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戰“疫”,在粵外資企業信心足

在東莞和陽江,國際糧油巨頭嘉吉所設的兩個工廠,目前都已恢復生產。“疫情期間,廣東各級政府對工廠的批覆回應非常快,辦事效率非常高。”嘉吉農業供應鏈中國區生產總監盧燦明說,嘉吉東莞的糧油工廠向政府提出了復工申請後,2月1日政府派人員到工廠檢查,查驗合格後2月2日拿到政府的復工批文,2月3日即獲准復工。

連日來,記者走訪多家在粵外資企業發現,政企高效合作,正推動在粵外資企業有序復工復產。

一系列穩外資舉措,讓外資企業吃下了定心丸。

加強防控為15家供應商購買3萬隻口罩

13日中午,港資企業東莞得利鐘錶有限公司食堂內,員工們快速地領取盒飯,分散各自用餐。員工飯後均使用酒精消毒。記者在現場看到,能夠容納200人同時就餐的食堂,最高峰時只有幾十人。

該公司總經理劉仁介紹,為做好防疫,公司實行全封閉式管理,不允許員工離開公司區域。有50多名從福建、湖南、河南等外省返莞的員工,公司為他們安排了專門酒店,進行14天隔離。

而在雀巢東莞公司的食堂裡,員工們被分成多個小組,依次進食堂就餐。原來相鄰的桌子都被隔開。地上畫了很多排隊分隔線,確保每兩名員工距離在1米以上。東莞雀巢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浩東介紹,員工們每天要檢測三次體溫,每隔四小時就為員工更換一次性口罩。

記者走訪發現,不少外企在做好本公司防疫工作的同時,還努力推動其他配套廠商儘早復工,保障產業鏈穩定。

得利鐘錶就是這樣的例子。劉仁說,很多配套廠商是中小企業,沒有購買口罩等防疫物資的渠道。為此,得利鐘錶專門從國外購買了約3萬隻口罩,以及消殺材料設備等防疫物資,以採購價轉給15家供應商。對於已經復工又緊缺口罩的少數企業,得利鐘錶將自己的口罩存貨勻給他們使用。同時還向各供應商提供了本公司整套細化的防疫工作方法,例如園區消毒、錯峰用餐、員工隔離觀察等。

產能復甦部分企業產能恢復七成

11日,坐落於佛山市南海區西樵鎮的佛山華豐紡織有限公司(下稱“華豐紡織”)正式復工。截至目前,共有479位工人到崗工作,相當於工廠員工總數的70%,公司產能已恢復了六、七成。

華豐紡織主要經營各類織物面料的織染及後整理加工及服裝成衣的生產,是佛山市最大的出口紡織企業之一。“現在是訂單的旺季,所以我們一定要按照規定的時間為客戶趕貨。”華豐紡織董事長、總經理陳潔萍說。“目前我們的產能已經恢復了六、七成。”

而在東莞雀巢有限公司車間裡,全自動化的機械設備快速運轉,員工們忙著質檢和包裝,公司的物流車載著一箱箱產品,運往全國各地。目前,這裡已有95%的員工到崗。此次疫情對餐飲行業影響巨大,但作為包裝食品行業的雀巢,受到的影響呈現兩極分化:實體店、超市的銷售量急劇減少,而網絡和線上平臺的銷售量迅速增加。此消彼長,雀巢東莞公司的訂單量雖整體下滑,但市場需求依然旺盛。

記者瞭解到,雀巢在廣東的三家工廠已於2月10日正常復工。其它分公司員工則通過遠程辦公形式,保證了公司運營。“廣東一向是改革開放的前沿,政府、群眾應變能力強。”雀巢中國公司有關負責人表示相信政府應對能力,更會與民眾站在一起共抗疫情。

政策支撐租金減免 路政“通關”

早在2月3日,南沙港二期碼頭上200多個集裝箱貨櫃已悄然開始運轉。吊臂和貨車陸續將這些裝滿了嬰幼兒配方奶粉的貨櫃,提至法國食品巨頭達能位於廣東自貿試驗區南沙片區的自有倉庫,隨後馬不停蹄地運往全國各地。事實上,從達能倉儲物流方2日正式發出申請到3日完成復工備案,前後不超過24小時。這是省市區相關政府部門與達能、倉儲物流供應商,共同努力“搶通”的一條奶粉綠色通道。連日來,像這樣政企高效合作、有序推動外企復工復產的例子,比比皆是。

在深圳龍崗區,日資企業歐姆龍的電子部件工廠已於12日開始逐步復工,這是歐姆龍在中國地區建立的規模最大的生產工廠。歐姆龍(中國)有限公司政府事務及公共關係部長賈薇說,復工復產得到了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深圳的工廠還得到政府減免2個月房租的支持。目前,廣東省內多地市密集出招,全力支持各類企業復工復產。

“對於緊缺的口罩問題,當地政府也提出幫忙解決。希望疫情快點過去,整個供應鏈可以有效運轉。”日資企業松下電器相關負責人說。目前,其在廣州的番禺區、黃埔區和佛山的順德區的工廠,在疫情防控檢驗達標後,本週起也已經復工了。

而對於糧油等關乎民生的行業,廣東的各級政府部門也向民生行業提供傾斜保障。據盧燦明介紹,交通運輸部門為民生行業運輸車輛提供了有力的路政保障,海關、邊檢、衛生防疫等聯合檢查部門加班加點,加快大豆原料的通關放行。

隨著復工復產的持續推進,在粵外資企業也看好廣東的發展前景。“廣東一直是歐姆龍業務開展的重要地區,特別是大灣區的未來發展潛力無限。”賈薇說。

“廣東永遠是美國公司投資的首選地。”華南美國商會會長哈利·賽亞丁表示,商會成員對中國、對廣東未來的發展抱有信心。

來源 |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