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給60多歲的農村父母買保險,他們現在只有新農合,還需要其他保險嗎?

頭條金融


樓主您好,要不要給60多歲的農村父母買保險,他們現在只有新農合,還需要其他保險嗎?已經過了60多歲這樣的一個年齡,那麼我認為首先考慮社保是沒有必要的了,因為社保我們都知道,在達到法定退休年齡,即便是男性他最遲的退休年齡也是60週歲,所以說這個年齡階段應該享受社保的待遇,而不是應該去繳納社保的待遇了。

那麼現在只有一個新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就說明你的父母是沒有養老金待遇的,當然這個養老金的待遇現在繳納已經是比較晚了,所以說是沒有辦法的,當然這樣的一個年齡階段,去購買商業性的養老保險也是不切合實際的,所以我認為養老金這一塊就只能夠選擇放棄了。因為畢竟年齡大了,實際上在交費的話,已經不具備這樣的條件了。

但是我們作為農村退休老人來講,一般情況下都會給予發放一個基礎養老金待遇的,可能並不是很多,每個月大概能拿到手100多塊錢,有些地區可能是幾十塊錢,同時各個地區都有這個高齡補貼的待遇,也就是說70歲以上老人可以多獲得一部分高齡補貼的待遇,大概是幾十塊錢到100多塊錢,不等這樣的一個水平,所以說這一部分待遇還是能夠正常享受的,雖然不多,但總比沒有還是要好一些的。


社保小達人


想要給60多歲的父母買保險,孝心可以理解,但還是要儘早甄別,因為可買的保險已經不多了。保險公司的重疾保險一般投保年齡最大為60歲。有些保險公司的消費型醫療保險、意外險、防癌險投保年齡到65歲,如果未超65歲,可瞭解一下。

1、能買重疾險嗎?

重疾險的投保上限是60週歲,如果經濟條件允許,應儘早投保。一般來講,30—45歲是最佳的重疾險投保年齡段,此時繳費金額也不高,保費幾千元,保額能達到幾十萬。同時搭配購買住院醫療險,在醫保報銷完成後,對剩餘部分進行二次報銷,有的險種可以報銷90%,還可以報銷自費藥物。

2、意外險、消費型保險、防癌險能買嗎?

如果未超65歲,可配置意外險,65歲以下的人購買與年輕人保費相比,差別也不會太大。但由於老人年紀稍大,遇到意外事故的可能性增加,比如摔跤跌倒,被交通工具碰到蹭傷等,意外險的性價比就展現出來了。

同時可以搭配消費型醫療保險,隨著年齡增加,發病率提升,醫療保險保費會隨著年紀增加而提高。職工醫療保險由於額度限制、用藥限制等有時不能覆蓋全部費用,經濟條件較好的人可以選擇一款中高端的保險產品,作為醫療保險的補充,這樣在生病時,用藥和治療上會有更多的選擇空間。

防癌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老年防癌險投保年齡比較廣,很多老年防癌險 70 歲還可以投保。由於防癌險只保癌症,健康告知會寬鬆一些。防癌險所交保費比較低,只針對癌症提供保障,價格會便宜不少。對於身體不太好且年齡大的人群,老年防癌險,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綜上所述,如果想給60多歲的父母購買保險,重疾險估計無法購買了。可以選擇意外險、消費型醫療保險或防癌險,為父母提供一些不錯的保障。


河小葵話理財


【核心建議】身體健康狀況可以的情況下,參保一些醫療險和防癌險;如果不是很理想,參保一些高現價年金或增額終身壽,最好是帶重疾綠通服務的,資金增值、保值、使用靈活。


基礎保障層面,分三個層面考慮:1.是否在投保年齡段,2.資金利用率是否滿意,3.是否有額外醫療資源服務。

資產傳承層面,也有三個層面:1.資金控制權,2.資金利用率,3.傳承有效性。


基礎保障角度

基礎保障角度,主要產品類型:醫療險:可轉嫁醫療費用;重疾險:可解決重大疾病支出;防癌險:專門解決癌症重疾支出;意外險:老年易發骨折等意外傷害。


1. 是否在可投保年齡範圍

醫療險:大多數醫療險首次參保年齡在65歲或以內;

重疾險:絕大多數重疾險在60歲或以內,少量可至65歲,極少數可達70歲;

防癌險:給付型防癌險一般到75歲都可以參保,報銷型防癌醫療險投保可至80歲;

意外險:目前老年意外險可保至90歲。


2.資金利用率是否滿意

醫療險:社保的好兄弟「百萬醫療」,61-65歲保費約2500-3000元每年,保障可達300萬,小保費撬動高額保障,非常實用;提示:對身體健康狀況有要求;

