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本月4100字,阅读大概需要10分钟

作为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符号,小镇青年曾经是被淹没在城乡二元对立结构中的社会阶层。在社会普遍认知中,有着对其文化消费偏好的刻板印象:文化惯习上有着根深蒂固的乡土情结,文化品味停留在对流行、时尚的追随和模仿层面,文化空间主要是歌舞厅、录像厅等大众娱乐场所,媒介形象呈现出缺乏审美、落伍土气的群体特征。

而在新媒介环境下,小镇青年通过文化消费重新进行身份的建构,在消费时序上实现了同步性,在消费形态上实现了多样化,在消费场景上实现了实体空间的升级换代,并追求网络虚拟场域中的体验感,在消费行为上实现了由被动接受者向生产型消费者的转变。

2018 年,以农村为代表的低线消费总量增速已达城镇消费增速的 1.5 倍,其占比有望在 2020 年 接近 20%;叠加年轻一代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的回流,低线与农村市场已经越发成为中国消费市场无法忽视的力量。

1、 城乡消费的显著差异:进击的低线消费!

城乡消费总量市场存在显著差异,城镇消费呈现量大但增速平缓的特点,农村消费虽总量水平不 高但增速显著高于整体。2018 年全年,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 38 万亿元,其中城镇消费品 零售额 32.56 万亿元,占总额年全国社会消费品总额的 85%,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5.54 万亿元,占 总额的 15%,城镇人口仍是国内消费的主力。但从增长角度看,2013-2018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 费 CAGR 6.8%,实际增速 4.6%(扣除价格因素),农村居民 CAGR 10.7%,实际增速 8.4%,乡 村居民消费增速更为强劲,未来乡村及低线城镇的消费市场潜力十分值得期待。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除了总量上的差异,从消费需求及消费结构上看,我们认为城乡二元结构亦存在显著差异。

1、 消费意愿差异:低线消费意愿的显著上行

农村消费者消费意愿仍处于旺盛增长过程中。为了衡量消费者的消费意愿,我们构建了边际消费倾 向指标,即消费增长/收入增长,用以衡量消费者额外收入一元愿意多消费多少钱。2014-2018 年,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每增加 1 元,用于消费的部分从 0.62 元下降至 0.58 元,而乡村居民可支配收 入每增加 1 元,用于消费的部分从 0.85 元上涨至 0.99 元。农村消费者边际消费意愿仍处于旺盛增 长过程中,反映到终端数据,我们可以看到 2013-2018 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 比重从 69.9%下降到 66.5%,而乡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占可支配收入比重从 79.4%上涨至 82.9%。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2、 消费结构异同:较低的居住消费挤出下,可选在低线的更快攀升!

从截面数据来看,城乡必选消费结构性占比相近,但城镇可选消费受到居住费用的挤出,整体占比 较乡村小。2018 年,城镇居民在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居住消费的人均支出为 9047 元/10809 元/6255 元,分别占总消费支出比例的 35%/41%/24%;乡村居民在必选消费/可选消费/居住消费的人均支 出为 4294 元/5170 元/2661 元,分别占总消费支出比例的 35%/43%/22%。城乡必选消费结构性 占比均为 35%,但可选消费农村高于城镇 2 pct,这一差异主要来源于居住成本的挤出效应。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从动态时间序列数据看,城乡必选消费占比持续下滑,可选消费比例农村增长幅度显著大于城镇。

1999-2018 年,城镇居民必选消费占比从 52.3%下降至 34.6%,下降趋势较慢;乡村居民必选消 费占总体比例从 58.4%下降至 35.4%,下降趋势较快。1999-2018 年,城镇居民可选消费占比从 37.9%上涨至 41.4%,有所上升;但乡村居民必选消费占总体比例从 26.7%上涨至 42.6%,上升趋 势明显,并已开始超过城市。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2、 城乡差异的核心原因:四点想法

1、 差别原因之一:收入绝对水平不同

由于农村与城镇收入绝对水平的差异,双方消费仍处于不同发展时期,因此边际消费支出存在较 大差异。从经济学角度,消费存在一定餍足点,即当收入达到一定水平后,收入增长带来的边际消 费的增量会逐步放缓。因此收入基数较低时,边际消费增量随收入提升亦提升,但当收入达到一个 临界值,收入提升带来的边际消费提升将出现下降趋势。目前,农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相当于城 镇 08 年水平,绝对收入水平差距仍大,因此农村与城镇消费意愿及消费结构均出现较大差异。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2、 差别原因之二:收入的稳定性 农村过去经营性收入占比较高,收入稳定性差,近年来工资收入占比提升带来更强的收入稳定性,

消费支出欲望边际提升显著。从经济学角度看,收入稳定性意味着未来持续稳定的现金流,给予消费者对提升当期消费的更强信心,降低储蓄需求。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 年,乡村人口 经营净收入占比 36.7%,显著高于城镇 11.3%,但工资收入仅占比 41.0%,显著低于城镇 60.6%, 农村收入稳定性显著弱于城镇。但近年来农村收入结构亦出现较大调整,2013-2018 年,农村居民 工资性收入占比从 38.7%上涨至 41.0%,经营净收入占比从 41.7%下降到 36.7%,工资收入占比 持续提升,收入稳定性得到加强,这亦是农村消费出现高速增长的重要原因。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3、 差别原因之三:流动人口回流

