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延遲開學期間,

如何做好中小學線上教學工作?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2月13日,廣東省教育廳防控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公佈了《延遲開學期間中小學線上教學工作指引》(以下簡稱《指引》)。《指引》明確,要加強疫情專題綜合課程開發,線上教學可以用錄播、直播、答疑的方式進行;線上課程時間一般不能超過20分鐘;要關注重點年級高三、初三以學校為單位組織,力爭做到“一班一案、一生一表”。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資料圖


加強疫情專題綜合課程開發


《指引》要求,將“五育並舉”的育人常態延展到假期、延遲開學期間,切忌“突擊行為”。要加強疫情專題綜合課程開發和實施,通過跨學科主題探究、項目研究等方式開展安全教育、科普教育、生命教育和責任教育,引導學生學習防疫阻擊戰中湧現的先進事蹟。


省、市、縣(市、區)、校要互聯互通,促進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減少低水平重複建設。要精心遴選和推薦適合中小學生的優質資源,減輕學校收集、整合資源的負擔,不提倡推薦不成體系的、沒有合法出處的資源,避免網絡迷航。


同時,《指引》強調,要注重線上線下融合,不要簡單將線下課堂教學直接搬到線上進行教學,注意線上教學和線下學習場景的不同,防止照搬套用正常課堂教學方式、時長和教學安排,原則上線上重導學、答疑,線下重自學、實踐。


學習任務要體現科學性、趣味性和實踐性。減少知識單向講授、機械重複練習,儘量減少學生在網絡學習中的文字輸入量,鼓勵學生用語音、思維導圖、圖片、視頻、演示文稿等形式提交思維性作業。


初三和高三可開展約1個月網上教學


線上教學方式有哪些?《指引》規定,可以用錄播、直播、答疑的方式進行,各地各學校也可根據本地本學校實際,根據不同學段的教學要求,合理安排線上教學。


普通高中以學校為主,靈活採用集中教學、分層教學、個性化輔導等方式,鼓勵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探索網絡直播形式。


初中由縣(市、區)統籌安排或有條件的學校以校為單位組織,開展集中教學、個性化輔導、主題探究和項目學習等方式。


小學由縣(市、區)統籌安排,語文、數學、英語等學科要強化學科學習能力和生活能力培養,引導學生預習,在家庭成員陪伴下開展親子閱讀、繪製思維導圖、創意創作、遊戲鍛鍊等,綜合學科(道德與法治、音樂、美術、體育、科學)建議開展有趣味、有意義的實踐活動。


要關注重點年級,高三、初三以學校為單位組織,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梳理重難點、強化薄弱點、研究新熱點,力爭做到“一班一案、一生一表”。針對普通高中畢業年級和初中畢業年級,各地各學校在原計劃的正式開學日之後,在保證全員參與和學習效果的前提下,可開展新學期1個月左右的課程網上教學。


線上課程時間一般不能超過20分鐘


《指引》特別指出,要堅持適度教育。要充分考慮到線上教學和居家學習的特殊性,建議放慢進度,以課程標準的達標為宜,嚴禁超進度、超要求、超標準教學,避免偏題、難題、怪題。


同時,要合理安排學生學習時間,對小學低年級線上學習不作統一硬性要求,由家長和學生自願選擇;要統籌安排好其他學段各門學科的線上課程內容,線上課程時間一般不能超過20分鐘,各學科每天的學習容量要合適,避免各自為政增加學生負擔。


要指導學生合理安排作息時間,通過增大休息間隔、做視力保健操、強化體育鍛煉等方式,做到勞逸結合,保護視力,增強體魄,保障身心健康。


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


《指引》還要求要按照安全、易用、優學的原則,嚴格把好線上教學資源的質量關。教學資源的來源要合法合規,推薦的APP須經教育行政部門審核備案,線上教學資源鏈接或資源須為正規渠道資源,教師們在教學中引用的教學資源要明確註明出處、合法引用。


線上教學原則上以原班級為單位組織上課,各校各年級可統一時間統一課表,以培養學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能力,但不得強行要求學生每天上網“打卡”。有條件的學校可以開展一個年級、一個學科的“大課”。


要關注線上教學對學生在線學習能力的要求,降低技術使用門檻,儘可能利用一站式應用的平臺,或者成熟度高、公眾使用率高的免費平臺和工具,做到少培訓甚至“零培訓”。


《指引》強調,要特別關注農村地區、留守兒童的學習條件,部分開展線上教學有困難的地區和學校可以採用廣播教學、電視教學等作為補充。要加大對學習困難學生的幫扶力度,特別要加強對防疫阻擊戰一線人員子女和農村留守兒童的學習指導和關愛。


此外,《指引》還要求認真研究和制訂正式開學方案、教學計劃,確保線上教學與課堂教學有效銜接。防止以居家學習完全代替學校課堂教學,做到延遲開學期間的學習和正常開學後的教學有效銜接,確保課程教學質量。


建議開展“五方面”教育


《廣東省中小學線上教學課程與教學設計規範指引(試行)》要求結合疫情防控和學科所學內容,有序開展自主性、個性化的學習指導,建議開展如下五個方面的教育:


第一,疫情防控宣傳類教育。開展防疫知識的學習和宣傳教育。


第二,心理健康輔導類教育。開展疫情防控時期的學生情緒管理和心理調適。


第三,學科知識學習類教育。可以是複習強化提升的,或是為新學期學習作準備的,或是綜合性的拓展學習內容。指導學生對重難點學習內容進行復習與運用等。


第四,學習方法指導類教育。開展學法指導、學法交流分享等活動。


第五,健康生活指導類教育。

進行居家環境下休閒生活指導教育,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生活習慣和勞動習慣,適當進行室內體育鍛煉,不沉溺網絡和電子遊戲。


往期回顧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廣東要求中小學網課不超過20分鐘,還有這些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