一座城市,只有在不断的反思和修正中,往后的路方能走得更稳更扎实。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一个国家的独处

因为病毒的强传染性,为了有效控制它,中国给自己按下了“暂停键”。

当国家慢下来了,我们意外发现了很多之前没有暴露的问题。

多难并不兴邦,多难背后的反思和行动才能带来一个国家真正的繁荣富强。

17年前,我们遇上了非典。

我在网上看到了这样一组照片: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2003年2月16日,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的英东广州重症监控医学中心内,钟南山(右)与其他专家一起医治一名非典病人。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2003年4月23日,杭州老浙大社区内一隔离点,工作人员通过高音喇叭向楼内居民传递信息。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Vincent Yu/摄

2003年4月27日,参加芭蕾舞课程的孩子们戴着口罩练习舞蹈。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周国强 夏琼/摄

2003年5月1日下午6时,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为驰援北京抗非典的8名医护人员壮行。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Frederic J.BROWN/摄

2003年5月7日,北京郊区,小汤山医院,专门收治“非典”病人。它的建设是从4月23日开始的,短短8天时间就在一片空地上建起了这座全国最大的非典专科医院。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Wang Jianmin/摄

2003年5月16日,大批抗非典物资运往小汤山医院。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2003年5月18日,北京市首支社区居民环境整治应急小分队在八宝山街道成立,负责社区的环境监督、清理和消毒。

……

回到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样冠状病毒同源性达85%以上,基因序列相似性达70%。

疫情当下,国家参照了17年前的抗击非典经验:

动员全员抗疫;管制出行和集体活动;参照北京小汤山模式,10天建起了火神山定点医院;开展全城消杀细菌……

98年抗洪,03年非典,08年汶川大地震……中华民族从来不是一帆风顺的。

一个伟大的民族,往往是从苦难中涅槃而生的。

网上有人说:

世界上并没有第二个国家,有上下数千年的纵深,五十六个民族的宽广;

世界上也没有第二个文明,可以历经风雨,百劫涅槃,生生不息。


想想新中国刚刚成立时,在世界的版图上,真的是“举目无亲”。从一片废墟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多少人在过往的磨难中付出了极大的牺牲。中华民族在每一次磨难中都会完成一场蜕变,让全世界刮目相看。

当我们再一次独自面对这些灾难,不退怯,不恐慌,全国人民齐心面对,势必可以再一次战胜他们。

而每一次孤身奋战过后,痛苦之后的反思,是剔骨成长。

这道伤疤赫然醒目,却也让一个国家在每一次的反思后蜕变,从而更稳健地建设更好的明天。

14亿人宅家背后,我们应当深思如何“独处”

最后

蒋勋在《孤独六讲》中谈到:

在一个空间里安静下来,聆听自己的心跳与呼吸,我相信,这个生命走出去时不会慌张。

盯着外面的疫情,“隔离”让自己陷入恐慌、悲观、焦虑,是不值得的。倒不如换个角度去生活,你会发现不一样的世界。

一个人,要在独处中积极向上,学会乐观;一个家庭,要在独处中相互陪伴,学会珍惜;一个城市,在独处中窥见不足,学会反思;一个国家,要在独处时努力奋进,学会无畏。

独处,是为了更好的与自我相处,也是为了与世界建立更好的联系。

现在,全国上下每天汇报的确诊人数连续数日在下降,这不得不说是好消息。

但与此同时,我们不能放松警惕。

医院里还有上万的病患在医治,他们在和病毒斗争。成千上万的医护人员绷紧神经,日以继夜地抗击疫情。

我们在家自我隔离,不给医护人员添乱,为患者祈福。

挺过去,扛过去,走出来时,我们的生命会更无惧,更强大。

独处时,熠熠生辉,热闹时,星光璀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