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美德是什麼?

澄碧裡的魚


中華美德是什麼?

感恩邀答:

據載《尚書·虞書·舜典》:“慎徽五典,五典克從。”

譯:讓舜慎贊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常,人民順從。

也就是說,中華的美德是帝堯根據舜實際做到,效果顯著,開始在中華施行“五倫”之法。

據載《尚書·虞書·皋陶謨》:“皋(yáo音爻)陶曰:‘寬而慄,柔而立,愿而恭,亂而敬,擾而毅,直而溫,簡而廉,剛而塞,彊而義。彰厥有常,吉哉!’”

譯:皋陶說:“寬厚而謹慎,柔順而特立,厚實而恭慎,治理而敬事,安順而堅毅,正直而溫和,簡約而廉明,剛正而充滿,堅強而良善。表彰常德者,吉祥!”

由皋陶(上古四聖之一,餘為堯、舜、禹,是司法鼻祖)演化成“九德”說。

據載《尚書·周書·洪範》:五事:一曰貌,二曰言,三曰視,四曰聽,五曰思。貌曰恭,言曰從,視曰明,聽曰聰,思曰睿(ruì音銳)。恭作肅,從作乂,明作哲,聰作謀,睿作聖。”

譯:五事:一是容貌,二是言論,三是觀察,四是聽聞,五是思考。容貌要恭敬,言論要合理,觀察要清楚,聽聞要廣遠,思考要通達。容貌恭敬就能嚴肅,言論合理就能安定,觀察明白就能明智,聽聞廣遠就能善謀,思考通達就能聖明。”

箕子曰:“為人臣,諫不聽而去,是彰尹之惡而自悅於民,吾不忍也”。割發裝癜,披髮佯狂為奴,商紂王見此,以為箕子真瘋,遂將他囚禁起來,貶為奴隸。殷商箕子大賢大智而裝傻,且為周朝奠基《尚書·周書·洪範》大法,情何以堪?

由箕子演化成“五事”說。

《論語·季氏》: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視思明,聽思聰,色思溫,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問,忿思難,見得思義。”

譯:孔子說:“君子有九種思考:看思明白,聽思清楚,貌思溫潤,話思忠誠,事思敬慎,疑思不蓄,忿思後患,看到得思是否合乎義。”

“千古帝師,萬世師表。”的孔子演化成“九思”說。

綜上所述:“五倫”以後才產生《孝經》、《文昌孝經》。皋陶“九德”說、箕子“五事”說、孔子“九思”說,這些是橫跨五千年中華美德之骨架,也都是大聖人自己做到後,才再說得呵。敬奉!


紹興李珍


曾經的尊老愛幼,變成現在的老坑拐幼了!我的意思只能代表我自己,別噴!想當年我8歲的時候,我爸問我有什麼理想,我五指緊握的舉起…我的理想是做一名科學家,建設我們的國家?現在我問我4歲的外甥說你有什麼理想時,從他善良的眼睛裡發出了堅韌的目光,淡定的學,我的理想要做鹿晗😂😂😂………我才發現我out了。智商竟然趕不上一個穿開檔褲吧.慚愧!😌😌


剝洋蔥17


中華美德在社會的各個地方都有所體現。

中國有五千年悠久的歷史。

中華民族能維繫幾千年,而未被世界淘汰,無疑是其傳統文化教育產生的巨大力量。

它的內核就是中華美德精神對人們的影響。

《禮記.大學》裡有明確的見解。

大概歸納了一下: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致,知致而後意誠,意誠而後心正,心正而後身修,身修而後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之後天下平。

