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村老人們對貓的稱呼不說公貓母貓,而要說男貓女貓?

神語兮兮


是因為人類除自身以外的其它動物,負責懷孕的動物稱呼為“母”,負責交配的動物稱呼為“公”。貓在人們的心中是最溫順可愛的動物。小時候,物資饋乏,冬天零下十幾度也不生火。臥室尿桶裡的尿都結了冰。我家養了只大黃貓,晚上睡覺時我們兄妹幾個掙搶抱著大黃貓睡覺,大黃貓的軟軟的皮毛使人一晚上都暖暖和和。那感覺至今記憶猶新。基於對貓的特殊感情,覺著將貓和其它動物一樣稱“公,母”對貓不夠尊重。於是就和人放在同一水平稱“男女”了。


文樂415


老家四川西部某縣,我們確實叫男貓女貓,而且唯獨貓這樣叫,當時雖然覺得奇怪,但也沒問出什麼原因,老人們說貓就是這樣叫。雖然如此叫法,但也沒有特別寵愛之意。對待貓與其它動物的不同還有,不吃貓肉,原因說是酸的,不知道是不是,我認為是託詞,不是真實原因。還有貓死了要吊在樹上,也不知道什麼原因,我就見過吊在樹上的死貓。但家裡養過一隻貓死了,我們是埋了的。最後想說,貓是家養動物中最自由的,哪裡都可去,主人不會攔也攔不住,其它動物不可能有這種待遇。即使忠誠度高智商也高狗也是拴住的時候多。


濤聲依舊雪無垠


中國農村自古以來對牲畜雌雄就有特定的稱謂:男貓,也有稱"郎貓”的,公狗稱"牙狗",公驢稱"叫驢",母驢稱"草驢",公馬稱"兒馬",母馬稱"騍馬"等等。這些傳統稱謂,體現了古人對家畜足夠的愛待與重視,也避免了公母俗稱的不專用。過去,在牲畜交易市場,如果你對某牲畜稱謂不準,那無論買賣,都不會成交。:


好山好水好心情3


我對提問者表示欽佩,能注意到農村這麼細小的問題。農村人對兩種性別的動物所稱呼的還真有些奧妙【依本地稱法】:

黃牛:雌稱黃紗,雄稱黃牯。

水牛:雌稱水紗,雄稱水牯。


【紗,古代婦女紡紗織布,農耕時代,人對母牛非常重視,所以把雌牛稱(黃、水)紗,好象對紡紗女性的敬重。

牯,指未閹割的雄性;】


豬:雌稱騲豬,雄稱犍豬。

母豬:稱豬娘,

種豬:稱牯豬。

【農村養豬,騲表示母的家畜;雄性豬小時候就要把睪丸割去,犍,表示閹割了的雄性;】

種豬:稱牯豬、稱伢豬

狗:雌稱騲狗,雄稱楗狗。

【楗,表示性未閹,性功能正常】。

雞:雌稱雞嬤,雄稱雞公


閹割了的公雞:稱腺雞公


驢:雌稱騲驢,雄稱公驢。


鴨:雌稱鴨嬤,雄稱鴨公。

鵝:雌稱鵝嬤,雄稱鵝公。


貓:雌稱女貓,雄稱郎貓。

【以前還把貓稱之為秀才,秀才為讀書郎,貓比較其它家禽家畜,身上稍微乾淨點。】

家禽家畜,各地叫法不同,也有各地的文化遺傳關係。各種叫法代表著各地的古老文化。


一生好人大司馬


因為貓咪太聰明瞭。我們這裡的老一輩人都是把公貓叫男貓,母貓叫女貓。這種人性化的稱呼說明貓是不同於其它動物的。還有就是我們洛陽這裡的人從不吃貓肉的,說誰誰不是正道人,就說他“吃貓肉”。或者是“吃貓肉”的人都很不普通,是另類的,曾經記得有個男的被指點“吃貓肉”,當時都覺得他很奇葩,不合群……想一下貓肉為什麼不能被吃?

我們這裡的人把貓咪當做很有智慧的動物,是不能被食用的。不同於雞鴨魚豬羊等等。貓的智慧高於其它一切動物的。它被認為智商是僅次於人類的小動物。有傳說“老虎跟著貓學藝”,那故事繪聲繪色的很有趣。就是贊楊貓的與眾不同。所以洛陽這裡的老一輩人都把貓咪稱男貓女貓。






美麗暢想2


這不是農村稱呼,是代代傳下來就這麼稱的,狗稱母狗芽狗,貓稱女貓芽貓,豬稱母豬腳豬,馬稱母為闊,稱公為兒馬,牛稱母為子牛,公牛為健牛等,如稱牛為頭,馬為匹,羊為只豬為頭,狗為條貓為只等都是老祖宗傳下來的稱呼。

不對請批評指正。謝謝!


丨藍天白雲劉德斌


我們這裡管公貓叫“郎貓”,母貓叫“雨(發音為雨)貓”。小時候一直以為是貓咪的品種名稱呢,例如,狸貓,橘貓,三花貓。後來才知道真是貓咪性別的區分。我是聽家裡老人這麼叫的。我的兩個郎貓。






愛喵de貓


這是因為全國各地的方言不同所致,就象有的地區把我們穿的鞋子稱為孩子。把姑娘稱為板子一樣,在過去通訊不發達的年代。雖然有的地區的地方方言各不相同,我們也無從知曉,只能從一些外出出差的人員的口中得知知言片語。

隨著網絡時代的發展,全國各地的地方方言全都通過網絡傳播開來。什麼把女人的例假稱為大姨媽啊,把本就應該稱為的姨父稱為姨夫啊,等等。實際上這就是當地人的一種叫法,任何人無權強迫其它地區的人非要按照你的叫法去叫。這本身就是對別人的一種不尊重,就象每個人都在尊重自己的當地的習慣一樣。

如提主所說的有關貓的叫法,在我們這個地區一律稱為公貓和母貓。我認為這個稱呼附合動物界對動物的稱呼,我認為男和女是對人類性別的稱呼。用在動物身上顯然顯得十分謊唐,如果把男女用在動物的身上,本身就是對人類的極大汙辱。等於把人類和動物混為一體,古往今來都是人類在用男女這個性別。沒想到竟然還有人,把男人女人的性別用在動物身上。

現在有些人的作法,使我不理解的是你愛貓愛狗我並不反對。也管不著你們把貓和狗稱為兒子和女兒,這是你們的愛好也是你們的權力。但是,你們沒有權力顛倒黑白混餚是非。而且還亂用性別把男女用在動物身上,害已害人害子孫。

這就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個回答,純屬個人觀點。如有不當之處,請大家評論。

感謝廣大網友們的閱讀和評論。



大掌櫃237


沒聽說過男貓女貓。我們這裡動物公母的叫法是:1,郎貓兒、咪貓兒。2,公雞、草雞。3,兒狗(牙狗)、母狗。4,圪丁、母羊。5,騷豬、母豬。6,牤牛、肆牛。7,兒馬、騍馬。8,草驢、叫驢。


張非9


特定的動物有特定的稱謂。想起文革中中央辦五七幹校,一大批京城機關的幹部到了農村。對此些稱謂茫然所知。一同志一天去走訪,見二老太太身邊臥一豬,女子曰狗,表示害怕。老太人說是豬。女子曰,噢!又順口問道是男狗還是女狗?老太一人一時語塞,不便回答便說和你一樣(是個母的),女子大悟道噢!噢!(表示已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