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歲破產,民營石油巨鱷的至暗時刻

財富八卦,八卦財富,財富人物,我們今天關注民營石油巨鱷薛光林。

25歲獲得博士學位,不甘平凡靠2000塊創業,夾縫中成就中國的“第四桶油”,卻在52歲時破產,頂著民營“石油巨鱷”光環薛光林的經歷,難免讓人唏噓。

成就在石油

52歲破產,民營石油巨鱷的至暗時刻

薛光林是個學霸,學霸大多都不甘平凡。

博士畢業後,他依然決然南下深圳,靠2000塊開始創業,倒賣BP機賺了人生的第一桶金。1993年,隨著國內市場價格走高,薛光林又嗅到了錢的味道,果斷做起石油生意,並且風生水起。

快樂的日子總是短暫的。隨著1998年,中石油、中石化兩大能源集團重組,市場重新洗牌,龔家龍的天發集團、蔡天真的泰山石化等大批民營石油公司,在競爭中走向衰敗。

但薛光林卻在夾縫中謀得生存,在重新建立的市場秩序分到了羹,並藉此使得光匯石油邁向中國“第四桶油”(中石油 中石化、中海油)

其中的商業談判細節,外人不得而知,但結果是,薛光林低價出租油庫,與中石油達成合作,擔任分銷商和中轉站。此後遊走於遊走在中石油、中石化兩巨頭之間,借勢生長。

2006年,光匯成為國內首家獲准供應保稅燃油的民營公司,是5家中唯一一家民營公司。2008年,薛光林耗資約7億港元,收購先來國際68.26%股權,借殼上市。

在資本的加持下,光匯一路高歌猛進,成為遠近聞名的民營石油大亨。

夢斷互聯網

52歲破產,民營石油巨鱷的至暗時刻

2010年,薛光林家族以197.5億元,榮登“中國3000家族財富榜”第13位;2011年,《福布斯》大陸富豪榜單中,薛光林以28億美元身家,與復星集團董事長郭廣昌,並列第19位;2012年以88.8億元,排名《福布斯》大陸富豪榜單第59位;2014年、2015年仍憑藉資產140.8億元和190.5億元再次上榜。

然而,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下,危機早已四伏。

由於全球原油供應過剩,2014、2015年,全球油價下跌。薛光林淡定地認為,這只是供需平衡的問題,尚處正常。

隨後跑馬圈地,光匯石油先後斥巨資收購油氣資產,包括:美國阿納達科石油公司位於渤海灣的油氣資產,被業內稱為“蛇吞象”;Newfield所有已發行股份,以控制其位於中國渤海灣和南海的油氣區塊。

這樣建立起來的石油帝國,負債累累。與此同時,薛光林還犯了一個致命錯誤,貿然去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互聯網。

2016年初,薛光林推出光匯雲油電商平臺及“儲油卡”產品,轉型電商。薛光林對“互聯網+”的轉型寄予厚望,這也被視為薛光林的“二次創業”。

相比光匯石油的穩定,光匯雲油的管理卻頗為動盪,由於薛光林的“一言堂”,半年內換掉四位COO,這都對公司的穩定經營,產生不可預料的風險。

“斷臂”求現金無果

52歲破產,民營石油巨鱷的至暗時刻

生意越大,越不能低估風險,如若不是循序漸進,貿然去到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只會適得其反。錯估行情,再加上踏錯風口,光匯石油陷入兌付危機。

2017年10月,光匯石油股票停牌;2018年下半年開始,陸續被債權人追討,債權人還採取扣船行動,光匯石油旗下的5條遠洋油輪,以及6條加油駁船被迫暫停業務。

2018年7月,光匯石油公告擬出售其在舟山油庫及碼頭設施的資產及或股權,以及15艘自有船舶;由於未能及時歸還平安銀行的3億借款,2018年11月,光匯石油持有的微眾銀行1260萬股權被拍賣;同月,光匯石油還對外宣佈制定融資及債務重組計劃,以優化財務狀況。

與此同時,中海油也沒忘掉老夥伴,為支持光匯石油的曹妃甸油田項目順利增產,在2018年12月,提供了7億美元。

但巨洞難填。薛光林在年4月,因為個人擔保公司無法償還逾期債務,香港高等法院裁定光匯石油董事局主席薛光林破產。

曾經是中國的“第四桶油”,如今卻以破產潦草收尾,薛光林曾說,堅持過來,就是一個別人再難以企及的門檻。如今難關猶在,不知薛總能否還有當年之勇,於激流中負重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