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選擇摩旅嗎?為什麼呢?

用戶3145421709508


喜歡騎行的過程,一路上的景色從眼前經過,心情不錯,只要把安全放在第一,平安騎行,享受騎行帶來的這種樂趣,只有騎行人才能體會到吧。


利利大媽騎行去


我是一位摩旅新手,2019年11月拿到的摩托車駕照,是在C1的基礎上增駕的,花了1700元。在網上購買了一輛本田戰馭150林道越野摩托車,花了7300元。又花了對半月時間購買了騎行服、頭盔和摩旅裝備,這些就花掉了1萬多,摩圈有句話,裝備和騎行服都比摩托貴,是這樣的,肉包貼畢竟危險係數高。入冬以後也沒有擋住我摩旅的步伐,我跑過秦嶺,太白山,秦直道和周邊好多地方,一個月跑了3000公里,騎摩托什麼感覺,那我告訴你,自由,不堵車,即使等紅綠燈你也是等在最前面的一個,還有就是可選擇的路多了。






楊亞軍


旅行有很多種方式,徒步,自駕,騎行。。。而我會選擇摩旅,因為我是一名摩托車愛好者,更多的是喜歡在路上撞風的感覺。我可以用右手轉動油門讓胯下咆哮的機器帶我我走更遠的路看更多的景。我是個70後,其實我們那一代對摩托車都是有情懷的,因為在我20歲那會私家車還沒有到每家每戶,但摩托卻是多數人會選擇的機動交通工具。那時候摩托以二衝程的發動機居多,缺點是屁股後面冒藍煙還要加混合油,油耗高汙染大,後來被四衝程的機器逐漸取代了,那會有臺進口本田,雅馬哈啥的摩托車就是豪的象徵噢。那年代以至於結婚都會買臺摩托做娉禮,我取媳婦就買了一臺國產踏板車當娉禮呢(實力有限條件不允許哈)。而現在生活條件好了大家都開上了汽車,有些城市也限摩,導致汽車越來越多,路也越來越堵停車也難了,使的我更喜歡摩托了。現在也有很多和我一樣的機車愛好者有自己的摩托,有的用來代步或短距離兜風。有的跟我一樣會選擇摩托旅行,會用假期跑個長途之類的,我相信更多的是選擇了另外一種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讓自己可以緩解下壓力。有和我一樣的摩旅愛好者嗎?請在下方點贊+評論。謝謝











在路上911


本人玩兒摩旅有十年之久,每當週末都會與摩友出去跑山,每年都會有幾次1000公里以上的長途。騎上摩托車的感受是其他旅行方式無可比擬的。四輪承載的是軀體,兩輪承載的是靈魂。騎上摩托才能在微風中感受自然,那時那刻,才是自由的!我愛摩托車,我愛坐在車上到處遊走的愜意,我愛摩托車旅行的自由,我愛無拘無束是生活。




