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蝗蟲災害嚴重,為什麼無法制止,鳥能遏制蝗災嗎?

碩聯達科技


當蝗蟲來的時候就像是一陣強烈的暴風雨,密密麻麻的蝗蟲就鋪天蓋地的襲來,他們長有翅膀所以行動非常迅速,雖然可以捕食他們,可是能抓到的數量卻非常有限,等到人們反應過來的時候蝗蟲早就逃跑了,飛到下一個地方去掃蕩。

可能很多人會不理解,這麼小的蟲子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危害,其實這就是量變與質變的關係,兩三隻小黃蟲看起來並不那麼可怕,要是鋪天蓋地的來一群就非常恐怖。

我國還完成了多項飛蝗基因編輯工作,可以一樣讓蝗蟲的下一代失去聚集的能力,還開發了多種試劑可以阻止飛蝗的聚集和遷徙,可以通過飛機噴灑來滅蟲。

這段時間有很多網友說派吃貨們上,可蝗蟲4000億隻,這是要吃到吐也吃不完啊?不過這次東非發生蝗災的蝗蟲和中國境內的蝗蟲可不是一個品種,據說東非的蝗蟲叫做沙默蝗,被稱為“蝗蟲中的戰鬥機”,威力遠比國內的兇猛的多。而且更可怕的是,目前這些蝗蟲群已經遷徙到了印度,距離我國雲南、四川等地僅僅一步之遙。而且每一隻雌蝗蟲產卵能達到400只左右,如果氣候溫度適宜的情況下,從蟲卵長成蝗蟲僅僅需要20天的時間。

各類家禽也是蝗蟲的天敵,記得2000年的時候,新疆發生過一場較大的蝗災,當時邀請了一批了養鴨戶,十萬只鴨子臨危受命,趕赴新疆,蝗災消失,鴨子肥了,一舉兩得,就起到了很好的治理效果。噴灑滅蝗藥物,可以使蝗蟲密度下降。

最後還要說:有人說難道不能用吃解決問題?省省吧,蝗蟲不是你們想象的那麼好吃,而且有些蝗蟲是有毒性的,不能亂吃的。只有部分蝗蟲吃下可以,吃多你會吐的。

有網友還問,東非蝗蟲能飛到中國嗎?

它想飛到中國還得思考思考,隔著世界第一的喜馬拉雅山,這是一道寬達三百公里的山脈,方圓百公里都是大雪山無人區。它(蝗蟲)也要三思而後行!就算飛過喜馬拉雅山,那也會變成蝗蟲僵幹!

注:(圖片取材於網絡)



浮沉生活號


這次沙漠蝗蟲災害產生於東非,現在己漫延到巴基斯坦丶印度等西亞的十多個國家。


這種沙漠蝗災是很難遏制的,因為沙蝗一群一群的,一群多大呢?大約面積有寬40公里,長60公里。這麼大面積遮天蔽日全是蝗蟲,是沒好辦法遏制的。你說讓鳥吃蝗蟲來遏制,那你的想象太天真了,鳥吃蝗蟲不假,但在數量眾多的蝗蟲面前,讓鳥去消滅蝗災,那無疑於杯水車薪。

不過大家不要怕,這次發生的沙漠蝗災影響我國的概率很小,因為由於崑崙山脈和喜瑪拉雅山擋著,蝗蟲飛過來的很少。


本昌談歷史


2月是蝗蟲產卵孵化的時間,4月便會形成新的蝗群。因此,蝗災擴大趨勢可能會延續到6月。

1 平方公里的蝗群一天能吃掉 3.5 萬人的口糧,這是一種巨大的威脅!

4000億隻蝗蟲來襲,並且已到達鄰邦,那麼我國是否也會遭到蝗蟲的侵襲?

樂觀的判斷:

1,昆蟲學家康樂院士稱,中國不是沙漠蝗的分佈區。因此,沙漠蝗不會對我國形成嚴重威脅。

2,農業農村部監測調度分析也顯示,沙漠蝗對我國的危害概率很小,國內大規模暴發蝗災風險很低。

3,近年來我國蝗蟲監測預警和防治能力不斷提升,防治技術水平屬於世界領先水平,防蝗藥械儲備充足,國內大面積暴發蝗災風險很低。

4,農業農村部正密切跟蹤境外蝗災動態,同時安排雲南、西藏等省區加強邊境的蝗蟲監測,嚴防遷入危害。

再次呼籲:

專家的判斷可以給我們樂觀的信心,但絕不能成為掉以輕心的理由!一定要提高警惕,做好充分預案!

歷史上沒有發生過的,並不代表現在就一定不會發生!

