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握記錄筆,肩扛攝像機!看戰“疫”時刻的宣傳“鐵軍”

中國山東網-感知山東2月17日訊(通訊員 於馨傑) 面對來勢洶洶的新冠肺炎疫情,煙臺芝罘宣傳人一直堅守在疫情阻擊戰的前線,秉持著“舉旗幟、聚民心、育新人、興文化、展形象”使命任務,擘畫著全區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防控“疫”線畫卷。

聞令而動,勇挑重擔

“第一時間投入到宣傳輿情組的緊張工作中,用文字和鏡頭為戰‘疫’牢牢把正‘話筒’!”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大半年沒回老家的新聞科吳記成,剛和妻子回到龍口第二天,就接到部裡疫情緊急返崗的通知,他二話沒說,簡單和妻子交待了兩句,就告別父母開車回到了芝罘,當天下午就投入到區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宣傳輿情組緊張工作中。作為全區疫情防控宣傳總樞紐,宣傳輿情組需要精準傳遞全區疫情防控工作的實時動態,全面調度掌握各部門單位的新聞線索、影像資料,統籌協調把關各新聞媒體宣傳報道。為配齊配強宣傳力量,宣傳部從各科室抽調骨幹力量充實到宣傳輿情組,無間斷工作十三四個小時成為日常,作為缺失在鏡頭裡的“逆行者”,他們把文字和鏡頭做成了撫慰轄區居民的治癒良藥,為團結戰“疫”牢牢地把正“話筒”。

深入一線,直擊疫情

“扛著相機,頂著寒風,戴著口罩,我們義無反顧,勇往直前!”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作為一名新聞記者,就應該在需要我們的時候,義無反顧,勇往直前。”連日來,“芝罘新聞”部和《今日芝罘》報的記者們奔走在醫院、街道、社區等疫情防控一線,及時準確、公開透明報道疫情防控工作進展,用第一手材料、打動人心的場景,強信心、暖人心。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需要動員全社會廣泛參與。宣教科全員提前返崗,走街串巷、下沉基層,他們克服了“企業找不到人、吃飯找不到地、天黑找不到條幅懸掛點位”等重重困難,累計組織發放防疫手冊、明白紙近60萬餘冊(張),懸掛宣傳橫幅9500餘條,張貼宣傳刊板、海報20000餘塊(張),營造了全民參與、群防群治的濃厚氛圍。

回應關切,密集發聲

“顧不上吃飯,來不及休息,手機不敢離身,電腦前一坐就是一整天……”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正月初一開始上崗,天天高密度發聲,微信一個接著一個編,一天坐在電腦前幾乎不挪身,工作量瞬間翻了好幾番,融媒體中心“芝罘灣畔”微信公眾號的小芝們這個春節過得尤為忙碌。

他們克服種種困難,全身心投入到這場戰“疫”中。緊盯熱點問題,及時釋疑解惑,全方位、多角度地傳播芝罘區疫情防控正能量。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為了讓廣大市民得到更多關於疫情防控的權威信息,“芝罘灣畔”政務微信變“一日一推”為“一日三推”;小芝們夜以繼日,先後開設“守護芝罘•我們在行動”“抗疫日記”等專欄,宣傳報道全區先進典型70多個;發佈疫情通告、防控指南、黨員倡議、緊急通知等內容250餘條,點擊率近300萬;同時同步更新芝罘區政府網站和“芝罘發佈”政務微博,在疫情當前發揮了強大的輿論引導作用。

創新形式,多元發佈

“發著燒,被隔離在家,依舊堅守崗位,我們不僅要主動發聲,更要讓居民群眾願意看、喜歡看、看得懂”。

融媒體中心的曹興強負責“芝罘灣畔”政務抖音號,從初一開始,他和科室的同事就沒閒著,每天絞盡腦汁把疫情防控的相關訊息轉變成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推送到千家萬戶。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正月初四發著38.9度高燒隔離在家的他,依然堅持製作短視頻,確保政務抖音和微信及時發佈。截至目前,“芝罘灣畔”政務抖音號累計發佈疫情防控短視頻40多個,累計獲贊10萬+,累計播放量近200萬。其中《煙臺第四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發》單條點擊播放量超過99萬。

全民戰“疫”,更需要充滿正能量的文藝作品來提振士氣,鼓舞人心。文化科組織發動文聯、文旅等各行業各領域的專業藝術家和業餘愛好者投入到全民戰“疫”主題創作中。他們中有年逾八旬的老人,有剛滿三歲的孩童,他們用手中的筆、電腦等抗“疫”武器,滿腔熱情地宣傳防疫知識、歌頌一線“抗疫戰士”,累計創作詩歌、散文、楹聯、歌曲、戲曲、快板、短視頻、書畫、剪紙、雕塑等各種形式的文藝作品1000餘件(條),用藝術凝聚起廣大幹部群眾抗擊疫情的強大精神力量。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止謠闢謠,穩定人心

“熬通宵,戰輿情,連續作戰不間斷,絕不給謠言任何傳播渠道,非常時期,戰的是疫情,穩的是人心。”

網信中心於馨傑講出這番話時,已經連續工作20余天。憑藉對網絡輿情工作高度的警惕性與責任感,春節假期前,網信中心就對涉及疫情相關信息開設全網定向檢索,全員在線保證24小時監測與研判,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於馨傑與值班同志一起在崗值守,一天未休。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對網信中心來講,熬通宵、戰輿情、24小時堅守,已經成為工作常態,個別幹部甚至患上了“不盯著平臺,心裡很忐忑”的職業病。

自初三全員返崗以來,網信中心每天監測分析網絡輿情、網上民聲“疫情線索”等信息,報送區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為及時回應網民訴求、研判全網輿情、科學決策提供第一手資料。截至目前,已監測涉疫情相關信息12萬餘條,交辦相關問題100餘個,確保全區網上新冠肺炎疫情輿情形勢總體平穩。

堅守崗位,默默奉獻

“他們是防疫幕後英雄,舍小家為大家,全力以赴支援‘疫’線的戰友!”

“我明白,這個時候就得堅守崗位,你去加班吧,我帶孩子去看病!”這是生病中的妻子鼓舞丈夫的暖心話,正因為有家人的諒解,理論科的李龍飛有了戰“疫”宣傳的滿腔熱情。和他並肩戰鬥在一起的還有一大批這樣的“逆行者”。意識形態科赫嶽是剛結婚的“新女婿”,還沒來得及登老丈人家門,大年初二就開車從壽光返回了煙臺,馬不停蹄地投入到工作中,直到正月十五,也沒能跟岳父岳母說聲“過年好”。

手握记录笔,肩扛摄像机!看战“疫”时刻的宣传“铁军”

文化科初沛晟,孩子才四個月,提前把妻兒送回龍口老家全心靠在工作上,每天只能通過妻子發來的視頻看看孩子。為確保機關幹部一心戰“疫”,辦公室通過各種渠道集中採購口罩、酒精等防疫物資,每天檢測體溫、噴灑消毒、登記報備、分發餐食等,全力以赴支援“一線”抗疫的戰友。

與這些宣傳人攜手同行的,還有每天堅守在戰“疫”一線的各行各業各街道各部門的宣傳員,他們用手中的相機捕捉感動人心的瞬間,為萬眾一心、共克時艱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其實,和大家一樣,這些“逆行者”也有家有愛有親情,但縱使精疲力盡、疲憊不堪,他們都毫無怨言、默默奉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