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疫情“土貨”滯銷 扶貧幹部花式“帶貨”

2月14日,廣西百色平果縣海城鄉雄興村的貧困戶黃松權看著最後一隻鴨子出籠,算算賬,共3500元!他心裡樂開了花。

原來,黃松權想在今年春節賺一筆,2019年11月花掉半年積蓄,養了50只鴨子,沒想到一場疫情,本該脫銷的鴨子滯銷了,整個人意志消沉。2月6日,南方電網廣西百色平果供電局派駐該村的駐村隊員黃國登了解情況之後,就利用每天進各村宣傳防疫知識的契機,向村民進行推銷,既解決了鴨子的銷路問題,也解決了村民不能隨意外出買菜的問題。黃松權感激地說:“本來想這次賠本以後再也不養了,多虧了黃國登給我信心,什麼困難都過得去!”

據瞭解,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廣西部分村屯的扶貧“土貨”因銷路、交通等問題面臨滯銷。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的扶貧幹部一手抓防疫防控,一手抓“土貨”銷售,當起“推銷員”“賣貨郎”,幫助貧困村找銷路,將損失降到最低,千方百計鞏固扶貧成果。

南方電網廣西電網公司派駐河池市東蘭坡索村的扶貧隊員鍾金宏說:“村民辛苦一年就盼著好收成,賣得個好價,絕不能因為疫情影響銷路,打擊村民脫貧致富的信心!”

他在村中開展疫情宣傳時,瞭解到村裡套種的第二批富硒香蒜馬上就要收成了,村民們卻不喜反愁——這麼好的香蒜再賣不掉,就要全部拔掉,開始鬆土備春耕了。他看在眼裡急在心上,藉著到金城江、東蘭等地找口罩的機會,到各市場推銷村民的富硒香蒜。2月6日,7輛小貨車來到坡索村,將6000多斤香蒜運往各大市場,找到最好的“歸宿”。坡索村宇下屯村民覃世平成功賣掉大蒜2500斤,他開心不已:“本以為今年完了,多虧了小鐘,為我們解決了大難題。”

遇疫情“土貨”滯銷 扶貧幹部花式“帶貨”

清洗香蒜


南方電網廣西北海供電局派駐北海市合浦文明村委的工作隊員蘇勝業,既操心村民的“錢袋子”,也操心村民的“胃袋子”。疫情期間,正是該村“菜籃子”基地蛋種鴨大量生產的關鍵時期,種鴨蛋的銷售直接關係貧困戶的“口袋”。蘇勝業多方協調,將基地產出的15000多枚合格種鴨蛋全部銷售完畢,為貧困戶增收24000多元。同時,瞭解到近期蔬菜價格飆升,平時最多3元一斤的蔬菜漲到8元多,沒有種植蔬菜的村民表示“菜太貴,吃不起”,蘇勝業藉助“菜籃子”基地優勢,向村民及貧困戶免費提供1200斤的蔬菜以及600多枚用鴨蛋,減少大家日常開銷。村民陳鳳玲感激地說:“這種特殊時期,黨和政府關照我們吃得飽不飽、吃得好不好,真的太感謝了!”

而在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縣,一條發佈於2月11日的朋友圈引起關注:“本來是甜蜜的事業如今卻成了苦難的源頭,民新村貧困戶的部分甘蔗還等著變現送孩子讀書,如有好心人購買,量多我們可以送貨上門……”

髮圈的人是南方電網廣西百色隆林供電局派駐隆林民新村的駐村工作隊員林新。受疫情爆影響,民新村的支柱產業——果蔗受到了嚴重的衝擊。由於交通管制,導致大片的果蔗運不出去,村民也不能沿路擺攤,愁壞了當地老百姓。未脫貧的貧困戶韋乜壯更是心急如焚,他就指望著兩畝果蔗賣到錢給孩子們讀書交雜費。

自朋友圈發出後,林新每天接到很多網絡、電話諮詢。當拼夠了一車的量,林新就找來農用車把果蔗運出去。靠著零散分賣,韋乜壯家的損失降到了最低,也賺到了送孩子讀書的雜費。

涓涓細流彙集成海,通過扶貧幹部與村民們的齊心協力,保住了脫貧戰果,也為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堅定了必勝的信心。(韋露 陳伯鑫 陽文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