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歷史上中國野球第一人是誰?

熱愛籃球的X


中國街球的第一人毫無疑問是吳悠,這時候或許有人噴小編,你們可以羅列出周銳、熱狗、以及頭盔哥、趙強、等等一系列球星來反駁小編,但是小編說明的一點是,對於街球文化的推廣和傳播,吳悠作為最早接觸籃球文化的一撥人,的確在我們這一代90後籃球人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印象,吳悠9歲開始打籃球,16歲接觸街頭籃球,18歲成立街球團隊,21歲完成第一次扣籃,23歲開始創辦全國街球賽事(選拔賽,表演賽,巡迴賽,反季節聯賽,制霸賽等)。

或許當球迷看到吳悠舉辦過街球比賽確實非常驚訝,其實這並不是假的,確實許多街球比賽都是吳悠開創的,這也證明吳悠在國內街球中的位置確實有著足夠的分量,他也直接推動了中國街球的發展。即使他的球技並不是國內業餘球員中最頂級的,但我們確實可以看到他對於國內街球的貢獻。而隨著自己舉辦的聯賽越來越多,再加上曾經連續四年拿下過的北體大冠軍,還有各種聯賽、街球比賽的冠軍,他還和NBA球員進行過一對一等活動,這也讓吳悠的名氣越來越大,就此有了街球王的稱號。但對於吳悠來說,確實他存在許多爭議,就比如去年嘲諷阿聯打球軟,這也讓吳悠被無數球迷謾罵。但不管怎麼樣,他對於國內街球的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其實,街球的意義是通過籃球傳遞快樂與尊重,下面小編就總結幾位中國街球關注度比較高的球員。分別為吳、兔子、周銳、HOT DOG、頭盔哥。

吳悠

提及中國街球,就不得不說這個身高只有1.74米的小個子,不得不說這個中國街球的代表人物。儘管關於吳悠是否是“中國街球王”的爭論和質疑從未停止過,但僅就對街球的貢獻、宣傳乃至推廣和影響上,吳悠還是獲得了諸多認可。


兔子--黃晨霄

比起真名,更多人知道的是“兔子”。在街球於2000年開始流行於中國後,兔子是國內最早接觸街球的一批人。因為在中國街球領域內知名度高,加之球風飄逸受到很多球迷喜愛,所以,兔子還曾為上海華街出過街球教學碟。

周銳

出生於1988年的周銳算是“後起之秀”。畢業於武漢體育學院的他,被譽為是“中國新晉街球王”。2007年,他在某運動飲料舉辦的鬥秀場活動中一戰成名。2年後,他又因為率領球隊擊敗了吳悠的球隊名聲大噪。2011年中美街球對抗賽中,他晃倒美國街頭籃球傳奇球員AO,並獲得中國街球MVP。2012年,他蟬聯MVP,成為首位連續2屆都獲得MVP的球員。周銳速度快、技術全面、突破能力和身體素質都很出色。儘管只有1.74米,但他最高摸高高度為3.3米。值得一提的是,周銳還接受過央視體育《籃球公園》的專訪。

HOT DOG

Hotdog,是上海人陳旭俊玩街球時的外號。為什麼取這麼一個名字,陳旭俊解釋,這個外號差不多已經有十個年頭了。“其實很簡單,有個朋友隨便一說,就決定了,之後就一直沒改過。”

據陳旭俊介紹,在街球裡其實不分進攻和防守,和一般的比賽不大一樣,場上所有人都要進攻,所有隊員都要防守,後衛就是過人,前鋒中鋒就是扣籃那麼簡單。陳旭俊則是一位比較OLD SCHOOL的後衛,在比賽中以傳球為主。

