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武漢開展拉網式大排查

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武漢開展拉網式大排查

近日,武漢市部署落實五個“百分之百”舉措,即“確診患者百分之百應收盡收、疑似患者百分之百核酸檢測、發熱病人百分之百進行檢測、密切接觸者百分之百隔離、小區村莊百分之百實行24小時封閉管理。”

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武漢開展拉網式大排查

五個“百分之百”能不能實現?“四類人員”有沒有應收盡收、應治盡治?2月16日,湖北省委常委、武漢市委書記王忠林召開視頻會,部署開展為期3天的集中拉網式大排查,摸清底數,推動落實“五個百分之百”工作目標,堅決遏制疫情擴散蔓延。

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武漢開展拉網式大排查

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市政協主席胡曙光,市人大常委會主任、市委副書記、組織部部長鬍立山等出席會議。各區指揮部設分會場。

集中力量打殲滅戰!武漢開展拉網式大排查

為什麼要開展大排查?

集中力量打殲滅戰

而不是鬆鬆垮垮打持久戰

“這件事決不能再等了!”王忠林說,開展三天集中拉網清底大排查,

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應收盡收重要指示的重要舉措;是堅持人民生命至上的具體舉措;是阻斷傳染源、保民安民的關鍵舉措;是打贏武漢保衛戰的具體舉措。

“只有找到人、查到人,才能落實‘應收盡收’。”王忠林要求,全市各級黨員幹部要提高思想認識,不摸清底數,這場戰“疫”就很難打贏。

王忠林說,生命重於泰山,疫情就是命令。每當看到求助電話,看到患者子女的焦急焦慮,心裡很痛。求助的群眾可能會在等待中失去生命,不及時收治起來,我們的責任很大;另一方面來說,確診患者在家得不到及時救治,也會造成疫情的傳染擴散,不利於疫情的控制。

“武漢是決戰之地,要集中力量打殲滅戰,而不是鬆鬆垮垮打持久戰。”王忠林說,疫情每拖一天,代價都是巨大的。不管從全國支援武漢的力量、還是市民的耐心、亦或是各級幹部的精力來看,都不能久拖。“我們必須背水一戰,沒有退路,沒有時間,務必打贏!”

如何做好大排查?

“一把手”親自上陣

“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這次會上部署,以社區為基礎,徹底排查清楚各類病人和密切接觸者。

王忠林指出,做好這次拉網行動,方法要科學、標準要嚴格、收治要及時、組織要有力。

——方法上,要配齊工作力量,公安、社區、網格化一體化推動,實現人工和科技手段相結合。

——標準上,以對人民極端負責的態度,堅持“不漏一戶、不漏一人”。

——收治上,要及時、分類收治,對於發熱病人、密切接觸者和疑似患者及時進行核酸檢測,提高排除率;對確診病人要一律送醫救治。

——組織上,各區黨政一把手要親自上陣,以街道為主體、以社區為作戰單元,市級領導幹部要加強對口督導;對落實不力的,嚴肅追責問責。

還要做好這4件事

不服從小區封閉管理的

要嚴肅依法處理

王忠林說,自己在網上看到,有的小區居民不服從封閉管理,拿生命開玩笑。 對於這種行為,一定要嚴肅依法處理,予以曝光。

他要求宣傳部門創新思路,動員市民加強對疫情防控重要性的認識,綜合運用手機短信等多種方式,及時發佈推送疫情防控有效信息,讓大家認識到,疫情防控不是個人的事,關係到身邊每一個人的人身安全。

