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疫,社區在行動」 廣州越秀區農林街:電子“防疫通行證”方便出入

人防物防技防築牢 " 防護屏障 "

新快報記者 鄧毅富 報道 " 您好,請出示一下您的通行證,並測量一下體溫!" 近日,農林街作為試點,在 " 越秀人家 " 平臺,開設 " 社區電子通行證 " 服務,居民用手機掃碼 + 測量體溫,入口登記僅需不到 30 秒,大大提高了數據採集準確性和通行效率。而農林街通過 " 人防 "、" 物防 "、" 技防 " 多策並用,群防群治地落實小區嚴格管控。

電子通行證和自動測溫儀 " 上崗

2 月 16 日,新快報記者在越秀區農林街東園新村社區看到,這裡的社區各出入口已經實行了封閉管理,居民需要出示通行證和測量體溫,除了紙質通行證和手動測溫外,還增加了電子通行證和自動測溫儀。

據瞭解,2 月 14 日,在 " 越秀人家 " 微信小程序上線防疫通行證功能,群眾只需登錄越秀人家小程序,錄入簡單信息,就可以生成一張實人認證的,有效期為一個月的電子通行證。憑此通行證二維碼進入嚴控管理的小區,管理人員只要掃碼認證即可通行。

越秀區農林街黨工委副書記陳麗君說:" 小區居住的人較多,在出入口掃碼出入,又快又方便管理,避免了居民排隊進入小區的聚集場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萬一將來發生病毒感染,也確切知道這個人的出入時間等信息,更方便了疫情溯源。"

上午十點多,農林街東園新村門口,三三兩兩的市民買菜回來。" 您好,請先出示防疫通行證,沒有的話請掃二維碼登記。" 正在守崗的楊志剛是越秀區殘聯下沉到農林街的工作人員,他告訴記者,95% 的居民都樂於使用電子通行證,對於使用手機不方便的老人和小朋友,和個別不願意使用電子通行證的居民,仍然可以使用紙質通行證。

「防疫,社区在行动」 广州越秀区农林街:电子“防疫通行证”方便出入

據瞭解,目前越秀區各個小區已經全面啟用防疫電子通行證。

除了手機上的防疫通行證,記者在農林街看到,紅外線測溫儀也陸續上崗。陳麗君介紹道,人工近距離測溫,對於工作人員來說工作量比較大,同時近距離接觸,增加感染風險。她說:" 在東園新村社區試點開展智慧體溫監測,在住戶較多的封閉小區出入口設智能體溫監測口,開展遠程監控服務,緊密監控疫情,發現發燒人員實現預警,並提供人員數據彙總分析。"

" 體溫異常、體溫異常 ……" 一輛車從廣州市越秀區農林街一小區開出時,設立在小區門口的紅外線測溫儀發出了感應警報。

目前,農林街東園新村社區設置了 5 臺紅外線體溫測量儀,開展遠程監控服務,緊密監控疫情,一旦有發燒人員經過時會自動發出 " 體溫異常 " 的警報聲。

" 以往每次進出都需要登記,現在只需要打開二維碼就能進出,而且使用了紅外線體溫測量儀,可以避免近距離接觸,比較令人放心!" 居民林女士表示。

據悉,為了做好疫情防控的數據支撐服務,越秀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信息技術組各部門通力合作,針對區街一線人員、企業復工、重點群體防控,統籌打造 " 越康 "、" 越企康 "、" 越民康 " 三大平臺,織密疫情防護網,以大數據推動疫情防控工作提效增速,切實為基層減負,為群眾形成一道看不見的銅牆鐵壁。下一步,越秀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信息技術組還將陸續優化平臺功能,為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便民服務提供支撐。

人防、物防給力防疫聯勤聯動

" 除了運用技術手段外,農林街聯勤聯動更有賴於人防為基礎,物防為輔助。" 越秀區農林街黨工委副書記陳麗君如此說。

小區嚴格管控後,需要大量的值守人員,尤其是沒有物業管理的開放式小區,值守人員的缺口比較大。農林街發揮黨建引領的作用,加大統籌力量,廣泛發動區機關幹部、街道社區幹部、社區民警、輔警、網格員、機團單位黨員、在職黨員、樓棟長、志願者等各方力量,參與小區出入口值守。落實 " 門長制 ",制定 24 小時值班表,值守人員統一穿著黨員或志願者馬甲,佩戴口罩,一手拿測溫儀一手拿登記表,駐守在各出入口,守好防疫陣地。

而對無物業管理的開放式小區,因地制宜,採取多片區、分區域、分樓院等方式,進行聯合圍蔽管理。農林街採取相對統一的物防形式,採用較為堅固、美觀的鐵馬、水馬進行圍蔽。在值守點統一設崗亭帳篷,在帳篷上方設置 " 黨員先鋒崗 "、" 四要四不要 " 標識,擺放桌子,懸掛黨旗,張貼 " 小區封閉管理 " 標示牌以及 3 號通告、《致外來人員的一封信》、口袋書等宣傳信息。

記者在農林街看到,全街轄內小區的崗亭、標示牌、宣傳畫,都製作了美觀耐用的 KT 板,張貼注意整體性和美觀性,相信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居民壓抑的心理。

~~

街區防控,技術手段來幫忙

據瞭解,為做好疫情管控,越秀區目前已經實行全部小區嚴控管理,來訪進入人員需要測量體溫方可進入。然而,病毒存在潛伏期,因此對一段時間內進出該小區的人員,如能有所記錄以實現疫情溯源管理,對於社區人口相對密度大、人員流動性較大的老城區來說,無疑大大有助於疫情防控和追溯。