先來看一切的源頭:修身美德。

即人從自身做起,要有八德。

孝,悌,忠,信,禮,義,廉,恥。

存好心,說好話,行好事,做好人。

不貪不嗔不痴,自律,自省,自愛,自強。

再來看修身後的延伸:齊家美德。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

父母和,兒女安,夫妻順,鄰里睦。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以身作則,說到做到。

切記:父不父,子不子;夫妻之間不懂應該如何相互尊重;子女之間不懂如何友愛。

最後來看走出家門後的事情:治國美德。

對現代人來說就是進入社會後要懂的道理。

愛崗敬業,遵守公共秩序,尊師重教,謙虛禮讓,能力所能及的助人。

遇事不怨天尤人,更不會遷怒他人。

做商人,要重信用。

做工人,要熱愛本職工作。

做醫生,要醫者父母心。

做警察,要為人民服務為天職。

做老師,要育人為本。

做新時代的農民,要在自己的土地上,讓自己的日子開出最美的花來。

世上沒有無用之人,每個人都有一個適合的位置,只是需要自己努力尋找。

修好了身,齊好了家,做好了本職工作,成為了一個好市民,一身正氣的活在天地間。

中華美德就被這樣傳了一代又一代,才有了我們現在的太平盛世,繁榮昌盛,美麗中國。


明媚13


中華美德就是儒家學說倡導的忠孝仁義禮智信與廉恥。

忠臣是國家與企業的棟樑,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孝子能夠贍養父母,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仁愛能夠給予別人快樂及幫助,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正義能讓社會有好的風氣,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禮節能夠讓人與人之間保持良好的關係,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正智能夠增長人的智慧,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誠信能夠讓人與人之間感到安全,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廉潔能夠杜絕腐敗,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知恥能夠讓人有慚愧心,不是人人能做到的,所以是美德。



耀如樂園


中華美德是什麼?

中華傳統美德我大概分了十種,分別是一、仁愛孝悌,二、謙和好禮,三、誠信知報,四、精忠愛國,五、克己奉公,六、修己慎獨,七、見利思義,八、勤儉廉正,九、篤實寬厚,十、勇毅力行

當然,也有其他的表述。如下圖:

在這裡,我想和大家分享十個包含了華傳統美徳的小故事。

破釜沉舟    

秦末時,秦軍進攻重新建立起來的趙國,趙國向楚國求救。楚將項羽率兵渡江攻打秦軍。過江之後,項羽下令士兵把戰船全部沉掉,把灶鍋統統砸爛。楚軍沒有了退路,人人奮勇,終於戰勝了秦軍。  

孔融分梨    

在孔融小的時候,叔叔曾經給他出了一個難題,讓他把六個梨分給六個弟弟妹妹,但是必須還有一個梨在盤子裡。聰明的孔融想出了一個辦法,圓滿的把梨分了。  

樊噲闖宮    

漢朝大將樊噲有緊急公務趕到京城,卻得知漢高祖劉邦終日不理朝政。樊噲便一路衝開御林軍的攔阻,闖進皇宮內院,後在樊噲的直言相勸下,劉邦翻然悔悟。立刻整衣上朝。  

諸葛恪得驢    

三國時,吳王孫權在宴會上用一頭驢來取笑諸葛謹。在場的諸葛謹幼子諸葛恪機智聰明,不但解除了父親的尷尬,還受到吳王的賞識。吳王把這頭驢賜給了諸葛恪。  

荊軻刺秦王    

戰國末期,秦國大軍在攻下了趙國後直逼燕國。壯士荊珂自願出使秦國,在向秦始皇獻上樊於期的人頭和趙國地圖時,荊珂從地圖中取出匕首,刺向秦始皇。但最終未能成功,荊珂英勇犧牲。  

解鈴還須繫鈴人    

小和尚泰欽聰明過人,一次卻因喝酒違犯了寺規面臨被逐出寺的後果,法眼禪師當眾出了道題,眾和尚回答不出。泰欽在明白了師父其中的含意後,說出了正確答案。  

少年柳公權    

唐代書法家柳公權少年時就寫得一筆好字,但一位老者告訴他,有人用腳也能比他寫得更好,柳公權心裡不服。經過親眼所見後,他終於能夠虛心向人求教,明白了不能驕傲自滿的道理。  

硬漢子董宣    

洛陽縣令董宣剛直不阿,秉公執法,連皇帝姐姐的家奴犯了法也不放過,當眾處決。皇姐一氣之下,告到皇帝面前。在皇宮中,董宣據理力爭,皇帝也氣得直瞪眼。事後,皇帝卻對董宣進行了獎勵。  

特殊遺囑    

孫叔敖是楚國很有貢獻的老臣,他臨去世前留下遺囑。公子孫安聽從父親的意思,不接受高官和豐厚的賞賜,只接受了楚王賞賜的一塊荒蕪之地——寢丘,過著自食其力的生活。  

玄奘取經    

唐代高僧玄奘去西天取經路過高昌國,高昌國國王為了提倡佛教,極力挽留玄奘留在該國。但玄奘去西天的決心毫不動搖,在高昌國傳播了佛教之後,他又踏上遙遙西天路。


草莓貓咪


德者,有諸多層次,既有品德、美德、仁德,也有善德、福德、道德。若以美德而論,當是君子之為,君子之德是謂美德。那麼,君子之德美在何處?君子有成人之美,君子有見義勇為之美,以上兩點,乃是君子美德之重點。

