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脫歐了,歐盟要走向末路了嗎?法國竟成最大受益者

沈孝泉 新華社世界問題研究中心研究員

1月31日英國正式脫離歐盟,終結了其47年歐盟成員國的資格。英國脫歐是歐洲的一個重大事件,對歐洲一體化以及歐洲地緣政治將產生多方面的重要影響。

歐洲一體化的重大挫折

歐洲一體化進程自上世紀50年代開啟,從法德煤鋼聯盟到西歐共同市場,從歐洲共同體到今天的歐洲聯盟,歐盟的規模不斷擴大,成員數量不斷增多,已成為迄今為止世界上區域性一體化最成功的範例。然而,歐盟近些年來危機不斷,主權債務危機、烏克蘭危機、難民危機、國際恐怖襲擊的衝擊以及大部分成員國持續已久的經濟衰退使得其在國際事務中的地位不斷下降。英國的出走則徹底打破了歐洲一體化堅不可摧的“神話”。

更為嚴重的是歐盟各國民眾的心理危機。有關機構曾進行過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將近半數的民眾願意仿效英國搞公投,決定是否離開歐盟。ICM調查公司2016年5月的調查結果顯示,將近三分之一的德國人會投票支持德國脫離歐盟。這說明,作為歐盟最大的成員國,德國人對歐洲也持懷疑態度。這種信任危機造成歐洲民粹主義思潮氾濫,歐盟多個成員國的極右黨派力量上升甚至奪得政權。傳統政局遭顛覆,一體化進程的步伐放緩甚至停滯,歐盟發展方向變得模糊起來。一個因英國出走而形成信任危機的歐盟在國際事務中的影響力勢必削弱。

英國脫歐了,歐盟要走向末路了嗎?法國竟成最大受益者

法國在歐盟內地位加強

英法德是歐洲三大國,也是歐盟內三大核心國家,但長期以來始終未能形成“三駕馬車”共同前行的局面。英國的非主流立場對推動歐盟前進的“法德軸心”形成掣肘和障礙。英國與荷蘭等北歐國家在重大問題上保持一致,形成了“反對派”與歐盟“主流派”抗衡的局面。

英國的離去打破了英倫三島與歐洲大陸的權力平衡,歐盟的權力重心轉移到歐洲大陸,其結果是法國的地位提升。法國始終是歐洲一體化的積極推動者,歐盟的前進離不開法國與德國兩大“發動機”。近些年,法國在歐盟內的地位因經濟衰退等原因被削弱,而默克爾治下的德國作用凸顯,法德之間影響力失衡。默克爾2018年決定不再繼續謀求連任,執政黨遭遇政治危機,德國在歐盟內的地位陡然下降。而此刻英國又脫離了歐盟,於是法國的地位顯示出來。

現在,法國是歐盟內唯一擁有核武器的國家,又是歐盟內唯一的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兩年前當選法國總統的馬克龍上任後積極推動歐盟建設和國內改革,是一位有作為敢擔當的政治家。再加上目前歐盟新一屆領導班子中,歐洲理事會主席、比利時前首相米歇爾,歐盟委員會主席、德國前國防部長馮德萊恩,歐洲央行行長、法國前財長拉加德等均為馬克龍所看重的人。可以看出,法國在歐盟的領導地位得到空前的強化。

英國脫歐了,歐盟要走向末路了嗎?法國竟成最大受益者

歐盟權力重心轉移的第二個結果是中東歐成員國,特別是波蘭的地位凸顯。中東歐國家加入歐盟後,因與西歐國家政見分歧,在歐盟內形成“新老歐洲”對峙之勢。但“新歐洲”(即中東歐成員)處於非主流地位,在歐盟決策中份量較輕。英國出走後,中東歐成員的地位凸顯出來,波蘭甚至自認為可以同法德一起成為歐盟未來的“三駕馬車”。