絕不能讓蝗蟲侵襲遮天蔽日的可怕場景在我國領土上出現!

備好油鍋,油榨蝗蟲,作為玩笑話可以,但切不可當真!

糧食安全對14億人口大國的中國意味著什麼,不言而喻!

拜託有關部門高度警惕、全天候監控,第一時間上報,防蝗治蝗兩手都要硬。


劍客談教育


首先應該說明的是,現階段我國並沒有受到蝗災的危害。而目前來說,受蝗災比較厲害的是非洲東北角的部分國家,而與我國相鄰的巴鐵與印度現在已經受到了蝗災的危害。

這個蝗群有多大的破壞力呢?

目前蝗群數量龐大,據瞭解有4000億隻蝗蟲匯聚在一起,這麼多的蝗蟲匯聚在一起,形成了一個長寬達到了四五十公里的平面,人站在下面一看幾乎是黑壓壓的一片,所以說它是遮天蔽日的。

蝗蟲對植物破壞力相當驚人。一平方公里的蝗蟲一天能夠吃掉3.5萬人的口糧。它們過境之處,包括雜草在內的植物都是千蒼百孔,葉子幾乎被啃噬一盡。

所以,蝗災發生的時候對農作物的破壞是相當大的。而且,它們還有很強的遷徒性,一天就能夠飛行150公里。如果這裡的東西吃得差不多完了,馬上就會繼續往前飛到另外一處繼續吃。所以,蝗災一旦發生,它的實際破壞範圍也是非常的廣的。

蝗蟲因為飛行速度快,方向帶有不確定性,而且蝗蟲數量之多,一般還真的確實是難以都是難以制止的。

至於說到鳥是不能夠遏制蝗災,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因為鳥的數量畢竟有限,而蝗蟲飛行速度也快,數量是鳥的好多個數量級,把鳥放那裡吃蝗蟲也是吃不來的。再說,如果鳥真的能夠遏制蝗災,那想必世界上也應該不會有蝗災了。

要遏制蝗災,還是要注意生態環境的保護。因為蝗災的發生一般都是因為出現極度乾旱天氣的時候。而這次非常東部的蝗災就是出現了乾旱才出現的蝗災。

這次起源於非洲東部的蝗災,已經進入到了印度與巴鐵,但是進入我國的可能性不大。所以大家不要過分的擔心。


洞庭清水塘


蝗蟲容易氾濫成災的一大主要原因在於它們的繁殖能力非常強。蝗蟲每隔三週就能進行一次繁殖,而且對於產卵地的要求很小,只要土質較為鬆軟就行,幾乎可以隨時隨地繁衍後代。而且蟲卵都在地下,它們不容易遭到破壞,鳥類經常吃蝗蟲,但這通常也不足以顯著減少大面積高數量級別的蝗蟲。

一、蝗蟲卵量非大:據估計,每隻雌性蝗蟲能夠產下大約100枚蟲卵,每平方米的土中可能會存在多達30萬枚蟲卵。因此,只要條件合適,蝗蟲就能大規模繁殖,種群數量會快速增加。血清素會讓本來獨居的蝗蟲將會變得群居,其身體顏色會從綠色變為褐色,它們飛到哪裡就會吃到哪裡,從而出現蝗災。

二、從天敵來看:雖然蝗蟲有眾多的天敵,但天敵的數量,與蝗蟲的本底數量以及增殖速度相比,簡直太低太低。蝗蟲的天敵自己固有的棲息地範圍和生活習性,不可能隨著快節奏飛行的蝗群而迅速轉移,只能是當地的天敵來消化侵入的蝗蟲,而且這些天敵的食物來源又絕非蝗蟲一種,無形中又會嚴重拉低每天吃掉蝗蟲的數量。

三、繁殖能特別強:雖然成蟲的產卵期比較長,一般都有10-30天,但是它們會不斷的交配,不斷的產卵,分批次的生產小蝗蟲,而小蝗蟲長大之後就通過糞便發出性欣喜素,雄性和雌性蝗蟲通過它們頭上的觸角收集信息,不斷地發出想要交配的意願,就這樣蝗蟲的數量聚集的越來越多,最後形成了破壞性的規模。

四“有特異功能”。蝗蟲 繁殖能力很強之外,它還不挑食,包括農作物在內的各種植物都是它們的食物來源。而且蝗蟲的飛行能力非常強大,它們可以接連飛行數小時,飛行距離可達150公里。只要一週的時間,蝗蟲就能飛到1000公里之外。