重疾險:基本等於自己存錢保自己,資金槓桿比較低,同樣對身體健康狀況有要求;

防癌險:給付型防癌險、報銷型防癌醫療險,都有著不錯的槓桿,給付型不同年齡可選擇最長20年繳費,報銷型防癌醫療險61-65歲保費每年2000元左右;

意外險:61-65歲還可以享受到100元保10萬元的水平。


3.是否有額外醫療資源服務

這個部分可能很多朋友都比較少關注,但其實這個是非常實用的一個住院服務,不同類型的產品都會有,但啟動條件及服務細節會有些區別,具體可以詳細諮詢保險經紀人或代理人,專業的事兒交給專業的人辦。


資產傳承角度

每個家庭的老人考慮的,大多數是一輩子積累下的財富如何給到孩子們,早了怕老了用錢時抓瞎,怕給了孩子就遠了,怕忽然回去了家人都不知道有多少,更怕回去了後人分配不好惹官非……


保險金的三權分離功能很好的解決了:誰出錢(歸屬權)、誰使用(使用權)、誰受益(收益權)。投保人對錢有最直接的控制權:隨時變更受益人的權利、隨時選擇退保或取錢的權利。


甚至有些現金價值非常理想,保費交完次年追平並超越已交保費,並逐年長大,這樣的產品再加上額外的醫療資源服務,是非常理想的:老人自己的健康基金,身後子孫的傳承基金。


保險是有一些複雜度的,還是迴歸到您核心要解決的問題、當前您家人的身體健康狀況、願意支付的對價,等等,要想有效解決,需要專門診斷。



L妍妍小姐姐


你好,有必要買保險,但是在購買前,需要知道,老年人購買保險會遇到的一些困境。

1.年齡限制

我們都知道,年紀的增長會帶來更高概率的發病率。因此保險公司需要承擔更高的風險,有些公司可能對這個年齡直接舉報也是有可能的。

2.保額限制

年齡越大,最高可投保的保額也會有限。同時,相對應的保費價格還會很高,可能買10萬花的錢比年齡人買50萬保額花的還多。

3.身體狀況

老年人的身體大大小小都會存在一些,而這些問題都有大概率導致拒保。

這裡無法給出確切答案去買那種保險,具體還是要看核保能否過。

能買重疾險優先買重疾險,如果不行可以嘗試稍微寬鬆點的防癌險(只保癌症),保費也會比重疾險稍微低點。

防癌醫療險,針對癌症治療費用進行報銷的醫療險,也對老人是不錯的選擇。

同時意外險也是比較適合老人的,在人老反應遲鈍後,發生意外概率還是挺大的。

當然這也只是紙上談兵的推薦,具體還是要參考家裡父母的具體情況,如果實在買不了,也不能強求。


青橙保


不少人會以為有醫保就夠了,其實醫保的定位本來就是基礎醫療保障,會存在一些侷限性,例如只能報銷醫保目錄費用,像很多特效藥、高新技術檢查、vip 病房都是沒法報銷的。

而一場大病到來,除了鉅額的醫療費用,常常還會帶來很多事前難以想象的損失。

因此,更務實的做法是補充商業保險,讓父母的保障更加全面。

下圖是我針對中老年人購買保險的一些建議,供大家參考:

簡單說一下這樣推薦的理由:

  • 意外險:父母年紀大了,手腳反應沒那麼靈活,摔倒受傷是很常見的,大多數意外險沒有健康告知,每年一兩百塊就能有幾十萬的保額,非常適合老人。

  • 醫療險:百萬醫療險每年上百萬的報銷額度,可以有效應對疾病風險,父母如果因為健康狀況或者年齡原因買不了,可以考慮防癌醫療險。

  • 重疾險:主要是為了彌補患大病給家庭帶來的經濟損失,建議考慮消費型重疾險,性價比高,買不到合適的重疾險,再考慮防癌險。

  • 壽險:壽險一般給家庭經濟支柱配置,如果父母還有不錯的收入,承擔家庭責任,可以考慮定期壽險,如果沒有的話,也可以不買。

  • 理財保險:所謂的養老金不光保障作用低,而且要很長時間增值才能看到收益。基礎保障沒有做好的前提下,不建議考慮理財類保險。

以上就是我總結的中老年人買保險的策略,掌握正確的思路,其實是保險配置中最重要的一步

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產品推薦,點擊我頭像,私信回覆:老人,就能看到。


深藍保


針對60多歲的農村父母,新農合是基礎,如果經濟情況允許,可以酌情參保一些商業保險。

1我們的社會保障體系除了職工保障和城鎮居民保障,還有針對農村農民的農村醫療保險,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新農合,和農村養老保障。這個是最最基礎的保障,一定不要錯過了。

