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疫情發生以來,

網格員成為防控一線的

信息員、宣傳員、戰鬥員。

他們是平凡的人

卻在疫情一線

發揮著超人的能力!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抗擊疫情 夫妻堅守一線

雁江區臨江鎮兼職網管員劉芳


臨江鎮崑崙村兼職網格員劉芳今年33歲,黨員,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開展以來,她一天也沒有耽誤過,白天在村道卡點負責對過往行人、車輛的體溫測試、信息登記,收集每天的數據報表,晚上還要熬夜守住卡點。家裡有兩個小孩,女兒6歲,兒子3歲,由爺爺奶奶看護。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劉芳平時工作繁忙,沒有好好陪伴父母和孩子。但她知道,作為一名黨員,就應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就做好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更應該戰鬥在基層一線,和全村人民一起打好防疫阻擊戰。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劉芳的老公孫平今年30歲,是一名預備黨員,在資陽經商,這次疫情也打亂了他的計劃。為了支持劉芳的工作,孫平主動申請志願者加入到堅守卡點一線,孫平有痛風病,在寒冬、陰雨季節尤為明顯,但他依然毫無怨言,每天依然陪伴在妻子的身邊,不管白天黑夜,堅守在卡點上,竭盡全力為全村人守住平安和健康。


可愛的網格員

雁江區三賢祠辦事處馬鞍社區網格員劉雪花

劉雪花,2014年9月從事網格工作,是資陽市雁江區三賢祠街道馬鞍社區0355專職網格員,管理親和苑小區和皇龍C區。和其他網格員一樣,疫情期間走街串巷,兩天就把網格內7棟24個單元415戶住戶,1500多人口登記核實完成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在宣傳初期,有一部分老年人沒有認識到疫情的嚴重性,認為病毒不會傳染給自己,出門就不戴口罩,劉雪花去勸阻時就對她說,“我活了這麼多年了,從來沒有聽說這麼厲害的病毒,我就不怕它。出門不戴口罩,死了不找你們!”。

“老人家,您想過沒有,如果你萬一在外面被傳染了,有7到14天的潛伏期,一時半會又看不出來,等你發作時,你的家人也許都被你給傳染了,那那時怎麼辦哦?電視天天都在播放武漢和全國的疫情情況,你老人家肯定知道的!”

經過劉雪花多次做工作,網格內的所有居民出門全部都會戴口罩了。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劉雪花負責的網格大部分是多層房屋,沒有電梯,她每天都要爬樓數次進行宣傳、排查,從1月23日開始沒有休息一天,由於她的膝蓋於2018年在“創文、創衛”工作中摔傷至今未痊癒,每天回家腿腳疼痛難忍,老公就會將準備好的熱水遞給她燙一下腳,為她按摩身體,緩解一身的疲憊,第二天,她又投入到疫情抗戰中去

2月6日,終於因勞累過度加之冒雨工作引起眩暈病復發,劉雪花不願意住院耽誤工作,就讓老公在藥店買了點藥,在家休息了兩天,讓老公接替他繼續宣傳、排查,登記、測體溫。2月8日,感覺身體稍微好一點了,又義無反顧的投入了戰鬥。


退役軍人網格員 退伍不褪色

樂至縣南塔街道南街社區網格員徐偉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徐偉!一名退役軍人網格員就像一個恪盡職守的“免疫細胞”,穿梭奔走在街頭巷尾,全力以赴戰鬥在疫情防控的第一線。


他積極發揮退役軍人“勇擔當”、“敢作為”的先鋒模範作用,從入戶摸底排查武漢返鄉人員到勸阻居民聚集聚餐,從監管居家隔離人員到全部關停賓館等六小行業,從安撫居民情緒到卡口值守,他每天都在自己的網格里忙碌著。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2月11日,徐偉年近70的母親確診為肺癌晚期!帶著巨大悲痛心情,他左思右想後將照顧母親的任務交給妹妹。此時此刻他多想第一時間到母親身邊陪陪她,儘儘做兒子的孝道,可是作為一名網格員,一名退役軍人,保護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是自己的職責,他只能將對母親的愧疚放在心裡,依然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繼續到網格內查看外地返鄉的人員家中隔離情況。


為居家隔離人員送米送菜扔垃圾,囑咐大家“不下樓” “不串門”“不走動”一定要做好防護措施,避免交叉感染。徐偉的日夜堅守,用行動詮釋了“若有戰、召必回、戰必勝”的軍人擔當,以軍人本色守護一方安寧。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我是網格員,也是黨員

龍王廟社區網格站副站長羅豔


“您好,我是龍王廟社區網格員,正在進行新冠病毒防控的入戶摸排工作,請您開一下門好嗎?家裡常住人口有幾位呀?……”2月5日12:50,早已過了尋常人家的午飯時間,龍王廟社區網格員副站長羅豔與同事譚李和一名志願者三人仍舊在樓道里馬不停蹄的穿梭著。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她說:“昨天晚上12點多回的家,今天早上吃了點稀飯就出門了,現在很餓,但是能抗住,等一下回社區吃泡麵,堅持堅持就好了”。其實,這樣的早出晚歸中午匆匆回社區吃桶方便麵的“堅持”已經整整十四天了,也剛剛好是她和她老公“黃連長”分開“隔離”的日子。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黃連長是她對老公的愛稱,是思賢鎮金沙村的第一書記,為了完成全縣開展新冠病毒防控的工作任務。“除夕夜一家人吃了個簡簡單單的團圓飯,便到他的崗位上堅守去了。整整十四天了沒見過面,每天通過微信電話互報平安,互相鼓勵。


十三歲的兒子也突然間長大懂事了,白天一個人乖乖的在家,做完作業餓了就煮湯圓餃子吃,偶爾還會打個電話提醒媽媽注意安全。”她說:“覺得很欣慰,舍小家為大家是全縣網格員正在完成的光榮使命。”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戰疫故事 | 奔走一線,他們是資陽最美的“逆行者”

13:30回到社區,辦公室的大門已經關了,她和同事們打趣的說:“今天泡麵也泡湯囉呵呵呵……”,爽朗的笑聲一掃多日來的疲憊。14:18她說,我把自願者帶回我家吃飯了,吃完馬上回社區統計今天上午我們走訪的居民資料,晚上還會繼續入戶排查返鄉人員。


“我是網格員,也是一名黨員,在這次防疫戰裡,每個人都在發光發熱,勝利指日可待”羅豔斬釘截鐵的說到。在抗擊疫情的第一線,羅豔帶領著她的13個姐妹奮力奔走著,用生命作為賭注換取全社區住戶的安寧,用心用情為安嶽築牢阻擊疫情的堅固屏障。


謝謝你們!

每一個走街串巷

奔走在一線的網格員!

你們辛苦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