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行新聞發佈會,介紹藥物研發和科研攻關最新進展。
■ 重症病例佔比由9.44%降至7.45%
國家衛健委新聞發言人米鋒表示,2月14日,除湖北外其他省份新增確診病例221例,連續第11日下降;新增疑似病例1061例,自2月6日起呈波動下降趨勢,北京、安徽、福建、廣東、浙江和湖南等省份連續6日下降;新增死亡病例4例,重症病例減少25例,現有重症病例數連續5日減少,確診病例中重症病例佔比由2月7日的9.44%降至7.45%。
總體看,湖北以外其他省份疫情出現明顯的積極向好變化。當前有關省份要及時根據疫情發展最新形勢,組織專家力量分析評估,合理確定應急響應等級,在抓好疫情防控和病例救治的同時,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
■ 新冠肺炎部分藥物初步顯出良好療效
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主任張新民表示,目前已遴選出5000個可能有效的藥物作為候選藥物,在普通冠狀病毒感染的細胞水平上進行初篩,之後選定100個左右藥物在體外開展活性實驗。在這一基礎上,科研攻關組聚焦少數幾種藥物開展臨床試驗,目前部分藥物已顯示出比較好的臨床療效。
■ 部分疫苗品種已進入動物實驗階段
張新民說,新冠病毒是一個新的病原體,疫苗研發難度比較大,週期比較長。為了確保儘早研發成功,安排了多條技術路線並行推進,切實保障成功率。當前部分疫苗品種已經進入到了動物實驗階段。疫苗作為一種應用於健康人的特殊產品,其安全性是第一位的。疫苗研發必須遵循科學規律以及嚴格的管理規範,要給科研人員一定的時間。從目前進展來看,我國各研究團隊的研發進度與國際進展基本保持一致。
■ 專家回應感染者體內出現炎症風暴
針對新冠肺炎感染者身體裡出現炎症風暴,中國科學院院士周琪回應,炎症因子風暴實際是細胞因子的過度反應。主要是人的免疫系統,針對外界的病毒和一些感染的誘因“不分敵我”時,過度反應造成對肌體的傷害。治療過程中,尤其針對危重症的患者,如何抑制炎症風暴是治療焦點。
科技部社會發展科技司司長吳遠彬稱,階段性進展顯示,在病毒病原和流行病學方面初步排除新冠肺炎的來源與已知家禽家畜的關係,提出蝙蝠是最有可能攜帶新冠肺炎病毒的源頭。在動物模型方面,已經成功構建新冠肺炎感染的小鼠、猴子等動物模型,為開展藥物和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評價提供了基礎條件。
吳遠彬同時表示,此前有科研團隊指出穿山甲可能是新冠病毒潛在中間宿主,我們正組織科研團隊論證,新冠病毒從穿山甲到人的傳播路徑也正在研究,有進展將及時公佈。
閱讀更多 新民晚報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