穆訥


我不會選擇摩旅,但覺得摩旅是一件很酷的事。

說說當年跟摩旅的一面之緣吧。

那一次,我一個人長線騎行(自行車),從北京去蘭州,再東去成都,再往西藏,兩個月時間。

大約從北京出發22天的時候,從甘肅的甘南地區進入四川。剛進入四川不久就是若爾蓋草原,當年紅軍走過草地的地方。

若爾蓋草原的公路又平又直,途中路過花湖。但是,因為至少20公里又平又直的公路,騎自行車都開始犯困了。

在犯困中,最後翻過一個蕭山,迷迷糊糊地騎到若爾蓋縣城。當時天已經黑了,準備找個地方紮營。

正騎著,突然一個聲音從後面響起,“太黑了,還騎呀”。回頭一看,正是一個摩旅人。

他邀請我去他紮營的地方一起紮營。

在一片很美的草坡上,天上的星星密密麻麻。我們在帳篷裡天南海北的聊,至今想來,那段歲月,真好。

後來,他問我,“你去過那麼地方,你最喜歡哪片草原?”我說,咱們各自寫在手心裡。

同時伸開手掌,竟然寫著同一個地方,“巴音布魯克”。

這是我與摩旅人的第一次交集,從那一刻起,我覺得世界很美妙,可以見到不同的人、不同的世界。


微言圈


我本人比較喜歡摩托車,還記得04年在上大學時,我一個好哥們買了一輛雅馬哈,身為窮學生的我,買不起,一直打工想買一輛,可是錢剛剛攢夠,學校就要嚴查,作為一個遵守校規好學生的我,就沒有實現自己的第一輛摩托車,等大學畢業後,自己打工掙錢,買一輛摩托車,慢慢的就喜歡上風馳電掣的感覺,現在經濟條件好了,車輛多了,容易堵車,摩托車就不存在這個現象,第二停車方便


超級賽亞人ONE


你憑啥要騎摩托車長途旅行?

不止一次,有朋友問我說,你自駕車走了那麼多的路,有一天你會不會騎摩托車去旅行?

我會的。說出這句話的時候,我是毫不猶豫的。儘管,今年我已經整整65歲了,可是我的心一直沒有遠離過摩托車,沒有消除過駕駛摩托車去看看遠方的夙願。

我退休這麼多年來,自己駕車幾乎沿著我們中國版圖的邊境走過了一圈兒,甚至包括國外也曾經開車走過了一些地方,但是在我的心裡,一直沒有忘了駕駛摩托車去走天下,這已經成了一個讓我朝思暮想的“壯舉”了。

為了能夠完成這樣的一個個人壯舉,那還是在2008年前後的時候,我為了能夠合法駕駛摩托車上路,整整用了一年的時間,給我的駕駛證上增項了“D證”,擁有了可以駕駛包括三輪摩托車在內的所有摩托車的駕駛資質。我上面提到了,用了一年的時間才拿到了這個“D證”,這並不是說我腦袋瓜子進水了,笨到了什麼程度,事實恰恰相反,理論方面,我大概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就以“100”考過了,問題是出在路口上。

當時我是在大連考的摩托車駕駛執照,別人學習的都是兩輪摩托車駕駛,很快就通過路考拿到駕照了,而我學習的是三輪摩托車駕駛,也就是所謂的摩托車“全能D證”,因為當時我已經擁有了一臺由洪都公司1988年生產的“長江750”老軍用邊三輪摩托車,人們俗稱“侉子”,正是為了能夠合法駕駛這輛富有爺們兒氣的三輪摩托車,我才去考了這個“D證”的駕照。但是據考場的老師說,現在全大連每年也不會超過10個人來考三輪摩托車駕照,你就耐心等吧,得湊夠數兒,才能上路去路考,你一個人兒,我們不受理。後來從車管所警察那裡獲知,三輪摩托車每次路考不可低於10個人,如果不夠10個學員,就不能進行路考。就這樣,我耐心等待了整整11個月,最後被通知說人數夠了,趕緊去上路考試。經過耐心的等待和考試,終於在那一年的年底,我如願拿到了這個增項的“D”,這個讓我高興了好幾天都沒睡好覺的摩托車“全能駕照”。

從考摩托車駕駛執照到現在,時間已經過去了十五六年了,但是我的駕駛摩托車出去旅行的夙願,還是沒有能夠實現,而駕駛摩托車走天下的這份心情,隨著時光的流去不僅沒有沖淡,而且越來越緊迫和濃郁了。2018年我自駕車去西藏攝影旅行,前後用了半年多的時間,去了山南、日客則、珠峰大本營、阿里、日土班公錯和川藏線及青藏線,走了很多的路,去了很多的地方。在路上,看到那些摩友們風馳電掣般從我的身邊駕駛摩托車風一樣的遠去,我的心裡就一陣陣的長了草一樣,不斷的躁動起來。幻想著有一天自己也有一輛可心的長途拉力摩托車,加入這些魔友們旅行的隊伍裡去,讓摩托車帶著你去走你想走的路,去想去就去的地方。

我也曾經不止一次問過自己這樣一個問題,你已經有了一輛4個軲轆的車了,駕車出去走走玩玩,又可以擋風避雨,又很安全輕鬆,這不已經是很好了嗎?可是,為什麼非要有一輛摩托車呢?

