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4期:出貨還是不出貨,這是一個問題

2020年2月17日,幣民日報第564期。

最近漲得糾結,不過我最終說服自己,繼續看戲。


564期:出貨還是不出貨,這是一個問題


最近幣市漲得厲害,我的虛擬盤已經漲到了127萬的市值。尤其是OKB,已經給我帶來了40萬的利潤。

我高興又糾結。

要不要換倉,要不要出貨,要不要落袋為安?

我為此感到痛苦、彷徨和迷茫。

我眉頭漸鎖,我白髮陡增。

我沒有感受到財富帶來的快樂,卻承受到了抉擇帶來的壓力。

怎麼辦?

怎麼才能利益最大化,我到底想要什麼?


1、行業到底有什麼前途?


這個問題可以換一種形式問:幣市到底還會不會繼續上漲。

如果以後不漲了,現在就是歷史最高峰,那麼肯定要出貨。

比特幣已經連漲11年,輝煌11年,是不是已經到了中老年期,要走下坡路了?

區塊鏈概念從2015年萌芽,2017年爆發,現在已經過了6年時間,依然沒能大範圍的改變世界,它的未來還靠不靠譜?

比特幣從人人喊打,到譭譽參半,花了差不多10年的時間。

是不是時間還給得不夠,行業才剛剛開始。

暢想一下。

再過10年,到了2030年。

比特幣等數字貨幣,比肩股市、樓市、黃金白銀,成為大眾重要的投資標的。

代幣驅動的企業有數十家成就千億市值。

穩定幣進入金融圈,甚至融入日常生活。。。


行業前途遠大,如果現在撤退,就是1949年加入國軍,1995年斷言互聯網是泡沫,2011年拋光手上的比特幣。


行業沒問題,那就不要撤退,抵制誘惑,堅持到底。

第二個問題來了,要不要換倉?


2、要不要換倉?


現在誰被低估,誰被高估?

平臺幣被高估了嗎?

以前比特幣一漲,其他幣都跌,大家都說這是比特幣吸血行情。

比特幣的確是一頭具備吸血能力的怪獸,因為整個幣市就是它打下來的,它有資格吸血。

而平臺幣,近年來,也具備的強大的吸血能力。

交易平臺是幣圈絕對的流量中心。

整個行業,都是交易平臺的養料,而交易平臺,又把主要的營養輸送給了平臺幣。

三大平臺的平臺幣,一個穩坐前10,一個正在衝擊前10,一個正在加速跟進。

交易平臺,具備成為幣圈阿里、騰訊的潛力。

礦機商很牛,但是往往侷限於挖礦。交易平臺手握巨大流量,很容易進行全產業佈局。

平臺幣被高估了嗎?我不知道。我看不清。


3、你到底想要什麼?


你想要什麼?如果目標已經達成,當然可以撤退。

不過這點漲幅,並不能幫我實現夢想。


綜上所述,看不懂,漲幅也不夠,還是持倉不動。

(全文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