因此,靠天敵的“吃”是解決不了蝗災問題的,當然,人類在歷史上解決蝗災問題,也試過“吃”的方法,不過效果也非常不好,畢竟蝗蟲所富含的脂肪和糖類物質較少,僅靠蛋白質是解決不了因糧食絕收而帶來的飢餓問題的,所以歷史上發生過蝗災的地區,有人寧願去啃樹皮也不多吃蝗蟲,畢竟吃不飽呀,還浪費大量的體力去捉,得不償失。




農村雄哥


我國蝗災治理主要通過蝗災發生區的生態環境改造,消除適宜蝗蟲發生的環境;同時,利用生物防治方法控制種群數量,並利用化學藥劑及時防治高密度的蝗蟲發生區。

生物防治法中,有一種是“招引粉紅椋鳥法”。上世紀80年代,新疆用人工堆放石巢、修建磚混鳥巢的辦法,招引粉紅椋鳥遷徙至此。2019年4月新疆多地發生蝗蟲災害,數以萬計的粉紅椋鳥發動“空襲”。一隻粉紅椋鳥一天能捕食120至180只蝗蟲。

除了粉紅椋鳥,雞鴨鵝鷹也能食蝗於成災之初。2000年媒體報道,浙江當時有3萬隻鴨子乘飛機趕往新疆吃蝗蟲。

據錢江晚報報道,2000年5月,新疆北部發生了特大蝗災,除採取化學藥物外,由一群群牧雞、牧鴨組成的“生物部隊”也在新疆的“滅蝗大戰”中大顯身手。

當時,經省農科院的牽線搭橋,長興縣林城鎮天平村養鴨大戶楊大元所養的3萬隻“鴨兵”作為滅蝗“戰士”分批登上飛機,空運至新疆災區。

有浙江鴨參與的十萬“鴨子大軍”在新疆草原投入戰鬥後,效果明顯。到當年8月底,新疆至少有100萬畝優質草原上地毯般覆蓋的蝗蟲被鴨子徹底殲滅。鴨子成了新疆“抗蝗救災”的英雄。

新疆治蝗滅鼠指揮辦公室當時指出:鴨子捕蝗能力強、捕食量大、“軍”紀嚴明,出動鴨子是草原清剿蝗蟲、保護生態最為行之有效的好辦法。

值得一提的是,據當地牧民們介紹,鴨子吃蝗蟲的場面是很有看頭的。草場上,鴨掌踏過之處,蝗蟲紛紛跳起來,鴨子用它彈簧般靈活的脖頸在空中啄食,猶如武林高手用筷子夾蒼蠅般彈無虛發。

“鴨子每天進食兩次,早上四五點鐘,天剛露明,鴨子們就自己出去吃蝗蟲,幾個小時後,就到附近的小河溝裡喝水、休息,下午7點多鴨子再次出動,直到晚上9點多太陽落山時才回來。一隻鴨子一口氣能吃100多隻蝗蟲。”第一次養鴨的牧民馬永剛對鴨子的守紀律性深感驚奇,他說“鴨子太自覺了,我幾乎不用費心,它們出去、回來全是分成幾個縱隊,每個隊中鴨子一隻跟著一隻,真像訓練有素的部隊。”


大貓娛樂88


中國有好多胡蜂養殖高手,如果派他們去蝗災地區放養胡蜂,蝗蟲很容易就滅了,蝗蟲和蝗蟲卵都是胡蜂的美食。現在胡蜂正在人工練蜂王和築巢階段,一個月後就對蝗蟲,蝗蟲卵有很大的殺傷力了。相關單位和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一下。







鄧劍平56061161


疫情還沒過去。天天也開始炒蝗🐛蟲,真正蝗🐛蟲來了,怎麼辦?好辦,有殺🐛蟲藥劑能殺滅。鳥類能吃一部分,大鳥一天吃五十隻,小鳥啄死幾個蟲,吞不下去。所以,鋪天蓋地的蝗蟲來了,鳥類也是無能為力。


九九雷


很高興為您解答

蝗災的發生和氣候乾旱有關,天太乾旱了,鳥兒都不怎麼出來活動,再說面對億萬大軍,肉多鳥少,蝗蟲的繁殖速度比鳥快,所以難以遏制,如需遏制需要來場大規模的大雪或大火。






滇農小李哥


蝗蟲災害在國內據我看來難以成氣候,原因有三:

一、出來個某某人告訴大家,蝗蟲含有人體所需的蛋白質,食用對人體無害。

二、各大美食家,廚師,告訴大家如何油炸,如何製作蝗蟲美食。

三、某某創業家告訴大家,每天抓多少斤蝗蟲,賣了多少錢。月入萬元不是夢。

就這樣的套路,我估計蝗蟲是受不了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