5.頭盔哥

郝天佶,中國著名街球手之一。球風華麗,常常引爆各種小街小巷,粉絲量達百萬。因習慣性地在跟對手單挑最後一球時戴上頭盔,江湖人稱“天極頭盔哥”。這位190+190的巨型街球手從小便發掘了自己的運動細胞,與大多街球手想法相似,嚮往自由的郝天佶在初中的時候因為一個吳悠演的電視廣告認識到了街球,那時他第一次發現籃球竟然可以這麼玩。之後,郝天佶就一頭扎入了街球這個圈子,下了狠心的他開始跟著視頻練球,看一秒停一秒,無限循環地反覆看,練習各種街球動作成為頭盔哥每天的必修課。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從未接受專業訓練完全靠自律前行的郝天佶逐漸走進球迷的視野。在2012年,街球王吳悠帶著球隊去南京做一個名叫"野生"的活動,郝天佶知道這個消息後,心中就燃起熊熊的戰鬥慾望,毫不猶豫地就去參加了,在單挑打到還剩一個球的時候,他將球往地上一放,戴上自行車的頭盔,現場的觀眾興奮了,吳悠當時也笑了。也正是那場比賽,“頭盔哥”第一次進入到大眾視野。


且聽胡說


他被譽為中國野球第一人,女友身材傲人。張鴻林來自於中國福建,他從小就比同齡人高出很多,17歲時身高已經超過了2米,後來就接觸到了籃球運動,大學時還曾是華僑大學籃球隊的主力成員,率領著球隊征戰CUBA,在5年的大學時光裡面拿到了2個全國性質的冠軍。面對著能力超強的張鴻林,國內的CBA球隊早就蠢蠢欲動,都希望能夠在畢業以後將他攬入麾下。

畢業之後,張鴻林拒絕了CBA各支球隊的邀約,轉而進入了一家半職業球隊,秦奮對籃球非常感興趣,因此他組建了一支半職業的球隊,在國內有些一定的知名度。相對於CBA聯盟當中的球隊來說,秦奮名下的球隊有著更好的薪資待遇,也比較自由,於是張鴻林選擇了後者。

如今張鴻林在節目中積累的一定的人氣,他的商業價值也有了一定的上升,平時一場比賽的出場費能夠有3千元左右,在節目中出名之後變得更高了,一年下來也有近百萬的年薪。除了在籃球事業上獲得了巨大的成功之外,張鴻林在感情生活上還非常順利,身強體壯又多金的張鴻林在球場外受到了眾多美女的青睞,只不過在他身邊已經有了一位長相清新,身材傲人的女友,看起來也有些嬌小,很多網友在看到張鴻林女友照片以後都表示非常羨慕張鴻林。不知道大家對張鴻林有什麼樣的看法,說出來討論一下吧。





一塊兒學籃球


所謂的野球第一人,就是非職業比賽或者說非官方背景的籃球賽第一人。

我們再看什麼叫第一人?毫無疑問是說影響力,也就是社會知名度。從平時網絡上的影響力或者聲量來說,題主提到的吳悠要比鐵牛他們高很多,另外王增傑已經在打CBA了所以不能算是野球運動員。

雖然網上黑吳悠的人很多,但是不得不說他個人的籃球基本功和對籃球的熱愛超過很多普通球迷,一手組織的民間球隊和日落東單等相關賽事影響力十分深遠。

我們不否認吳悠某些方面沒有做好,但是憑良心講中國野球尤其街球文化,在過去十年吳悠這個人繞不開。他的CL球隊也有很多知名籃球球手,這裡就不展開說了。

最後說一下,如果野球第一人從表演爆炸力上來看,我看可能是今年參加了CBA灌籃大賽並拿下冠軍的雲南滑翔機矣進宏沒跑了。那扣籃水平,完爆一群CBA球員,太炸裂了!


球場周邊


近年來,籃球運動在我國發展迅速。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籃球場,從小孩子到老大爺,每個年齡段都有籃球迷。說起CBA聯賽,每個接觸過籃球的都很熟悉。其實在我國除了CBA聯賽外,還有其它的聯賽,比如CUBA。

CUBA裡的球員對於真球迷來說可能會了解一些,但是普通人就不甚瞭解了。不過最近的一檔綜藝,讓更多人瞭解到了CUBA裡的球員,這檔綜藝的名字就是《這就是灌籃》。

張鴻林開始被大眾熟知

節目中邀請了不少國內頂尖水平的球員做嘉賓,不僅有CBA的球員,也有來自CUBA。比如像CUBA裡的比較有名的球員北大張寧。這個綜藝確實有看點,球員在節目中實打實的去比賽,而不是來虛的走過場表演。