完善配送體系

為“宅”家市民提供物資保障

“封閉管理要持續,就要讓大家不出門,在家也能買到生活必需品。”王忠林說,各區要高度重視,

及時完善物資配送體系,及時為“宅”家市民提供生活必需品保障。

加快檢測

儘快排除疑似病例

為了進一步提高收治率治癒率、降低感染率病亡率,王忠林部署,要組織一切力量,加快核酸檢測,對居家發熱的儘快排查。

千方百計

保護好社區工作者

王忠林說,自己在調研中注意到,不少戰“疫”一線同志防護意識還不夠,比如工作場所要保持一定距離這些基本措施,落實得還不到位。

“我們每個人,既是抗擊疫情的參與者、更是疫情防控的示範者。”他要求,各級黨委政府要時時提醒廣大黨員幹部、基層一線工作人員做好防護,當好示範標杆。真正認識到,防控更嚴一些,就是對自己、對他人的生命負責。

此外

湖北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

防控指揮部還下發了

關於加強城市社區、小區封閉管理工作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及神農架林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各有關單位:

為堅決控制傳播源頭,遏制疫情擴散蔓延,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現就加強全省城市社區、小區封閉管理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強組織領導

1.完善指揮體系。建立市、區(市、縣)統籌、街道協調、社區(網格)牽頭負責的指揮體系,加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各市、區(市、縣)和街鎮在下沉到社區幹部中,要分別明確一名幹部參與社區組織協調,在社區黨組織統一領導下實施社區、小區、樓棟、門棟封閉管理工作。

2.整合工作力量。未上班在職機關黨員幹部到所在社區報到,充實社區工作力量。動員屬地社會組織、專業社會工作機構、物業服務企業、業主委員會、志願者等各方力量參與社區防控工作,特別是發揮社區黨員、警員、醫務人員“三員”的作用,帶領各方面力量協同作戰,參與社區防控。

3.強化工作要求。各方工作力量服從社區黨組織的統一指揮調度。以小區、樓棟、門棟為管理單元分配工作力量,落實封閉管理責任。各級疫情防控指揮部和紀委監委要加大督查檢查力度,嚴肅查處不作為、慢作為和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等行為,追究相關責任人責任。

二、強化社區管控

(一)封閉管理。

4.所有小區、樓棟、門棟在保證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原則上只保留一個出入口,不具備封閉條件的應臨時性圍合或設置警戒線,安排管理人員全天候值守,加強進出人員、車輛的登記管理。嚴格控制小區人員、車輛進出,外來車輛一律不能進入小區、樓棟,外來人員(包括快遞員、外賣員等)一律不準進入小區、樓棟、門棟,小區、樓棟、門棟內住戶無特殊情況一律不準外出,每戶每3天派出1名人員外出購買生活必需品,除生活和防控救治必須營業的藥店、酒店、商店外,其他商鋪一律暫時關門,小區、樓棟、門棟封閉管理人員和社區防控人員一律佩戴袖標,對違反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應急響應管理規定的,司法機關一律依法採取措施。

5.對無物業管理的住宅小區,街道應組織力量負責出入口執勤,實施入口管理;對無法設立門崗管理的,要以網格為單位,劃分片區,街道要明確責任人員,明確片區責任。

6.小區出入口處要設置體溫測量區,所有進出人員必須測量體溫。對體溫異常人員,要勸其回家自我隔離觀察,並及時向社區和相關醫療衛生機構報告。

7.對小區、樓棟、門棟內住戶遇到水、電、氣、通訊等設施故障,相關企業人員必須進小區、樓棟、門棟維修的,要在做好體溫測量等防護措施的前提下,予以放行。

(二)全面排查。

8.加大流行病學調查力度,每個小區、樓棟、門棟輪流安排一定數量人員並有民警參加的上門調查,做到深入細緻排查全覆蓋,把疑似、確診病人的密切接觸者找出來,不落一戶、不漏一人,分類建檔,精準管理。

9.居民每天要向社區報告體溫等健康狀況,有發熱、乏力、咳嗽等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返回居住人員要及時向社區報備,每天報告健康情況。隱瞞、謊報、遲報有關信息或阻礙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履行職責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10.社區統籌安排工作力量,實行“一包多、分樓棟包乾”,通過上門或信息化手段做好小區居民健康情況的排查、監測和報告工作。

