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縣城的房價會跌嗎?

誠信做人152099877


當前三四線城市的平均房價已經達到10000元/平-13000元/平,這個房價是很不合理的,單就工資而言,三四線城市的普通員工工資不過5000元-6000元左右,甚至還要低於這個值,房價已然達到這個值2倍了。目前很多縣城的二手房房價已經開始下降了,小縣城是最小的城市人口單位,小縣城人口有限,經濟實力較弱,之前房價起來全是借全國的房價行情和上一輩人外出的打工的積蓄才把房價拉上去的。一旦後繼無力,無人接盤的話,下跌是很正常的,而當前就是這個情況,例如某個縣城的二手房均價從2019年年初的9000元/平的頂峰,已經下降到7500元/平了。這樣只會造成三四線城市的人口迴流到各個縣城,雖然現在號稱本科學歷已經不算什麼了,但那只是在大城市而已,很多三四線城市的年輕人其實很少的,不然大家可以出去看看,是否能遇到很多年輕人。

這次疫情只會加速這個進程,縣城裡有的只是國家性質的工作崗位。對於在外地工作的人來說,家裡的縣城和農村是沒有什麼區別的。


房產見習者小鄒


新冠疫情對於各行各業的影響是有目共睹的。對於一向喜歡趕在節前節後銷售的開發商而言可以說是一次不小的打擊。當前也不少人藉著疫情的影響看空樓市。可以說疫情對房地產行業的影響是必然的,但如果非要說疫情絕對能夠做空樓市就是不恰當的。同時也有不少人對疫情過後的小縣城樓市不看好,覺得小縣城的樓市抵抗風險的能力不足。但是疫情真的能夠帶來小縣城樓市的發展的影響嗎?



談房降價是已經持續了很久的爭論。不論遇到什麼政策都會有人說房價一定是會下降的。但是這麼長時間以來房價在調控政策的控制下並沒有下行,並且政策也不允許房價大起大落。所以說在疫情過後政策對於樓市的扶持也是必然的。既然如此小縣城的樓市也是樓市,由政策託底是也很正常的。

小縣城普遍房價不高,缺乏產業的支持。因此小縣城的居民收入多半來源於自主就業的收入。這部分群體在疫情影響下一定會受到不小的損失。但是購房者買房的意願並非是空穴來潮的,而是有所準備的。之前有過的準備在後續一定會出手。目前來看除去湖北之外其他省份已經開始組織有序復工,疫情的防控形勢也向好發展。所以說就目前的趨勢而言,小縣城的居民恢復正常的生活和生產也就在眼前。總體的損失也沒有那麼嚴重。購房者自己準備的購房款應該也是充足的。

只要開發商能夠在疫情影響下堅持住,在疫情過後給予購房者折扣優惠,那麼小縣城的樓市復甦還是非常有指望的。所以說,小縣城的房價會因為疫情影響讓開發商給出折扣優惠,但並不會因為疫情而發生大幅度的波動。


房產老J


從去年底的房價看,房價還是出現下跌的痕跡,雖然不是太明顯,價格雖然貌似依然堅挺,但從營銷方式折射出些許端倪。買房送車位,在這幾年貌似沒有這麼大的促銷力度。

這次疫情的經歷,相信會讓所有提前消費的人感受到之前前所未有的壓力和心力憔悴的切身體會,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讓所有人體會到當失去工作機會面對必須按時支付的房屋按揭是一座壓在頭頂令人窒息的大山。

假如,這次疫情時間再持續延長,相信,除了公務員,企事業單位職工高枕無憂外,所有打工一族絕大部分房奴族都會刻上信用不良的烙印。

疫情,也讓大家體驗到城市和農村生活的明顯對比。

城鎮高密度聚居環境,狹小的密閉空間,南來北往的人群,為疫情提供便捷的方式和載體。密集的人口也給疫情防控帶來相應的困擾和難度,想出門透透氣,溜達溜達,也成為一種奢望。。。。

相對而言,農村人口稀疏,環境優美,空氣清新,流動人口稀少,便於疫情防控,在城鎮推行各小區封閉管理人人只能臥室餐廳客廳衛生間循環時,農村依然可以外出到自家園子摘摘菜,到田間地角走走,呼吸那帶著泥土味的清新空氣。

最重要的一點是,在這次疫情面前,平時貌似優越的城鎮化的生活環境,在災難面前顯得那麼蒼白無力,假如,生活物資出現供需失衡,棲身城鎮,金錢和地位將變得一文不值。更別說社會基層的工薪族和民工族。

俗話說得好,家有積糧,災年不慌,現在在家居住的農民,或多或少都有一定的積糧,三五個月的自給自足完全不成問題,這優越生存條件是城鎮人不能擁有的。

疫情,像一面鏡子,顯示了不同角度的

真實圖像,不同角度的對比,結果一目瞭然。看到提前消費群體的困境和無奈,相信提前消費這個觀念在人們的心中一定會重新省度,重新評估。觀念的改變和行動的停滯,首先對房價會造成衝擊,當人們對城鎮住房的願望由渴望變成駐足觀望,房價下跌就成為自然而然。





山旮韻


怎麼可能跌?買房的人會更多,特別是小縣城


農民你寧哥


縣城房價本來就不高,還想跌到哪裡去,經過這次疫情,在外漂泊的人返鄉置業肯定不少。。。


過客隨緣2019


個人感覺,武漢多少會影響。其他一二線城市會收到影響。剩下的三四五線還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