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武漢捐款650萬,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讓偶像化為榜樣

近日,媒體傳頌著另一位中國工程院院士錢七虎,他分兩次向武漢捐款650萬,他總是這麼任性?

2019年1月,錢七虎榮獲了2018年度國家最高科技獎,獲得800萬獎金,當人們還在好奇這麼多錢怎麼花時,他已經把800萬獎金全部捐獻出來,在崑山成立了助學基金,資助更多品學兼優的貧困子女上學。

83歲的他一身戎裝走天涯,從沒忘記需要幫助的人。


為武漢捐款650萬,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讓偶像化為榜樣

錢七虎院士


1. 一個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字

錢七虎是陸軍工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94年,他首批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他是少將軍銜、教育家,還是防護工程及軍事工程專家。

他的學生呂亞茹這樣評價他:

耄耋之年自有狂,固北疆,戰南洋。磨劍數載,建萬里國防。黃卷青燈伏書案,披繁星,戴驕陽。三尺講臺八千日,傳師道,育儒將。十步芳草,立中外首榜。謀無不當舉有功,鑄利刃,斷金剛。

從20世紀90年代初開始,他就長期資助烈士子女和貧困學生。他設立了個人基金“瑾暉基金”,從母親盧素瑾和妻子袁暉的名字中,各取一個字命名。

這個基金由專人管理,捐助資金專款專用。每年他都從自己的收入中拿出3萬元來,2萬元用於資助青少年學生,1萬元用於幫助孤寡老人。30多年來,他在這項基金中,資助款累計超過了100萬元。

他說:“我母親雖然文化不高,但是勤勞善良,總是力所能及地幫助困難老人,這是為了紀念她;我愛人多年來也一直全力支持我,這次捐贈,我徵求她和兒女的意見,他們一致表示贊同。”


為武漢捐款650萬,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讓偶像化為榜樣

2019年,他助學貧困子女上學成立基金,捐款800萬,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多年的慈善活動,他被評為第6屆CCTV年度慈善人物。

武漢疫情時,他毅然又拿出獎金650萬捐助,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卻輕描淡寫地說:“我這個人知足常樂,幫助別人,我自己很高興,也健康長壽。”

他是我國現代防護工程理論奠基人,他為安全防護和現代化建設默默奉獻了60多年。在科研歲月中,他為多項大型工程立下汗馬功勞,並獲得中國科技界的最高榮譽,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

他常說:“只有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的需要、民族的前途緊密聯繫在一起,才能有所成就、彰顯價值。”

在防護工程領域,錢七虎院士是一個令人高山仰止的名字。


為武漢捐款650萬,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讓偶像化為榜樣

錢七虎院士


2. 我們有幾個人知道他們?

在抗擊疫情中,我們關注到醫療科研領域的先鋒,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鍾南山院士和李蘭娟院士等,讓我們看到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在祖國需要的時候,他們都是真正的民族脊樑。

他們是學術帶頭人、青年科學家的引路人,無論是學術還是學風,都堪稱典範。即使不再承擔具體的科研任務,他們也從沒停止思考和指引,他們不分年齡,終生都發揮著國家智力和思想庫的作用。他們在各行各業的科技中,永遠做著領頭人。

曾幾何時,我們的理想是當科學家,當英雄,因為那時我們的榜樣是愛因斯坦、錢學森、錢三強等科學家,是雷鋒、王進喜等英雄人物;

而今天,大多數人的偶像是球星、明星和商界人物。商業化的時代一切用經濟來衡量,從媒體工具的傳播,慢慢滲透到大多數人的觀念中。

“中國防彈衣之父”周國泰,能夠研製出世界上最剛硬的防彈鋼板,卻在退休後不幸“中彈”,迷失方向,被“糖衣炮彈”命中,身陷囹圄,失去了院士資格。

最年輕的院士李寧,2008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2015年被停止院士資格。在利益與金錢面前,為什麼有的人不能把握自己,這裡有自身的原因,當然也與社會的大環境有關。

據2019年官方顯示,中國工程院院士共有857人,他們真正做著為人類、為國家、為科學的卓越貢獻,而我們有幾個人知道他們?


