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

剛剛過去的農曆新年,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上海文藝界人士的心。

短時間內,上海的文藝工作者以表演、畫作、傳統戲、錄音、視頻等各種形式,為身處一線的醫護人員點贊,也為宅在家中的市民朋友加油打氣。這些作品雖然都很短小,也大多以特殊的形式創作完成,但其中卻蘊藏著藝術家們撥開陰雲、眾志成城的拳拳之心。

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

紀實人文頻道《新文藝縱覽》攝製團隊與上海文藝界各大院團及時聯繫溝通,在不影響疫情防控任務的前提下,進行了拍攝和採訪。藝術家們素顏出鏡,款款溫情溢滿熒屏。

2月17日(週一)19點,“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專題將在紀實人文頻道《新文藝縱覽》,敬請關注。


上海崑劇團

創制新作《濟世行》 致敬逆行英雄

身邊多位醫生朋友馳援武漢,知名崑劇演員吳雙的心也不斷被牽動著,朋友們從前方發來的消息,讓身在上海的他坐不住了。

崑劇團多位創制人員採用微信聯絡、手機錄製、家中合成的方式,在短短不到一天的時間裡,這首飽含深情、寄託祝福的崑曲【菩薩蠻·北山坡羊】《濟世行》就出爐了。

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

上海評彈團

曲藝素有文藝輕騎兵之稱,在抗擊疫情期間,上海評彈團的創作團隊和名家們,也在第一時間為觀眾們錄製了一首彈詞開篇《眾志成城迎春歸》,表達了滬上文藝工作者對奮戰在第一線醫護人員的敬意。

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

上海滬劇院

趕排新作《阿拉上海寧》 講述送麵包暖心故事

一天創作劇本,一天作曲配器,一天練樂錄音,一天排練錄像。上海滬劇院也以“雲創排”的形式,在短短四天的時間裡,完成了滬劇短劇《阿拉上海寧》的創作排演。

該作品講述了在全國人民團結一致抗擊疫情期間,上海的一對小夫妻連夜製作麵包,無償贈送給醫務人員的故事,以小見大,用上海的聲音,帶給人們溫暖和信心。

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

上海歌劇院

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錄製“雲合唱”《陽光總在風雨後》

上海歌劇院的老中青三代藝術家:魏松、遲立明、韓蓬、徐曉英、宋倩、於浩磊、熊鬱菲、張誠傑等人,分別在上海、北京、瀋陽等地完成了一次特殊的錄製任務。他們互不見面,用“雲合唱”的方式,完成了一次大合唱《陽光總在風雨後》。

青年鋼琴家沈燁、小提琴家張樂等,更滿腔熱情地為歌曲進行了鋼琴與小提琴伴奏的重新編配,青年舞蹈家宋潔、楊晶晶還專門進行了編舞,藝術家們用心、用情,表達出同心同力共抗疫情的堅定信心。

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

抗擊疫情 上海書畫人在行動

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面前,上海的書法人也通過筆墨和刻刀,用有溫情、有擔當的作品鼓舞人心。這些作品包括上海書協首席顧問“韓天衡”特別創作的篆刻四方及書法作品;上海書協名譽主席周志高、上海書協主席丁申陽、顧問張森、王偉平、張曉明、錢茂生等創作的一批書法篆刻作品。

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

自上海美協的創作倡議書發佈以來,上海美術界也迅速集結、加緊創作,一大批“用心、用情、用愛”完成的作品蜂擁而至,上海美協在公眾號上分批刊發這些作品,弘揚“義無反顧、共克時艱”的真情大愛,為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共築全社會防病抗疫的保護牆作出上海美術家的積極貢獻。

上海文藝界,抗疫在行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