2商業保險。一般來說,商業保險的配置,應該遵循以下原則:意外險,重疾險,醫療險等。

意外險建議配置。隨著人年齡的增長,人的反應能力越來越慢,而且身體機能下降,生活中老年人洗澡滑到,走路摔倒等情況屢見不鮮,而且可能不經意的一個小意外,對於年輕人來說可能沒什麼的,但是對於老年人很多是很嚴重甚至致命的。意外險一般費用不高,但是如果有意外發生,能有效的減輕家庭損失。

重疾險,多數保險公司這個年齡已經不能承保。就是能承保,槓桿也不高了,甚至保費比保額高,簡單來說,基本沒有太大配置的意義了。

這個時候如果經濟情況允許,可以酌情配置針對中老年人的防癌險。這個是針對條款中癌症的,要求較低。如果理賠的話,能有效的補充家庭收入損失,安心治療。

醫療險,如果能投保的話強烈建議投保。這個一般為消費險,一年一繳費。大概也就在1千多塊錢的費用。這個是報銷型的、簡單來說,生病住院治療之後,新農合先報銷,扣除保險合同中免賠額之後,開始醫療險的報銷。新農合一般在縣級醫院報銷比例大,到了市級或者省級醫院報銷比例就小了。而隨著老年人年齡的增長,生病幾率較大,而且到省市級醫院就醫的比例越來越大,強烈建議配置。但是醫療險的弊端是對被保人身體狀況有要求,許多老年人已經無法投保了。即使今年能投保,隨著身體狀況的變化,明年也不一定能投保了。

時不我待。建議如果有給父母購買保險想法的話,儘量早動手。否則以後好多想買也買不了了。


理財經理李玉娟


現在的80後,基本都已結婚生子,風險意識提高,年紀基本都已經過了60歲。

這就有很多人問,父母有新農合,而且上了60歲,還需要買什麼保險嗎?

答案是要的。

但是怎麼買,這裡面非常有學問。勞拉想告訴大家的是,上了年紀,特別是年紀過了60歲的父母,他們在買保險的時候可能面臨的3個問題。

問題1:年紀偏大,一些產品買不了,因為超過了投保年紀;

問題2:身體健康狀況發生變化,比如已經有三高、糖尿病等疾病;

問題3:保費和保額容易出現倒掛,因此不是什麼保險都需要買或者值得買。

面臨這些問題,我們應該怎麼解決呢?

解決這些風險,可以通過人身險來解決,包括4種: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和壽險。

意外險。

由於意外險只是限制職業,跟身體健康沒關係。

所以我們只需要給父母找適合他們的投保年齡的意外險就可以了。

意外險是應該買而且值得買的險種,因為很便宜。

至於醫療險和重疾險,統稱健康險。

如果父母上了年紀,身體已經出現過類似三高糖尿病這樣的健康問題,甚至在最近2年住過院動過手術,健康險是買不了的。

再說了,如果父母年紀超過55歲,買重疾險是不划算的,因為保費和保額倒掛,沒必要買。

所以健康險方面,如果沒有超過投保年齡以及身體沒有出現過健康問題的話,只有醫療險可能還可以買。

重疾險就不需要買了,我講過了,因為不划算。因為保費和保額倒掛的話,就失去保險的槓桿作用了,非常划不來,哪怕能買,能買到的保額也是受到限制的,發揮不了太多作用。我們再來看壽險。

壽險是給家庭經濟支柱用的險種。

比如像我們這樣的年紀,開始養家餬口,才需要壽險。

因為壽險是死即賠,用來轉嫁一個經濟主力身故帶來的經濟損失。

所以。孩子和老人都不需要壽險。

這樣分析下來,其實對於老人來說,只有意外險和醫療險可以考慮買。畢竟新農合能夠報銷的比例有限,無法轉移大部分的疾病帶來的經濟損失風險。

所以基於以上的現實情況,我向60歲以上老人推薦3類產品:常規的百萬醫療險、防癌醫療險和意外險。


勞拉探險記


對於六十多歲的父母,只有新農合,需不需要幫助他們額外購買商業保險,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考慮。

一、新農合的保障範圍有哪些?

新農合只是社會保險的一種,對於未能參加職工醫療保險的居民的一種醫療保障,不同地區有不同的參保條件,最高賠付限額一般在30萬左右,僅限於社保目錄內用藥保險,且有對應的自付比例。

二、只有新農合,如果出現大額的醫療開支,你能承擔的起嗎?也許賣房能解決,你會因此賣掉房子來幫父母看病嗎?

假如父母生病需要花費100萬,那麼僅有新農合顯然不夠,就算報銷了30萬,還有剩下的70萬醫療費用,我們有能力承擔嗎?如果,賣掉房子能解決醫療費用問題,你會這麼做嗎?