為武漢捐款650萬,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讓偶像化為榜樣


3. 應該讓孩子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


李蘭娟院士接受媒體採訪時說,

這次疫情結束以後,希望國家逐步給年輕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應該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

人生價值觀來自教育和影響,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而教育者的態度來自國家與社會環境,除了國家的政策法令,影響他們最多的是媒體信息的倡導。

當今的媒體視角已深入到社會的各個方面,在不同程度上影響著各行各業的發展。在西方,新聞界被稱為“第四種權利”。大眾傳媒加速了全球化的進程,推動社會轉型和經濟發展,對大眾文化的影響也日益顯著。

因為傳播效果研究的多元化,對人們生活的影響更是巨大,它在某些方面直接左右著社會的發展,和人們對於這個世界的認知。

和平年代,物質文化生活充足,人們享受精神生活沒錯。而娛樂業的過度吹捧抬價,明星的漫天要價,明星人物一味地從商業化角度出發,以金錢價值觀而引人注目。從而誤導了人們,以為高薪高地位的明星,就是人生價值所在的偶像。

孩子們明白偶像的真正含義,是需要國家、社會給予正確的方向,更是每個普通公民言傳身教的影響。


為武漢捐款650萬,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讓偶像化為榜樣


4.如何讓榜樣成為青少年的偶像


心理學認為,偶像崇拜是一種特殊的社會心理現象。偶像崇拜具有自發性、情感性和認同性等特點。

偶像崇拜是青少年時期的過渡性需求,它的核心問題是心理認同和情感依附。也就是說在個人認知、情感和個性發展上,去欣賞、接受另一個人的價值觀、行為模式及外表形象等,並加以崇拜和模仿。

在偶像的崇拜中,人們容易失去自我,將神化後的偶像作為空虛的精神寄託,卻沒有實際的生活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而榜樣教育具有指導性、示範性和替代性等特點。

榜樣學習又是青少年成長時期重要的教育手段。榜樣學習可以幫助人們,通過模仿獲得適當的行為模式和社會技巧。榜樣學習的基礎是模仿和社會學習,能使人們通過觀察他人的行為,他們是否得到鼓勵或懲罰,從而調節自我的行為。

榜樣是深刻的思想道德教育,在榜樣的感召力影響下,人們自覺地會產生“比、學、趕、幫、超”等行為,讓自己成為向榜樣靠近,甚至成為榜樣。

當代社會,青少年的偶像崇拜與榜樣教育之間存在著某種對立:因為學生崇拜的偶像,並不是學校樹立或推廣的榜樣。

正確面對青少年偶像崇拜這一現實,我們要做的是協調偶像與榜樣教育的衝突。如何化偶像為榜樣,開拓榜樣教育的新模式,我們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第一,社會大環境推崇榜樣,給人們榜樣的力量宣導,與學校教育推廣的榜樣重疊,或者互相促進;

第二,孩子對偶像的崇拜成為教育的管理地帶,在社會影響、學校修正和家長的言傳身教中,幫助孩子正確選擇行動的方向;

第三,弱化孩子對娛樂明星為偶像的盲目崇拜,引導他們在乎教育榜樣的現實意義,通過榜樣可以調節自己的行為。


為武漢捐款650萬,他的“任性”深得人心:如何讓偶像化為榜樣

錢七虎院士


對年輕一代加強榜樣教育的力度,要引導他們從自發性、情感性和認同性出發,正如李蘭娟院士的建議:希望國家逐步給年青一代樹立正確的人生導向,和正確的人生價值觀。應該把高薪、高福利、高地位留給德才兼備的科研、軍事技術人員,讓孩子們明白真正偶像的含義。

但願這次疫情過後,讓無數的英雄成為時代的榜樣,讓榜樣逐漸成為時代的偶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