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提醒:學校開學再延遲!各位家長,請收下這份寒假清單

班主任提醒:學校開學再延遲!各位家長,請收下這份寒假清單

教育部近日發佈通知稱,經研究決定,2020年春季學期延期開學。

2月14日,河南、寧夏、貴州等地也宣佈再延遲開學時間,3月以後再開學。

面對一再延期的開學時間,最開心的孩子,最頭疼的是家長和老師。

孩子延期開學,在家裡如何做到不耽誤學習呢?

我們根據孩子當前的學習情況和生活作息規律,整理了一系列假期學習方法和技巧,希望能夠幫助到家長和孩子。

利用好這個特殊的寒假,讓孩子學習事半功倍,贏在假期!

1

抓心態

假期過半,最重要的是抓心態。

以往,孩子因為過春節而心散,因為開學而焦慮,再加上寒假短暫,不知不覺荒廢了一個月。

而在這個特殊的寒假中,孩子因為一直宅在家而變得煩悶,加之開學延遲,更加無心向學。

即將進入二月中旬,家長應該及時調整孩子的心態,端正其學習態度。

1.多跟孩子講講“停課不停學”的意義。

教育部一直強調“停課不停學”,是希望孩子珍惜寶貴假期,希望家長科學安排孩子的學習、生活和鍛鍊。

利用好家庭現有的、網絡上優質的教學資源,引導孩子學習。

特殊時期也是難得的“人生大課”,每個人身臨其中,必然有所感悟。

2.多給孩子講講鍾南山、李蘭娟的優秀事蹟。

這一場戰爭出現了無數逆行者,他們的平均年齡高達79歲。

鍾南山,84歲,不僅拉響了警報,還奔赴武漢前線。

黃錫璆,79歲,設計了火神山醫院,讓中國又創造了一大奇蹟。

李蘭娟,73歲,帶隊抵達武漢說,“我沒考慮什麼時候回來”。

……

正因為有逆行者衝在前線,我們才能安心守在後方。

告訴孩子,別人為我們負重前行的時候,我們不能忘了成長。

學習,是現在能做的最好的事情。

好好學習,將來有一天我們才能真正報效祖國。

2

抓習慣

對於6-12歲的孩子來說,小學階段的學習就是培養習慣。

培養一個好習慣需要21天,而養成一個壞習慣只要1天。

假期變長,孩子變得拖拉,懶散,為了避免染上壞習慣,我們要利用好寒假的最後時間。

先抓習慣,再談未來。

1.自覺的習慣

自覺學習,不用旁人一再催促。

自覺完成作業,不依賴家長,不抄襲答案。

自覺做好分內事,不僅要用心學習,也要勤快做家務。

2.堅持的習慣

每天都要堅持學習,哪怕只把課本拿出來讀讀也是好的。

學習不能半途而廢,鍛鍊孩子的毅力,要學會堅持不懈。

3.專注的習慣

學習時不能三心二意,不能東張西望,不能跑來跑去。

全神貫注投入到學習中,不斷動腦思考,認真鑽研,保證學有所得。

家長也不宜時常干預和打擾,應該為孩子創造一個安靜的、適宜學習的舒適環境。

班主任提醒:學校開學再延遲!各位家長,請收下這份寒假清單

4.動腦的習慣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學習一定要動腦思考。

做作業時要帶著知識來完成作業,上課時帶著問題來聽課理解。

平時學習要主動提問,大膽質疑,直到把知識學懂學透。

5.高效的習慣

拒絕拖延,拒絕偷懶,不能放任孩子找藉口不學習。

一旦發現孩子分心,就要及時提醒,多鼓勵,多引導,保證其更高的學習效率。

先抓習慣,再談成績!假期的意義就是為了新學期做準備。

3

抓作業

原定的寒假已接近尾聲,大多數孩子應該已完成作業。

若孩子還未完成,說明其學習存在明顯問題:

不重視學習,不懂得規劃學習,不能高效學習。

現在抓孩子的寒假作業,應該抓好這3件事。

1.寫作業前先問問孩子:

哪一項作業是最難的?

哪一科作業是最多的?

哪一項作業需要家長的配合?