流动人口,是指离开户籍所在地的县、市或者市辖区,以工作、生活为目的异地居住的成年育龄人 员。我们所提到的“人口回流”包含两个事实:第一,是流动人口规模总体数量的减少;第二,流 动人口区域分布的变化,集中体现为东部、高线流动人口向中西部、低线的转移。“流动人口回流” 将造成人力资本在我国不同区域间配置的优化,从而使城乡消费经济格局转变。

从流动人口规模来看,2010-2014 年全国流动人口规模从 2.21 亿上升至 2.53 亿,但流动人口增速 明显下降,年均增长约 2%。从 2015 年开始,流动人口总量开始下降,2015 年减少约 600 万人, 2016 年减少 171 万人,2017 年减少 82 万人,2018 年再减少 300 万人。

从流动人口区域分布来看,2013-2015 年,西部地区流动人口占比上升 1.70%,而东部地区流动人 口占比下降 1.00%,在 2015 年全国流动总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可知回流人口开始从东向西移动, 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流动人口发展报告》则进一步指出,新生代流动人口占比超过六成,主体 为 80 后和 90 后,其中七成以上打算在 5 年内返乡,在返乡去向方面,首选返乡去向为原居住地。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4、 差别原因之四:新媒介带动城乡消费升级重心加速下沉

抖音/拼多多等新媒介渗透率提升,使得消费在城乡之间传导更加扁平,农村消费总量及结构调整 的追赶速度相比前期显著加快。从拼多多、淘宝、京东三家平台电商用户消费能力分布来看,电商 平台超过 50%的消费者来源于消费能力中等及以下消费者,从地域结构看,除京东以外,主要新 媒体及电商平台三线及以下用户占比均超过了 50%。以拼多多为例,从 2016-2018 年,拼多多超 一线、一线用户占比下降,而二线及以下地区的用户占比上升,这一数字反映出乡村及低线地区在 向一线城市迅速靠拢。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3、 城乡消费区隔下,可选消费和必选消费的发展方向 1、 城镇可选及必选消费发展方向

(1) 城镇必选消费发展方向

在城镇消费市场的必选消费发展方向上,我们认为:

  1. a) 必选消费支出占比持续下滑,行业规模成长红利将被削弱,城镇居民必选消费 趋于精挑细选,整体发展模式从总量增长到结构性调整转变。从前文分析我们 可知,城镇必选消费品占整体消费支出比例持续下滑,城镇必需性物质需求已 经得到较为充分的满足,后续边际提升的可能性降低,整体行业总量大幅增长 的红利时代已逝。整体行业发展由量向质转变,结构性升级趋势显著;
  2. b) 由于市场对必选消费品质量的侧重点提升,推动龙头优势品牌进一步整合市场, 头部企业可以获得市占率提升红利。市场发展逻辑的切换,亦推动市场格局的 进一步变动,以乳制品市场为例,2008 年-2017 年,乳制品市场三家龙头市占 率由 57%提升至 69%,后续,我们认为必选品消费的品牌格局将进一步集中, 龙头整合市场的红利继续;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2)城镇可选消费发展方向

城镇可选消费规模仍有提升空间,预计未来维持稳定增长。2013-2018 年,城镇居民 可选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例从 38.2%上涨至 41.4%,有所上行并开始趋于平稳。 从 分支消费增速看,我们可以看到,可选消费医疗保健/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 /生活用品及服务 2013 年到 2018 年 CAGR 分别为 12.5%/8.4%/8.4%/7.6%,显著高 于人均消费总支出 CAGR 7.1%,预计后续城镇可选消费仍然存在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一个曾经不起眼的群体:小镇青年,正在改变中国未来的消费市场

小镇青年消费报告,关注小编获取PDF原文

2、 低线消费可选及必选消费发展方向

  1. (1) 必选消费品 在乡村消费市场的必选消费发展方向上,我们认为:乡村必选消费目前可选择品类依然相 对有限,因此仍处于“所见即所得”的状态,因此渠道下沉完善的品牌可以获得农村消费 者更高的偏好与新的流量红利。农村必选消费虽然结构性占比仍在下滑,但由于消费支出 占比提升叠加收入的快速增长,整体规模仍有继续上行的空间。但目前农村的消费品牌数 量与城镇仍有较大差距,处于所见即所得的状态,因此农村消费者对于所能接触到的优质 消费品牌具有更强的粘性。2013-2016 年,在家用电器、手机、母婴、酒类消费品中,农 村地区居民长期保持着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其中美的始终居于家电销售榜首,帮宝适、好 奇、惠氏亦是母婴用品中更受青睐的品牌,农村消费者消费的品牌粘性及稳定性更强。
  2. (2) 可选消费品 农村可选消费支出占比较高且提升快,未来叠加收入端的增长空间仍大。1999-2018 年 乡村居民可选消费占总消费支出比例由 26.7%增长至 42.6%,并已开始高于 2018 年城镇 居民可选消费结构性占比,发展迅猛,潜力仍大。前文已述,目前农村收入的绝对水平仅 相当于城镇 08 年的水平,城乡收入差距仍大。后续我们认为一方面农村收入提升的空间 仍大,叠加偏好的不断提升,可选消费规模仍有较大潜力。

---感谢您关注小编,每天分享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人工智能,直播网红等热门分析报告,帮您及时掌握市场动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