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前言:

二戰是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世界戰爭,超過20億的人口被迫捲入這場可怕的戰爭,堪稱人類史的大豪傑,一方是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德、日、意)及其僕從國,另一方是以愛好和平的反法西斯國家。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法西斯德國和日本作為法西斯的核心,相約等待時機成熟之後,夾擊蘇聯,實現軸心國勢力範圍橫跨亞歐大陸的目標,在蘇德展開激烈的你死我活的戰鬥時,日本卻沒有按照約定夾擊蘇聯,日本在做什麼呢?這是一步在當時完全可行的戰略,一旦成功將會深刻影響世界的格局,日本為什麼不夾擊蘇聯?老王今天帶大家瞭解那個戰火橫飛年代日本的無奈。

蘇聯的戰爭潛力巨大,夾擊戰略不可貿然進攻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蘇聯作為橫跨亞歐大陸的世界大國,而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因此無論是以人口數量還是戰略資源等為基礎的國力對比中,日本明顯落後於蘇聯,因此對蘇聯開戰,日本方面是比較謹慎的。


從雙方軍工生產能力上看,蘇聯人在1944年頂峰時期,年產飛機32000架,坦克29000輛,日本二戰中總共才生產了5000輛小坦克,加起來都沒有蘇聯一場戰役損失的多。

《百科》:從雙方軍力上看,蘇聯有450萬軍隊,2萬架作戰飛機,2.4萬輛坦克, 27萬輛汽車(不含82萬輛民用汽車),1941年開戰8天軍隊數量就激增到了1000萬,戰爭潛力和軍事力量讓日本望塵莫及。蘇德戰爭爆發前,蘇聯工業產值佔世界的17.6%,而日本僅僅佔到世界工業產值的3.8%,而且輕工業佔大頭。蘇聯的各項指標遠遠超過日本,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最後俗話說得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日本深知一旦與蘇聯開戰,那將會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迫於日本本國內的資源稀少的問題,因此日本製定了北上夾擊蘇聯和南下奪取資源的兩項戰略,因此日本採取了南下奪取石油、鐵礦、橡膠等多種戰略資源,來達到以戰養戰的目的,不斷補充日本在戰略物資方面的短板,等待自己的實力能夠打敗蘇聯之時再做打算。


日本國內海軍和陸軍有嚴重分歧,猶豫不決

當時的日本的國內分為兩大派別,日本海軍方面認為:日本可以憑藉著強大的海軍力量控制亞太地區,可以非常輕鬆的獲得日本想要的各種物資,比如兵員、石油、鋼鐵、糧食等,來達到奪取當地豐富的資源,以戰養戰的策略;日本陸軍部則認為:以中國的東北為跳板,以精銳的關東軍攻入蘇聯,掠奪蘇聯遠東的物資和西伯利亞地區豐富的資源,二者之間相互掣肘,猶豫不決。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最終由於一場蓄謀已久的戰爭,以日本陸軍慘敗(諾門坎戰役),日本最終決定實行南下戰略。

日本北上戰略失敗,夾擊戰略暫時擱置

1939年,在這個特殊年份,敏感地區——“滿”蒙邊境,日本陸軍的一場蓄謀已久的武裝摩擦,經過了長期的戰爭準備的日本關東軍,企圖以以此事件作為藉口,對蘇聯進行戰略試探。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二戰》:在這場戰鬥中,蘇聯投入了約10萬人,幾百輛裝甲車和坦克;日本約5.8萬人參戰,結果以日本慘敗,步兵第23師團整體全軍殆盡。

諾門坎戰役的慘敗使得日本陸軍派喪失了在本國內的話語權,日本意識到蘇聯軍隊的強大,我們都知道蘇聯的主力軍隊幾乎都在歐洲方面,作為蘇聯的次等戰力的遠東軍隊都可以完敗日軍精銳,最終“北上”戰略暫時擱置,最終主張“南下”的日本海軍派上臺。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日本的“南下”戰略深陷戰爭泥潭,夾擊戰略流產

日本在海軍部的帶領下,日本在中國戰場就有近200萬軍隊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在太平洋與美軍開戰,遭到了日本的沉痛反擊。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二戰》:1941年太平洋爆發前,日本工業產值為90億美元,美國是2000多億美元。日本年產鋼580萬噸,年產彈藥可達50萬噸,美國產鋼3300多萬噸,工業潛力在開戰前還未沒有激活。

日本激怒了沉睡中的雄獅——美國,美國參戰後,在其經濟實力的支持下武器生產能力大增,大量源源不斷地軍事運動到世界各個發法西斯地戰場中。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蘇聯遠東尚有一百多萬軍隊駐紮,夾擊戰略成奢望

蘇聯在加入二戰反法西斯戰營後,就開始大規模擴大軍隊,大量部隊被調往歐洲對德的戰場,但是在遠東地區尚有一百多萬部隊駐紮,守備著虎視眈眈的日本遠東軍。

日本為何不遵從德國的夾擊蘇聯戰略?五個原因讓你秒懂日本的無奈


此時的日本自己深陷在東亞、太平洋戰場,再也無暇實現與希特勒德國的夾擊蘇聯的戰略,北上戰略成為了一種奢望。

總結:

蘇聯的強大,很無奈;國內力量的掣肘,很無奈;好不容易對蘇作戰還失敗了,很無奈;企圖擴展自己的實力再行夾擊蘇聯的戰略還深陷戰爭泥潭無法自拔,很無奈;蘇德陷入死戰,蘇聯還留有軍隊,徹底打破了法西斯日軍的幻想,無奈了,絕望了。

基於這五個原因,無奈的日本始終無法實現夾擊蘇聯,達到德軍和日本會師的戰略構想,正義的力量終究是會戰勝邪惡的,勝利永遠屬於愛好和平的人民。

有事不迷糊,迷糊找老王,謝謝給個關注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