波蘭之所以底氣十足,原因是其經濟潛力巨大。2018年波蘭經濟增長率為5.1%,在歐盟成員國中位居第三。波蘭還是歐洲新興市場中的第一大經濟體。更重要的是和英國一樣自認為有美國作為靠山,可以擔當美國在歐盟的代言人。從這個角度看,英國離開後,歐盟內部反對力量有可能強化。2月3日,馬克龍訪問波蘭,呼籲法德波三方展開對話,商討英國脫歐後的合作模式與歐盟政策走向,波蘭有望作為“新歐洲”的代表進入歐盟的決策圈。

歐盟獨立傾向增強

自誕生之日起,歐盟的目標就是通過聯合實現自主與自強。無論是歐盟實現單一貨幣歐元,推進統一外交政策還是建設防務聯盟,其核心意義都是增強歐洲的獨立自主性。

英國作為美國的代理人,在歐盟始終充當了絆腳石的角色,拒絕參加歐元區、拒絕簽署《申根條約》、阻撓歐洲政治一體化、反對歐洲自主防務建設。英國的退出使歐盟內部消除了一大障礙,為歐洲自主防務建設和深入推動歐洲政治一體化清除了最大阻力。

歐盟未來的獨立傾向將會加強,這主要體現在自主防務建設、核軍備和對俄關係三大問題上。

一是建設歐洲自主防務的步伐將會加快。防務聯盟是歐洲一體化的重要內容,但因英國從中作梗,自主防務計劃進展緩慢。2018年馬克龍再一次提出歐洲組建軍隊的建議,如今這項計劃的實施步伐有望加快。

二是英國離去後,法國作為歐盟內唯一一個核大國,將試圖憑藉其核力量主導歐洲的自主戰略。馬克龍2月7日在一所軍事學院發表講話時指出,歐洲的安全“要不可避免地依靠歐洲人的自主行動能力”,歐洲要“擁有統一的核威懾政策”。馬克龍說,面對核武競賽局面,法國的核力量將在這一戰略中發揮核心作用。有評論指出,在世界核競賽出現復甦苗頭的情況下,法國試圖憑藉其核力量來領導歐洲防務,參與國際軍控談判,這一勢頭引起各方關注。

三是歐盟同俄羅斯的關係趨向緩和。烏克蘭危機後,西方同俄羅斯的關係惡化。然而西方內部的態度並不一致,美國要把俄羅斯置於死地,而法德等國則試圖把俄羅斯納入歐洲安全軌道。去年普京訪問法國,法俄關係回升。年底法德俄烏四國啟動“諾曼底模式”峰會,烏克蘭危機的解決出現曙光。歐盟與美國對俄的壓制政策拉開距離,凸顯了歐盟外交政策的獨立色彩。

英國脫歐了,歐盟要走向末路了嗎?法國竟成最大受益者

歐美關係更趨緊張

英國長期以來同美國保持特殊關係。作為歐盟成員,英國成為美國同歐盟之間聯繫的紐帶。英國離開了歐盟,美國失去了通過英國來影響和控制歐盟的有力手段。特朗普竭力貶低歐洲一體化作用,暗中鼓動一些國家在歐盟製造分裂。

英國的離去和法國的做大造成歐盟同美國關係更加複雜和緊張。北約是歐美結盟關係的標誌,但是馬克龍卻指責“北約腦死亡”。歐美另一個合作平臺七國集團(G7)同樣面臨分裂危險。特朗普上臺後G7三次峰會,每次都爭吵不休,達不成任何共識。這些清楚表明,歐美之間傳統的結盟關係已經難以為繼。

英國離開歐盟後,美國把目光投向中東歐國家,力爭“新歐洲”為其發揮代言人的作用,為歐盟的潛在分裂埋下新的種子。中東歐國家把俄羅斯視為宿敵,為確保自身安全更加需要依靠美國。因此,英國脫歐對歐盟內部力量對比、歐美關係以及歐俄、美俄關係都將產生重要影響。(責任編輯:樂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