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為中國祈福背後的希伯來語和猶太曆史分析

能夠在西牆這麼重要的地方,專門給中國祈福,這真的是至高無上的。

不過分析一下最近一段時間,以色列對中國表達祝福背後的希伯來語,發現這裡面有點小問題。

以色列為中國祈福背後的希伯來語和猶太曆史分析

以色列在西牆為中國祈禱、祝福這件事情,自媒體大號“牛彈琴”也報道了。這張圖片上面的希伯來語準確翻譯應該是“以色列人民為中國祈禱”

עם ישראל

應該翻譯成以色列民族或以色列人民。

מתפלל

התפלל的一般現在時,祈禱的意思。

למען為了,比בשביל高級。

סין中國

以色列為中國祈福背後的希伯來語和猶太曆史分析

可愛的以色列總統裡夫林這句說的大概是,

אנחנו בישראל, ואיתכם

應該翻譯成我們在以色列,和你們在一起。

以色列為中國祈福背後的希伯來語和猶太曆史分析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

“אני רוצה להביע הערכה בשם של ישראל... על המאמץ של סין כדי למנוע את התפשטות הוירוס הזה”

即,“我代表以色列國,對中國為防止疫情蔓延所作的努力表示讚賞。”

這句的翻譯完全沒問題。

p.s.以下是一位真正研究以色列和希伯來語聖經學者的評述:

Am Yisrael(希伯來語的主語,中文版被翻譯成“猶太人民”,本意是“以色列人民”)這個用法值得注意。

以色列和猶太(特別是“猶大王國”)在聖經舊約和歷史現實中的關係很複雜。以色列和猶大南北對峙,是兩個獨立的國家,經常彼此為敵,同時也有一些文化上的關係(語言文字和宗教)。以色列滅亡後,南方猶大政治和文化精英開始越來越頻繁、固定地挪用以色列這個名字,關於二國曾經統一的描述也開始變多。這能帶來實際的政治利益:比如對巴勒斯坦北部地區(北國故地)的領土訴求(如約西亞王)。實際上公元前十一世紀到十世紀“以色列”概念的外延到底是什麼樣的,很難一句話說清楚,聖經裡的十二支派、統一王國、耶和華的民等等只是理想化、神學化的表述。
很可能在以色列國消失後,猶大國及其後裔“猶太”人才開始自稱以色列的。到了拉比猶太教時期這種用法就固定下來了。上世紀四十年代末,巴勒斯坦的猶太政治機構徵集國名,“以色列國”戰勝“猶太國”脫穎而出。應該說,約西亞王的政治考量在當代也起過作用。


真正自稱古代北方以色列國後代的是撒瑪利亞人。但從古代開始,猶太宗教和政治精英就稱撒瑪利亞人是外來的(列王紀下十七;拉比文獻),根本不是本土人,不是以色列人後裔,信仰不純,所以不是這片土地的主人。

……

……

……

我們還是需要對以色列和希伯來、猶太文化了解更多。

不過嚴肅學術之後,我們依舊相信:

“我們雖然身在以色列,心卻與你們(中國)同在。抗擊疫情,以色列和中國人民站在一起。願春暖花開時,生活一切如常,所有人健康平安!”(摘自牛彈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