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疫情影響,香港給零售店和餐館發8到20萬元津貼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香港前日公佈一系列紓緩措施,當中包括向零售店及食肆分別發放八萬元及二十萬元津貼,惟業界擔心若津貼過遲發放,未必能夠及時支援中小企。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昨日出席電臺節目時承認,餐廳等食肆需申請飲食牌照,較易核實資料,可望較快派發津貼;惟一般零售業沒有特定牌照,在定義上需時處理,截至去年底本港有六萬多個零售鋪位,細節仍需一些時間確定。香港零售管理協會指,服裝及百貨業生意在過去十日已大跌五至六成,對於政府發放的資助表示認同,並希望業主可豁免商戶二月份的租金。

应对疫情影响,香港给零售店和餐馆发8到20万元津贴

勞福局局長羅致光指,援助飲食業的措施“容易做”,因餐廳和食肆有牌照和店鋪,提供證明會容易好多,故派發津貼會較容易,但零售業沒有特定牌照,只有商業登記,需設立津貼制度,“(派發)可能較遲,制度設立需要多點時間,但亦要儘快,否則可能部分店鋪已結業。”至於六萬個零售店鋪是否都獲發八萬元津貼,又是否各類零售店都獲發,羅表示要釐定細節,當局會透過貿發局協助推行。

香港零售管理協會主席謝邱安儀在電臺指出,服裝及百貨業生意在年三十晚起的十日內,大跌五成至六成,高消費品生意更大跌七至九成,生意額不足以負擔員工薪酬,部分店鋪只能關門,期望業主豁免商戶二月份的租金,而三至六月的租金,則根據商戶營業額按比例收取。對於政府宣佈向旅遊、餐飲等行業發放資助,她認為津貼可解業界燃眉之急。

香港餐飲聯業協會會長黃家和表示,疫情開始後業界的春茗及團拜活動訂位有八成至九成被取消,單計上個月,已有過百間食肆結業,並有不少員工需放無薪假,擔心失業率或會上升至百分之七,不希望出現大型結業潮,但現時不抱樂觀。黃家和又歡迎政府發放津貼,紓緩小型食肆的流動資金。

工程界立法會議員盧偉國指,工程界面對工作鏈、供應鏈及資金鍊斷裂問題,內地不少工廠仍未復工,影響物資供應,期望政府可因應實制情況免除工程延誤的罰款。

应对疫情影响,香港给零售店和餐馆发8到20万元津贴

市民減少外出,食店中午飯時間空位較食客多的苦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