11.出租戶要向社區提供出租房屋和承租人動態信息。承租人員已返回的,出租戶應及時督促其向社區報備。對不報告租住房屋和人員情況、不配合社區工作人員開展工作的,依法依規追究責任。

(三)加強引導。

12.社區應會同物業服務企業等加強社區、小區疫情信息公開,在小區、樓棟、門棟門口醒目位置或通過網絡公開當日小區確診、疑似病例情況,讓社區居民及時瞭解真實準確的疫情信息,積極配合做好疫情防控和自身防護。

13.社區要充分利用微信、電子宣傳屏、橫幅、公告欄、廣告欄等各種載體和形式,廣泛宣傳疫情防控和個人防護知識,回應群眾關切,釋疑解惑,引導居民正確認識疫情;倡導居民“不串門、不聚會、無事不出門”,嚴格遵守在公共場所佩戴口罩的規定,提高自我防護意識。

14.公佈社區、物業服務企業電話號碼,利用好110、120、12345等現有應急、投訴平臺,完善工作機制,暢通信息渠道,做到橫向共享,縱向貫通。

(四)消殺保潔。

15.小區、樓棟、門棟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單位要嚴格做好住宅小區、樓棟、門棟公共區域的樓道、電梯、門衛室、垃圾箱房(桶)、公共辦事區域、為民服務場所等共用部位、設施設備和公共場所的清潔消毒,加強通風換氣、垃圾分類處理、環境整治等工作。對居家隔離健康觀察家庭的垃圾按有關規定進行專門處理。對沒有物業服務的小區,街道、社區要安排專門力量或組織居民做好消殺保潔工作。

16.對出現確診或疑似病例的小區,協助疾控部門對病人活動區域和所在樓棟加大消毒液的劑量和消毒頻次,協助疾控部門對病人和密切接觸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與防護品廢棄物進行處理,防止病毒二次傳播,將每日消毒情況向小區居民進行公示。

17.區(市、縣)疾控部門要加強對物業服務企業或其他管理單位工作人員的指導培訓,按照消毒技術要點做好小區消毒工作。

(五)保障服務。

18.倡導採取網上購物或社區、物業服務企業以及居民建立微信群等形式開展團購,由快遞、外賣等實行無接觸式配送。小區、樓棟、門棟應設置快遞物品指定存放點,快遞、外賣等配送物品應送至指定存放點進行臨時存放,由居民到指定地點自行領取。

19.做好發熱隔離人員的照護工作,做好“四類人員”的集中隔離與送治工作,組織專業志願者視情況對居家隔離對象和小區居民開展心理疏導和安撫。

20.做好老弱病殘特殊群體的服務工作,與殘疾人、獨居老人、行動不便的或其他有特殊需求的社區居民進行定期溝通,協助解決特殊群體的需求和困難,保證老弱病殘特殊群體的基本生活所需。

21.公安機關要加強小區、樓棟、門棟治安管理,加大對詐騙、偷盜、造謠等違法違規行為的打擊查處力度。對拒不配合社區、小區封閉管理、不按要求就醫、集中隔離的人員依法採取強制措施。

三、加強管理保障

22.加強人員保障。簡化辦事流程,為社區防控工作人員、物業服務管理人員、清掃保潔工人(環衛工人)、生活必需物資的市場及物流從業人員、醫院勞務人員等及時返工返崗提供快速綠色通道,強化社區、小區封閉管理服務保障工作。

23.加強經費保障。市、區(市、縣)兩級財政列支社區、小區封閉管理的專項經費。研究制定對積極參與社區、小區封閉管理工作企業和人員的獎補政策,落實加(值)班工資津貼。

24.加強物資保障。區(市、縣)統一做好社區防控物資保障,省、市統籌管理的防控物資要在優先保障醫療機構的前提下向社區傾斜,強化社區一線工作人員安全防護。

眾志成城,團結一心

武漢必勝,中國必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