其實,這個答案好多年前就在我的心裡有了。為什麼?很簡單,那就是駕駛汽車和駕駛摩托車走在路上,那種感覺,完全不是一回事兒。汽車雖然很舒服,但是坐在汽車裡不僅束縛住了你的身體,甚至還束縛住了你的很多想象和精神,總覺得一個人坐在汽車裡和大自然沒有完全有機接近,中間隔了一層說不出來的物理和心理障礙。而摩托車就不一樣了,一個人駕駛著摩托車風餐露宿,雖然會讓身體很辛苦,但他的心靈和他的思想,都是更加自由的,當你駕駛著摩托車走在路上的時候,你會情不自禁地聯想到了天上翱翔的雄鷹,地上奔馳的駿馬,亦或是雪山頂上的那一團自由自在的白雲,還有草原上那一陣又一陣的清風草浪,總之,騎著摩托車的感覺,都會帶給你太多太多的愉悅和滿足感這一點,再好的汽車,也不會給予你的。

在這方面,有兩件事兒讓我記憶深刻。第一件事兒,那似乎是在很遠的時間了,好像是在2002年吧,那一年我第一次去日本,遇到了一次記憶很深刻的事情,那是我們乘坐大巴從古城京都往東京走的路上。那天是五月的陽光,很明媚,天氣不冷不熱,讓人覺得很舒服,我正閉著眼睛暈暈乎乎的靠在車窗上似睡非睡的時候就聽見車窗外面一陣轟鳴的摩托車馬達聲,緊接著一輛接著一輛的大排量摩托車飛馳而過,那些摩托車騎手們瀟灑的背影,著實讓人羨慕。等到了前面的停車休息區,我又看到了那一剛剛過去的摩托車隊,我大致的查了一下,好像有10多輛。讓我覺得驚奇的是,那些騎手們把頭盔摘下來的時候我才看到,他們幾乎每一個騎手都是年近六七十歲的白髮老人了。我就問隨行的翻譯朋友,這位翻譯朋友是日本通,他對日本的很多事情瞭如指掌。他告訴我說,這些日本老人都辛辛苦苦的工作了一輩子,等到退休的時候,他們會盡可能的享受晚年時光,而騎摩托車去遠行,正是這些老人們最喜歡的旅行模式之一。這件事兒當時對我的刺激很大,從小我原本就不是一個穩當的人,對那些新鮮玩意兒,總想自己也親自嘗試一下,比如騎著摩托車去旅行。從那兒以後我的心裡,就對摩托車旅行真正的直銷了一粒渴望的種子。再說一說第二件事兒,那是在2016年的夏天,我在美國波士頓和女兒住在一起,正好趕上他們學校放假,她陪我去美西的太平洋海岸自駕遊。那天,我們駕車走在距離舊金山大約不到100英里左右西海岸的101號濱海公路上,那是一條全世界非常著名的濱海觀光公路,也是很多自駕車愛好者夢寐以求都想去走的一條旅遊線路。平坦開闊的101號公路的兩側,棕櫚樹在海風的吹拂下沙沙作響,燦爛的陽光、銀色的海浪、金色的沙灘、漂浮的白雲,還有天地之間天空上成群成對數也數不清的飛翔著的海鷗,這一切都構成了美西黃金海岸線的曼妙迷人景緻。同樣就是在這條路上,我也看到了很多美國人騎著大排量的公路巡航摩托車,那些摩托車都是在全世界響噹噹有名的品牌,除了哈雷就是印第安人了,當那些大排量摩托車已經發出咆哮的駭人聲響之後,那些原本就奔放得像一匹匹野馬一樣美國佬,更加肆無忌憚地釋放著他們的萬丈豪情,在濱海公路上展示著他們與他們的摩托車帶給人們的無限風光,那情景真是慕人煞人也。同樣這些摩托車手,也都是年紀很大的了,甚至很多騎手看樣子差不多已經有七八十歲的樣子了,可是他們幾近癲狂的情態和精神頭兒,似乎絲毫不亞於那些小夥子們。後來我知道這些年邁的摩托車騎手們,大多也同樣是那些美國的退休老人,在這樣的高領群體當中,摩托車已經是他們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我上面說的這兩件事兒,對我的摩托車情傑,影響也是非常重的,所以我對駕駛摩托車旅行的這個漫長不醒的夢,和上面的這些事情,都是有著緊密的關聯。