先說君子成人之美

君子成人之美,而不乘人之危,更不落井下石;君子見賢思齊,而不文過飾非,更不自甘墮落;君子當仁不讓,而不推諉扯皮,更不袖手旁觀;君子求諸己,而不求諸人,更不怨天尤人;君子位卑未敢忘憂國,而不自私自利顧自身,更不禍國殃民成奸佞;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而不言過其實誇其功,更不弄虛作假昧良心;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而不自吹自擂逞其能,更不裝腔作勢意氣用事;君子知不足而好學,而不驕傲自滿傷仲永,更不頑劣廢其學;君子坦蕩蕩,而不長慼慼,更不生妒忌;君子之交淡如水,而不勢利尚虛華,更不輕諾而寡信;君子二人同其心,而不三心二意為,更不各懷鬼胎巧算計……故,孔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再談君子見義勇為之美

儒之學,孔孟之道,實乃君子儒。孔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孟子曰:“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 義之所在,“雖千萬人吾往矣”。君子見義勇為,集義氣、養正氣。國家有難,挺身而出乃為義氣;兄弟有難,慷慨解囊乃為義氣;富貴榮華,糟糠之妻不下堂乃為義氣;為了朋友,不巴結權貴勢利乃為義;受人恩惠,不忘報恩乃為義氣;一言既出,駟馬難追乃為義氣;己雖富貴,不忘貧賤朋友乃為義氣;受人之託,忠人之事乃為義氣……如此義氣者,實乃天地之正氣。

一言以蔽之,人人講義氣,有美德,中華民族必然生生不息,昌盛不衰!


一真講堂


中華美德就是用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的立場、觀點、方法分析之;要在按社會主義的要求和建設的需要,做好取捨和創造性的轉化之;要通過分析、鑑別、取捨和改造,剔除那些帶有明顯的封建和時代侷限性的成分,繼承那些反映普遍性、共同性和一般性道德要求。

首先,把中華傳統美德教育和社會主義教育,以及新世紀的愛國主義教育有機結合起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基本內容是富強、民主、文明、和諧、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愛國、敬業、誠信、友善。“富強、民主、文明、和諧”,是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建設目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對美好社會的生動表述。

中華美德的主要內容:

艱苦奮鬥,愛國奉獻,團結友愛,互相幫助,亳不利己,專門利人,勤儉節約,艱苦樸素,遵老愛幼,助人為樂,謙虛謹慎,廉潔奉公,寬厚待人,見義勇為,誠實守信,就是言行一致,表裡如一,實事求是,嚴肅認真,尊重科學,堅持真理,堅守信諾。


齊人一一梳柳風


智則勤,能則達,勞則獲,勇則勝,專則精,聰則規,備則福,豐則喜,足則樂,學則升,創則生,謀則順,才則博,悟則通,曉則知,誠則靈,舍則得,思則明,慎則行,器則捷,望則空,慮則密,缺則補,群則義,廉則安,信則盛,諾則守,容則大,謙則禮,忠則穩,忍則興,錯則改,危則變,險則避,潔則輕,進則取,退則闊,難則幫,急則救,奸則懲,惡則除,叛則誅,犯則監,騙則罰,偷則關,搶則斃,狂則亡,多則賤,少則珍,縱則悔,守則落,貪則獄,拐則滅,坑則失,蒙則丟,賭則敗,困則助,貧則扶,懶則窮,浪則恥,節則榮,合則貴,和則諧,誠則盈,正則鋼,善則揚,仁則敬,老則尊,幼則愛,慈則美,孝則幸,律則強,俗則隨,恆則成,堅則贏,志則壯,強則銳,德則重,王則聖,適則存。孝敬父母,尊重老人,愛護幼小,講道理守規矩。


蒼穹新能源


中華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在漫長曆史長河中生生不息、不斷壯大的“根”和“魂”。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擔當精神,精忠報國、振興中華的愛國情懷,崇德尚禮、見賢思齊的社會風尚,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的榮辱觀念,這是中華傳統美德的集中體現。