很多球員因這個節目而被大眾認識走紅,其中人氣比較高的當屬於有“鐵牛”之稱的張鴻林。作為內線,身高2米03的張鴻林不算很高,但是1993年的他絕對是目前國內最強壯的籃球運動員。他的體重高達150公斤,推力是190公斤。

而就算NBA的“大鯊魚”奧尼爾的推力也只有198公斤,姚明是150公斤,張鴻林的推力是周琦的3倍還多。對比數據後不難看出張鴻林的力量有多爆炸,直接就可以說,在目前中國男籃中沒有人在這塊能和他抗衡。更別說在野球場上,那力量絕對是壓倒性的。

由於張鴻林的身體優勢,在進入大學後,他帶領華僑大學奪得過2次CUBA總冠軍。可以說他在CUBA時是絕對統治內線的,不足之處就是他的靈活度不夠。很多CBA球隊都對他特別關注,想要把他拉入麾下。

拒絕進入CBA打球

但張鴻林畢業後卻選擇拒絕進入CBA,目前效力於上海KINGS籃球俱樂部,所在球隊老闆就是國內比較有名的富二代秦奮。而秦奮給他開出的薪資待遇不低,工資近100萬。再加上他參加綜藝後成為籃球網紅,而後又創下了自己的品牌,可以說收入遠超進入CBA。

其實張鴻林是個很有個性的人,他熱愛籃球,發自內心的喜歡籃球。相比於CBA條條框框的約束,他更樂意去野球場自由的打球。在野球場他可以肆意發揮著自己的能力,況且去野球場的收入還要比在CBA時的工資高。

能開心的打球而且收入也多,並且自己如今可以代言各種廣告,說實在的,確實沒必要非要進CBA了。CBA工資能達百萬其實很不低了,如果他當時真的進入NBA,未必有現在這麼多的成就。

雖然他的身體很強壯,但是在高手林立的CBA不一定能站住腳跟。動作遲緩是個很致命的弱點,高強度的比賽下,他必然跟不上節奏。一旦被分析出應對他的方法,到時候在賽場針對性的攔防,估計他也就廢了,只會淪為默默無名。

運動員是吃青春飯,他聰明地分析了現狀,結合自身的條件,選擇不去CBA現在看來確實是正確的。趁著年輕,在當打之年多打野球掙錢確實是一條另闢蹊徑的路


籃球明公


個人觀點還是吳悠。吳悠其實是國內打野球比較早的球員,個人技術特點就是打球花哨,突破為主,但是打球風格比較高調,所以容易遭黑。

也正是因為吳悠這容易遭黑的體質,給自身帶來了很大的流量,給街球帶來了很大的關注度,加上他自身確實非常熱愛籃球,並勇敢地把籃球當成職業,一直堅持著。近幾年,由於以吳悠為代表的眾多野球選手的湧現,極大地鼓勵了中國草根球員從事籃球工作的熱情,從而推動了中國街球事業的發展。

吳悠成為第一人,並不是因為他技術第一,而是他對於野球事業發展的影響。姚老闆都力推吳悠,更加突顯他的影響和能力


爬電杆的腳踝終結者


吳悠吧,不能只憑單打或者黑料來否定一個人,吳悠是最早開始街球的一批人,推動中國的街球,我認為街球第一人該算吳悠


足球之家live


吳悠,北京人,身高1.74米。9歲開始接觸籃球,16歲接觸街頭籃球,21歲完成第一次扣籃,23歲開始創辦全國街頭籃球賽事。吳悠在中國的街球界相當有名氣,在北京體育大學上學期間,吳悠連續四年獲得北體大聯賽冠軍。吳悠的街球團體是中國走出國門,受邀參加美國洛杉磯國際挑戰賽的街球團隊。



小亮愛籃球


我覺得以前是吳悠,現在是頭盔哥,畢竟路人王大魔王


HHQ253372334


張鴻林


山東老郭


吳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