三、在父母治病期間,我們能承擔陪護責任嗎?或者說有足夠的儲蓄能支付護工、營養費以及父母后期的康復費嗎?

父母一旦生病,肯定需要人陪護,對於現在都在工作也有自己家庭的子女來說,你能長期請假來陪護嗎?如果不請假,那麼對於高額的護理費、營養費以及後期康復費,你能承擔嗎?

四、以上這些因為父母生病所帶來的長期的額外開支,會影響我們現有的家庭生活水平和開支嗎?

上述一連串的變故發生,對於一個普通工薪階層家庭來說,現有的的穩定的生活節奏肯定會被打亂,現有的生活水平也肯定會下降。

如果你不想這樣的事情發生,我們就需要提前做好規劃和風險的轉移,以小博大哦合理的商業醫療保險配置就可以幫我們規避這些風險。

想明白了這些,我想大家都會知道自己應該做何選擇,如果,父母身體健康還可以,我會優先建議配置一份可以解決大額醫療開支的百萬醫療險。關於該如何給六十多歲的父母買保險,我之前有過一次頭條回答,大家可以點擊查看,或者翻閱一下我8月27號的一篇頭條問答。https://m.zjurl.cn/answer/6729813078491267342/?app=news_article&app_id=13&share_ansid=6729813078491267342

如有問題請留言。




保險經紀人劉丹丹


需要。

如有預算考慮的話,建議僅配備基礎的商業保險保障:意外險和醫療險即可。


為什麼說需要?

給題主直觀的數據參考。


根據北京市腫瘤防治研究辦公室的數據公佈:

65歲以上人群佔惡性腫瘤發病人數48.5%,如果把上一個年齡組45-64歲的40.2%納入,中老年人惡性腫瘤發病比例高達88.7%。光惡性腫瘤一項,目前在各保險公司公佈的理賠數據中,基本佔了7-8成的重疾險理賠。



可見,老人所面臨的重病風險的確高,而重病、慢病的治療費用,根據疾病程度與治療方式的差異,從數十萬到上百萬不等。其中,很大部分的進口藥、靶向藥都是社保無法報銷。


而生重病的短時間內要調取大量的現金流,如果儲蓄不夠,即便考慮賣房也未必可以迅速交易,這些都是現實問題。另一方面,在爸媽生病時,如果需要聘請護工照顧,或是家裡人要請假甚至辭職照顧的收入損失,對於目前大多“4+2+1”的家庭結構,我們80、90後這代的經濟負擔的確很重。使用保險這種“防患於未然”的工具,通過較少保費,彌補鉅額的老人醫療相關費用,還有綠通等增值服務,獲取醫療資源的便利性,的確是有遠見的規劃。


為爸媽買保險的三大原則

社會保險先打底、意外與醫療並行、重疾與防癌壓軸


▼社會保險先打底

政府福利,無論疾病與健康,不限既往症,保證續保,必須毫無條件上。而且有社保,有的商保甚至保費更低。然而,社保由國情所決定的“廣覆蓋、低水平”,有限額、有社保目錄限制等問題。還記得《流感下的北京中年》嗎?前後29天的治療,一度讓一個北京中產家庭考慮賣房。可見,社保必須,商業保險也是剛需。


▼意外與醫療並行 & 重疾與防癌壓軸

在《商業保險的分類與功能》中,壽險對應解決的是家庭責任,長輩年齡層在50-70歲範疇的,多已經退休,或者基本無需承擔家庭責任,壽險一般家庭較少為老人考慮。

有個別高淨值家庭考慮終身壽為資產傳承等考量,也有老人也會為孫子女買教育金,考慮養老社區買年金險等,不是普通群眾家庭需求,不多說。


其餘的,意外險、醫療險、重疾險(防癌險),是老人保險的核心保障。其中意外險和醫療險是基礎保障,重疾險或防癌險則是進階保障了。


尋保家


60歲以上的老人,有新農合的話,其實就算是有了基本的保障了。

超過60歲這個年齡,基本上健康險產品很多都不允許投保。

我的建議是要參考兩方面:

1、參考老人的健康狀況

2、參考家庭經濟水平

因為農村60以上的老人,身體很多都有一些慢性疾病,或者其他異常。


所以,如果老人健康狀況還不錯,沒有什麼慢性疾病和其他身體疾病,可以選擇一些防癌險,比如防癌醫療險。相對比較便宜實用。

另外,在給他選一份老年意外險,老年人摔倒骨折的概率也比較大。可以選擇帶有骨折保障的老年意外險。

基本上,能買的保障型產品主要是這兩類。其他的重疾和醫療符合的比較少。如果健康和收入足夠,可以參考一下。

有情懷接地氣說人話見真知,我是真知保張老師。歡迎關注隨時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