正是這種寶貴的美德,激勵著中華兒女奮發進取,從一窮二白、封閉保守走向繁榮富強、改革開放,特別是在民族危急時刻,中華民族萬眾一心,眾志成城,不畏艱險,百折不撓,這是我們巍然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源所在。

自強不息、敬業樂群、扶正揚善、扶危濟困、見義勇為、孝老愛親等傳統美德,構築新時代公民精神生活、道德實踐的鮮明標識。

發揚“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以修身自強,則名配堯禹”等自強不息精神,激勵我們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幹事創業、擔當作為。

弘揚“事父母,能竭其力”“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必將有助於良好家風民風的形成,從而實現“里仁為美”,助推良好的社會風氣實現。

深入挖掘傳承傳統美德,這樣中華民族才會永葆青春,屹立於世界之林。


居山戀海的溪


我央央大中華,上下五千年,縱橫九百六十萬平方公里,其歷史長度,人文厚度,思想深度,道德高度,堪稱世界第一。其優良傳統,高尚美德也是俯拾皆是。最集中的概述就是十個字,仁義禮智仁信,溫良恭儉讓。下面我就用成語或者俗語來詮釋一下我大中華的傳統美德。熱愛勞動。熱愛勞動,是中華民族的第一美德。從刀耕火種一直到現在的現代文明,炎黃子孫都在自己的土地上和在自己的崗位上辛勤的勞作。面朝黃土背朝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命不息,勞動不止。就是在這光榮的藶動中,我們有了四大發明,有了大運河,有了歷經千年戰火風雨而不倒的萬里長城。也才有了今天的高鐵,飛機,戰艦,衛星,網絡,雲計算,還有那一條條高速公路,一棟棟高樓大廈,一座座跨河跨江跨海大橋。勞動讓人生光榮,勞動讓人類進化,勞動推動了中國和世界文明的繁榮和進步。艱苦樸素。艱苦樸素,勤儉節約,勤儉持家,是中國人民的傳統美德。他們不大手大腳,不鋪張浪費,不與任何人比排場,比闊氣,他們懂得鋤禾曰當午,汗滴禾下土,須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他們深知不勤儉不節約就是金山銀山也會吃成空山,他們一代又一代的傳承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我在影視上看到了唐國強主演毛主席的一個微鏡頭。當幼小的李納吃飯時掉了幾粒米飯,主席隨手撿起來放到了嘴裡,並告訴她,這是農民叔叔伯伯辛苦得來的,萬萬不可浪費。善良孝順。中國人自古以來就有濃厚的積善行德,孝行天下的思想。大家都比較認同唯有善良才有美好,唯有厚德才能載物,唯有孝老才能啟小,比較認同人可以缺錢但不可以缺德,人可以作孽但不可以作惡,人可以要飯但不可以棄老,也比較認同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不是不報,時候未到。正是有這樣的共識,中華民族才不斷湧現出千千萬萬的積善行德之人,孝行天下之人。許世友是被毛主席稱之為一員虎將,蓋棺論定時被稱之為一代名將。除此之外,他還被稱之為一個孝子。去世之前他專門給中央提出申請,要求土葬,與其母葬在一起,實現了他生不能為母盡孝,死也要與母同穴的孝心。陳光標,許家印,劉強東等在富了以後,不忘自己曾經的苦難和正在面臨苦難的人們,向他們奉獻了無數的善舉和愛心。心繫天下,治國齊家。這方面的事例和英雄可以說是充盈神州大地,佈滿歷史的星空。楊家將死守邊關,岳家軍全家抗金,鄭成功收復臺灣,戚繼光奮殺倭寇,文天祥寧死不屈,楊靖宇啃泥土棉恕充飢,董存瑞以身體堵槍眼炸碉堡。這些驚天地泣鬼神的故事,就是中華民族的化身,中華民族的義舉和美德。在這樣的義舉和美德面前,還有什麼樣的困難不能克服,還有什麼樣的敵人不可戰勝,還有什麼樣的夢想不能實現。當然中華民族的美德還有很多。比如,助人為樂,拾金不昧,夫唱婦隨,父慈子孝,舉案齊眉,互敬互愛,你敬一尺,我敬一丈,投之以桃,報之以李,寧為玉碎,不為瓦全,誠實守信,克己復禮,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等。總之,中華美德乃世界之最,中華美德是中華文明的根基,是推動歷史滾滾向前向上的車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