採訪當天,剛買完菜回家的林女士,在志願者的協助下,在手機上完成了防疫通行證的申領,她說:" 這樣我帶手機出門就可以了,比較方便。"

線下通行卡仍使用,暖人心

據介紹,雖然線上的防疫通行證已逐步推廣,但這並不意味著線下的出入證會被完全取代。陳麗君告訴記者,農林街的老人和小孩都比較多," 有些老人不一定能熟練地在手機上操作這些內容,所以我們依然為他們準備了紙質的‘疫情防控期間出入證’。大家依然可以使用這種通行證出入。"

與此同時,全區各街道、社區所有工作人員均下沉一線,到社區做好管理工作,並通過各種等渠道向居民介紹社區電子通行證的使用方法。

越秀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數據支撐服務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刻苦攻關,切實為基層減負,為群眾形成一道看不見的銅牆鐵壁。近期,信息技術組各部門通力合作,針對區街一線人員、企業復工、重點群體防控,統籌打造 " 越康 "" 越企康 "" 越民康 " 三大平臺,織密疫情防護網,以大數據推動疫情防控工作提效增速。後面還將陸續優化平臺功能,為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便民服務提供支撐。 ( 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

為了做好疫情管控工作,越秀目前已經實行全部小區嚴控管理,來訪進入人員需要測量體溫方可進入。然而,病毒存在潛伏期,因此對一段時間內進出該小區的人員,如能有所記錄以實現疫情溯源管理,對於社區人口相對密度大、人員流動性較大的老城區來說,無疑大大有助於疫情防控和追溯。

農林街多策並用群防群治 落實小區嚴格管控

「防疫,社区在行动」 广州越秀区农林街:电子“防疫通行证”方便出入

三、科技支撐落實 " 技防 "

強化社會協同,由中國電信廣州市東山分公司提供技術設備,國義招標公司支持經費,在東園新村社區試點開展智慧體溫監測,在住戶較多的封閉小區出入口設智能體溫監測口,開展遠程監控服務,緊密監控疫情,發現發燒人員實現預警,並提供人員數據彙總分析。區政數局以農林街為試點,在 " 越秀人家 " 數字社區平臺開設 " 社區電子通行證 " 服務,居民只需用手機掃碼核准身份信息,即可獲取電子通行證進入社區。對老年人和不願意使用電子通行證的居民,街道派發統一的紙質通行證。

四、鋪天蓋地提升宣傳水平

疫情防控宣傳從重 " 量 " 向重 " 質 " 轉變,前段時間把區發的宣傳海報、橫幅鋪天蓋地地張貼,經過一段時間尤其是下雨天,很多宣傳畫已經脫落。近日我

——相關——

越秀人家 " 首推防疫通行證

築起疫情下嚴控小區管理的 " 防護屏障 "

為了做好疫情管控,越秀區目前已經實行全部小區嚴控管理,來訪進入人員需要測量體溫方可進入。然而,病毒存在潛伏期,因此對一段時間內進出該小區的人員,如能有所記錄以實現疫情溯源管理,對於社區人口相對密度大、人員流動性較大的老城區來說,無疑大大有助於疫情防控和追溯。

鑑於上述需求,越秀區疫情防控指揮部信息技術組率技術開發團隊在 2 月 11 日上線大數據平臺基礎上,日夜趕工,於 2 月 14 日在 " 越秀人家 " 微信小程序上線防疫通行證功能,群眾只需登錄越秀人家小程序,錄入簡單信息,就可以生成一張實人認證的有效期為一個月的電子通行證,憑通行證二維碼進入嚴控管理的小區,管理人員只要掃碼認證即可通行。

" 線上 + 線下 " 雙渠道助力小區疫情管控智能化

該功能利用數字政府實人認證、電子證照等技術實現。市民使用微信平臺上的 " 越秀人家 " 小程序可自助生成防疫通行證(二維碼),出入小區門口時出示通行證二維碼,負責小區管理的工作人員使用手機掃碼驗證通行證,並測量體溫,入口登記僅需不到 30 秒,這樣不僅免去了人工登記的繁瑣,還避免了此前部分小區居民排隊進入小區的聚集場景,有效降低交叉感染的風險。

操作便捷簡單,對自己和對鄰里鄉親負責

目前越秀區各個小區已經全面啟用防疫電子通行證。與此同時,全區各街道、社區所有工作人員均下沉一線,到社區做好管理工作,並通過各種等渠道向居民介紹社區電子通行證的使用方法。

農林街相關負責人表示 " 小區居住的人較多,在出入口掃碼出入,又快又方便管理,萬一將來發生病毒感染,也確切知道這個人的出入時間等信息,更方便了疫情溯源,不僅實現內防擴散治理目標,還會進一步提高社區居民的安全感,我們也呼籲市民都來使用電子通行證,對自己負責,對鄰里鄉親負責,一起保護好我們的健康家園 "。

打造平臺數據服務支撐疫情阻擊戰

越秀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數據支撐服務工作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在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刻苦攻關,切實為基層減負,為群眾形成一道看不見的銅牆鐵壁。近期,信息技術組各部門通力合作,針對區街一線人員、企業復工、重點群體防控,統籌打造 " 越康 "" 越企康 "" 越民康 " 三大平臺,織密疫情防護網,以大數據推動疫情防控工作提效增速。後面還將陸續優化平臺功能,為科學防治、精準施策、便民服務提供支撐。

越秀區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

2020 年 2 月 14 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