讓孩子自己講清楚作業的詳細情況,引導他做好計劃。

家長提前瞭解清楚孩子的作業情況,知道如何輔導。

2.輔導作業要注意:

先讓孩子做好作業並且檢查完畢,我們才去輔導。

發現孩子做錯了,不要急著幫他改正,要讓孩子自己反思、修改,尋找正確答案。

發現孩子走神了,不要急著斥責,稍微提醒鼓勵即可。

3.檢查作業有三步:

檢查之前的作業,做錯了是否已更正;

檢查難度較大的作業,從中發現孩子的不足;

平時多提問,多指導,幫助孩子及時複習,學會思考。

“陪讀”最重要的是陪寫作業,家長陪得越好,孩子進步越快。

4

抓基礎

很多家長都知道,要利用寒假幫助孩子實現彎道超車。

然而沒選對彎道,孩子有可能越衝刺,越落後。

一個基礎較差,考試經常倒數的孩子,最需要的不是提高,而是夯實基礎。

如果他父母報了提高班,孩子有可能因為課程太難而越學越差,也失去了自信與積極性。

夯實基礎,才是假期中孩子最需要做好的一件事。

1.迴歸課本,把教材多學幾遍。

語文的字詞句段,數學的公式定理,英語的單詞語法,這些都要學好。

要讓孩子重視平時的基本功訓練,把課本上的例題、堂上練習做多幾次。

2.結合參考書,把知識學透。

利用好老師推薦的參考書,讓孩子在自學時,結合參考書鞏固知識。

也可以購買一些練習冊,但一定要符合孩子當前的水平和學習能力。

不要把孩子當天才,哪怕是天才,也要從基本抓起。

紮實的基礎學習、寬泛的知識面,比提前學習更重要。

班主任提醒:學校開學再延遲!各位家長,請收下這份寒假清單

5

抓積累

魯迅說過:“無論什麼事,如果不斷收集材料,積之十年,總可成一學者。”

積累與運用,是小學生學習中很重要的一項能力。

上課時,孩子學習的重點在獲取知識上;

放假後,孩子學習的重點應該在積累上。

質變來自於量變,讓孩子做好這3個本子,受益匪淺。

1.摘抄本

摘抄好詞好句,平時閱讀、看報時就要多留意。

摘抄經典素材,積累名人事蹟,以及一些典型案例。

摘抄生活素材,比如寫日記,把生活中有趣的、有價值的事情都記錄下來。

2.筆記本

上課時,記下老師強調的重點知識,以及課後要請教的問題。

下課後,把今天學過的知識整理一遍,把零散的筆記歸整起來。

考試前,整理好每一課的筆記和重點知識,最好畫出知識框架。

3.錯題本

凡是做錯的題目都摘抄下來,反思做錯原因。

凡是常錯的題目都歸類起來,發現存在的學習問題。

凡是考試前都重做一遍錯題,直到確認類似題目不會再做錯。

學習需要日積月累,再簡單的知識積少成多,也會成為大學問。

班主任提醒:學校開學再延遲!各位家長,請收下這份寒假清單

6

抓閱讀

每逢假期,作業總少不了一項——閱讀。

我們知道孩子平時沒空閱讀,更應該利用假期時間,在書海中盡情暢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讀書,是世界上成本最低,卻獲益最大的投資。

沒有不愛閱讀的孩子,只有不會引導的家長。

如果孩子不喜歡讀書,我們可以這樣引導他。

1.為孩子讀書,激發其創意。

比起紙上枯燥的文字,如果家長能生動演繹故事內容,孩子會聽得更投入。

還能夠在家長的講述和引導下,展開想象的翅膀,培養創造力和創新力。

2.把主動權交給孩子,讓孩子自己培養興趣。

不用硬給孩子做計劃,規定他讀什麼書,孩子會建立起一個屬於自己的閱讀世界。

在孩子大一點的時候,可以建一個小書架,閱讀角,滿足孩子的閱讀需要。

3.多和孩子討論,讓其獲得成就感。

當孩子提起書中話題時,家長要積極、主動地互動,滿足孩子的傾訴欲與表達欲。

最好不批評,不否定,我們參與討論的興致越濃,孩子得到的成就感越大。

閱讀是孩子一生的財富,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多早都不算早。

寫在最後:

特殊時期,推遲開學,但我們停課不停學,成長不止步。

當下,就是孩子成長的最好機會。我們眼前,就有最好的教科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