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圍觀點評-

美國大學面對

新冠肺炎的做法

看看美國名校的疫情郵件

評評誰能得滿分

誰不及格呢?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今天,一則關於加州大學伯克利的學生健康公告的消息在留學生中炸開了。學校在提供關於新冠肺炎下的舉措的建議中說,Xenophobia(外國人恐懼症)是很正常的。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上圖 UC Berkeley的社交媒體官方號內容稱,對亞洲人有“外國人恐懼”反應是很正常的】


這句話不禁讓我想起,美國商務部長最近對於新冠肺炎大放厥詞,“新冠肺炎對製造業迴歸美國有益”,在公眾場合赤裸裸昭示自己冷血且愚蠢的內心,實在是讓人不齒!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不管怎麼說,對於一個擁有大量亞裔和大陸學生的公立大校而言,這時候政治不正確,就不怕得罪校園社區裡40%的成員麼?對40%的社區成員感到恐懼厭惡還是“正常”的?

最搞笑的是,發文的這個健康中心,還是以一個香港商人捐助者的名字命名的!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雖然很多留學生感受到了在異國他鄉的壓力,但是有溫度的大學還是很多的。大部分美國大學的郵件都讓人挑不出毛病。

同樣是大校,BU(波士頓大學)和NYU(紐約大學)的郵件,就溫和理性得多。無非是告知大家,我們時刻跟蹤實況,已經準備好一切應對的措施,目前還沒有問題請放心。

有一個NYU阿布扎比的焦慮的學生髮郵件給學校,學校的回覆堅定而溫和:我們社區不需要過度擔心帶口罩的學生或者是採取額外防護措施的學生,這不代表他們感染了病毒而只是他們在積極應對和保護自己。

“Members of our community should not be overly concerned of people wearing masks or taking cautious practices; these are not signs of infection but merely preventive actions. ”

同時NYU阿布扎比也已經和學校的所有中國學生協商好,來自中國的學生會主動自願地採取一些額外的防護措施,包括帶口罩,勤洗手,避免公共集會和聚會等。

波士頓郊區的BRANDEIS大學的疫情郵件,是一封比較典型的健康事件的公告: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上圖其實是布蘭代斯BRANDEIS關於新冠肺炎的第二封郵件了,兩封郵件除了告知病毒是什麼之外,通知過去14天去過武漢或者接觸過病毒攜帶者,並且有症狀的請自動隔離並通知學校健康中心,然後學校還提供了一個預防任何病毒通用的健康建議。用詞精準,就事論事,完全不傷及無關的人。

普林斯頓等很多學校,都對過去14天去過中國或者有這樣的家屬的學生要求自我隔離。該大學副發言人邁克爾·霍奇基斯說明:“大學將繼續支持選擇自我隔離的個人。風險較低的人可能會恢復所有活動,包括參加課堂和活動。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華盛頓聖路易斯1月30日的郵件,沉甸甸的都是愛心。因為聖路易斯遠離疫情,學校表達了對所有學生、家人和親屬的關心和關注。雖然沒有單獨把中國學生拎出來,但是我們大家都領會了心意呢~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那麼滿分的學校郵件應該怎麼寫呢?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威廉姆斯學院的新冠肺炎郵件中,除了其他學校都有的通報情況、彙報措施之外,還提供了一些特別具體的建議。最難能可貴的是下面兩點:

首先,學校安慰了學生,因為隔離等各種生病的原因而缺課,學校絕對不會懲罰學生,所有的教授也都很清楚這個健康高於一切的標準。正開學要被教授虐的學生感動得要哭了有沒有。

第二,學校警告了一切的基於國家、種族、膚色等的歧視,這些都是會被通報的。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學校提供了舉報歧視的流程指導鏈接(好想舉報伯克利有沒有?)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雖然學校一再強調健康高於一切,但是完全沒有給歧視和其他不理性的做法找藉口的意思。

範德堡也給我們展示了,面對未知的海外病毒,一所體面的大學是應該如何公示學校成員的。郵件結尾說,如果此時你遭遇任何的騷擾和歧視,學校希望你舉報,並且再次強調了學校對於創造和維持一個包容的多樣化社區的承諾。

圍觀點評美國大學面對新冠肺炎的做法:誰能得滿分?誰又不及格?

【上圖 範德堡給學生群發的郵件的結尾部分節選】


在意大利佛羅倫薩,一位中國留學生走上街頭,他身邊的白板上寫著:我不是病毒,我是人類!請不要歧視我們!

我不得不承認,當看到素不相識的路人摘下他的眼罩、口罩,與他真誠相擁的場面,無比感動。佛羅倫薩市長納德拉也在2月1日於推特上發起#擁抱一箇中國人#倡議,來表達對中國群體的支持!

而在這不太平的時期,江老師帶領探校團來到有不少大陸學生的BRANDEIS校園。學生在學校上課的氣氛有些緊張,很多人開始帶口罩了。但是招生辦裡沒有任何人有哪怕細微的提防和戒備的表情,非常熱情友好地接待了我們。探校結束還烤了一盤餅乾給我們吃,著實讓人好感度倍增!

理性看待問題,在採取科學防範措施的同時能夠做到無歧視、無差別,是很多海外學校亟待學習的一門課。

那麼,留學在外的你們,有沒有收到學校關於新冠肺炎的郵件呢?在這場疫情下的人性考量中,你的學校能打幾分?歡迎給我們留言分享,請持續關注我們的公眾號,將會根據大家留言的情況繼續給大家分享一些美國學校關於疫情的反饋和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