經常有朋友問我,你為什麼心裡總是忘記不了那輛摩托車,總是那樣賊心不死的想騎上摩托車,去遠方走走看看。為什麼?上面就是我要告訴你的。我知道,自己的生理年紀不小了,可是我的心理年紀總覺得還不大,我為什麼這麼說呢?我這絕不是一時心血發熱老夫聊發少年狂,而是在我的心裡知道我能行,就憑我對摩托車這份熱情不減的心,我也覺得自己還不老,依然還很年輕。我希望,有一天朋友們在路上看到一位身材不高,但是體魄健碩的白髮老先生駕駛著摩托車的時候,你們千萬不要叫我爺爺或者是大叔,一定要叫我摩旅兄弟,我會和你們一樣,駕駛著心愛的摩托車,咱們一起走天涯去海角,絕不會落下你們一步的。

這,就是我要騎摩托車旅行的理由。

(2020年2月13日記於蘭亭榮軒)



野鶴閒雲zdycn2000


要說摩托車旅行的缺點就是儲物空間問題,能攜帶的東西真的不多,摩托車是肉包鐵安全性太差,只適合近途旅行。以前我有一輛本田王摩托車,在北京冬天騎凍手腳,而且駕車回來衣服臉上都是灰塵,就是因為這些問題我把它賣了。所以我是不會選擇摩旅的。


wayns


我當然會啦!只是這個年過的不給力,老鼠年都把人關到窩裡了。打算兩三月份騎摩托車,走318去西藏,以前開車去過一次,人多顧忌的比較多,沒有玩特別好。這次本打算一個騎摩托車去。騎摩托車有一個最大的好處,節省費用,說停就停,走就走,愛住酒店就住酒店,不住酒店就搭帳篷。給我準備了一個帳篷,防潮墊,地席,羽絨睡袋,液化氣爐,2至3年的單鍋,加一個小的高壓鍋,一nIL電腦。隨走隨停,走到景區就可以搭帳篷住下,過上幾天需要洗澡了,就住個酒店。豐儉有己,人隨心動,心隨景動。








我心依舊在路上


我喜歡旅遊,更喜歡坐著摩托車出去轉,不過現在很多地方不讓摩托車後面坐人了,哎,遺憾的。先說說摩托車吧,我老公是一個摩托車愛好者,也會修理,所以他的朋友都叫他技師[呲牙][呲牙][呲牙],他們有自己的摩托車俱樂部(其實就是一幫玩摩托車的哥們組織在一起),指南者機車聯盟,前幾年每年夏天都出去幾次,騎車去過銀川,走過川藏線去拉薩,前年又挑戰了一下新藏線去拉薩[再見][再見][再見],我因為單位走不開兩次都沒去成,他帶著女兒去的,真是很遺憾,我到現在都沒去過西藏[流淚][流淚][流淚],回來跟我講路上的一些所見所聞,說了只有騎車去過的人那感覺別人是無法理解的,路上很苦,但也其樂無窮。哦,忘了說我是新疆人,哈哈哈,所以喜歡刺激並具有挑戰性的事情[呲牙][呲牙][呲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