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袋狼

由於背上佈滿條紋,而這些斑紋像似虎的斑紋,所以又把它叫做塔斯馬尼亞虎。袋狼是近代體型最大的食肉有袋類動物,和其他有袋動物一樣,母體擁有一個育兒袋,幼崽就在育兒袋中發育。袋狼曾廣泛分佈在澳大利亞和新幾內亞等地,由於澳洲野犬隨移民者一起進入到澳大利亞,兩者因為食性相同常有衝突,加之人類佔領了袋狼的大部分棲息地。後來又因為牧民的羊群經常被襲,懷疑是袋狼所致(其實多數元兇是澳洲野犬),就把袋狼視為"殺羊魔",對其進行大肆屠殺,還獲得了政府的獎賞,以致於袋狼近乎絕跡。而當政府意識到並宣佈停止捕殺袋狼時,情況已經得不到遏制了。1933年一隻被命名為"本傑明"的袋狼,被飼養在赫芭特動物園內,它是發現的最後一隻袋狼了,孤獨的生活在園區內。而1936年9月7日因管理員的疏忽,本傑明被曝曬而死,這也宣告了這個物種的滅絕,此後再也沒有活袋狼存在的消息。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斑驢

主要生活在非洲南部的草原上以草為食,素有"草原騎士"之稱。別稱還有半身斑馬、擬斑馬,半身馬,之所以這樣叫它,是因為斑驢不像斑馬一樣全身都滿布條紋,而是從頭部到身子的前半部分才布有斑紋,後半部分一般為黑棕色。它的眼睛在腦顱的後方,這使得它視野十分開闊,而且聽力也非常發達。斑驢滅絕於1883年,由於它的肉質鮮美且出肉量高,因此一直是非洲人主要獵食的對象,但原始的狩獵方法並沒有給斑驢群體以致命打擊。直到19世紀,歐洲移民大量地湧入到非洲地區,他們看上了斑驢的皮毛,然後採用火器、套索等各種裝備將其進行瘋狂的獵捕,然後把剝下的皮做成標本或衣服運回歐洲市場出售。由於亮麗的皮毛十分美麗,便有大量的人出高價搶購,這致使對斑驢的獵捕永無止境,其數量大量減少,直至再也看不見野生斑驢從而滅絕。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新疆虎

是個頭僅次於北方孟加拉虎和西伯利亞虎的第三大虎種。曾主要分佈在新疆中部,當時那裡有大片的森林、大量小動物與充分的水源,環境優渥。後來因為中國古代商人開闢了"古絲綢之路"之後,由於其地理位置優越,逐漸成為人們重要的交通樞紐和商業文化交流中心,於是人口隨之猛增,急需大量自然資源。就這樣,成片的森林被砍伐,草場被耕種,也致使河流斷流,土地沙漠化嚴重,環境惡化使之破壞了新疆虎的棲息地和食物來源。在這幾十年間新疆虎的數量層層遞減,再加上利慾薰心的人對新疆虎的獵殺,所剩無幾的新疆虎最終也沒有逃脫滅絕的厄運,隨後,新疆虎於1979年被公認滅絕。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西部黑犀牛

西部黑犀牛又叫作西非黑犀牛,是黑犀最稀有的亞種。曾經廣泛分佈在非洲大草原,由於犀牛角被許多人誇大的認為有壯陽作用,所以遭到偷獵者的大量捕殺以獲得犀牛角來獲取暴利。後來出臺政策對黑犀牛進行保護而得到一段時間的穩定,但因為不嚴格的懲罰制度再度使其瀕臨滅絕。2011年11月10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宣佈西部黑犀牛已經滅絕。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渡渡鳥

渡渡鳥看起來呆呆的又被叫做愚鳩、多多鳥、孤鴿,是一種不會飛的鳥,僅產於印度洋毛里求斯島上,所以也被稱為毛里求斯的國鳥。1598年,荷蘭商船阿姆斯特丹號因遭遇風暴,被迫漂移到了毛里求斯島。登島的船員第一次看到了渡渡鳥,由於飢寒交迫,他們二話不說就把這種沒有什麼抵抗力的鳥抓起來一飽口福,可是這種鳥的肉質並不好吃而且十分油膩,以致於人們其實對它的肉並不感興趣。但是它們還是避免不了滅絕的厄運,由於人類開始對這座小島進行開採,破壞了渡渡鳥的棲息環境,加上人類帶來的外來物種,入侵和破壞了當地的生態系統,使得毫無抵抗力的渡渡鳥難以生存和繁殖,使其在被發現後的短短200年的時間內就徹底滅絕了。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盤點五種已經滅絕的動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