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啃老”模式令人無奈,60歲老人含淚控訴:我現在養著三個娃

前段時間孩子病了在醫院打針,病房裡有一位奶奶,是陪著生病的孫女兒來的。我隨口問:“孩子父母怎麼沒來?”老人嘆了口氣說:“根本指不上。”

“新型啃老”模式令人無奈,60歲老人含淚控訴:我現在養著三個娃

老人生活在農村,家境也算殷實,只有一個兒子,從小不愛學習,初中畢業就去外地打工了,過了兩年,又娶回了媳婦。

老人覺得兒子媳婦雖然已經結婚了,卻都還年齡很小,就仍像對兩個孩子似的慣著這小兩口,媳婦陪著婆婆在家,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兒子在外地打工,一年中回家的次數有限,時間也很短。

第二年,孫女降生了,老人高興壞了,覺得這回日子更加圓滿了,卻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存在,隨著日子一長,問題出來了:

媳婦雖然已經升級當了媽媽,在家仍然是一點兒事都不管,連孩子都不照顧,還常常像個小孩似的要求老人燉排骨、買水果,改善伙食。

老人哄孩子、做家務、幹農活、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讓媳婦看會兒孩子,媳婦就說不會。如果把孩子留給媳婦,自己下地,等回來一看,媳婦早把孩子送到了鄰居,自己在家刷手機。

老人自嘲:“我現在是拉扯了三個孩子啊。”

其實,這種現象根本不是個例,農村有,城市也存在。

“新型啃老”模式令人無奈,60歲老人含淚控訴:我現在養著三個娃

鄰居家的兒子媳婦大學畢業後都找到了理想的工作,婚後又生下一對雙胞胎,雙方老人都高興壞了。

為了不耽誤兒子、女兒的事業,雙方老人主動請纓,幫忙帶孩子。兩個孩子婆婆、丈母孃每人一個,為了不讓兩個孩子能一塊兒長大,感情更親密,婆婆帶著孩子住進了丈母孃的家。

小兩口每天晚上下班後先回丈母孃家吃飯、逗逗孩子,然後回自己家,工作養娃兩不誤,輕鬆從容。

兩位老人24小時帶娃,沒有節假日,還要捎帶做家務。現在孩子快一歲了,上次看到鄰居阿姨,發現她瘦了好多。她說:“我現在啥也不考慮,只要把我兩個孫子健健康康帶大就行。我也不希望媳婦帶孩子,她逗孩子都沒輕沒重的,我真擔心她會傷著孩子了。”

什麼是新型啃老

“新型啃老”模式令人無奈,60歲老人含淚控訴:我現在養著三個娃

“啃老族”指子女成年後還無法做到經濟獨立,生活主要來源靠父母。

“新型啃老”是區別於舊式啃老的,是指子女成年後經濟上能夠獨立,但婚後不承擔婚姻家庭、養育孩子的責任,把包袱甩給老人的行為。

“新型啃老”是子女成年後缺乏擔當和責任意識的表現,給老年人造成了沉重的負擔,影響家庭生活,隨著這種情況的增多,也會成為社會上一種新的問題。

如何避免將來被孩子“啃老”

“新型啃老”模式令人無奈,60歲老人含淚控訴:我現在養著三個娃

雖然生活壓力大,使一些子女婚後也需要父母幫忙,但“新型啃老”的現象,與父母從小對孩子的教育也有很大的關係。想要避免將來被“啃老”,教育孩子過程中要注意這幾個方面:

  • 培養孩子的責任感

孩子會“啃老”主要是因為缺乏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家長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的責任意識。

從小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不要包辦、代勞;鼓勵孩子獨立解決問題;多給孩子提供鍛鍊的機會。

  • 要教會孩子感恩

現在很多家庭只有一個、兩個孩子,常常是全家圍著孩子轉,以孩子為中心,給孩子提供最好的條件,不讓孩子受一丁點委屈。久而久之,孩子就會覺得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形成以自我為中心、自私、霸道的性格。

愛孩子就要教會孩子感恩,從一聲“謝謝”做起,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還要教會孩子換位思考,懂得尊重別人的感受。

“新型啃老”模式令人無奈,60歲老人含淚控訴:我現在養著三個娃
  • 認識到父母在孩子成長中的重要性

家庭的溫暖和父母的關愛是孩子成長最重要的營養,父母給孩子足夠的陪伴比給孩子提供高端的教育、優越的生活重要得多。

這種愛是爺爺奶奶都無法代替的,所以,自己的孩子最好自己帶,老人適當幫忙可以,但父母不能撒手不管。

  • 自己不做“啃老族”

孩子的學習是從模仿開始的,在孩子的語言、行為模式上常常能找到父母的影子。

父母不希望將來被孩子啃老,就要以身作則,自己不做“啃老族”。

“新型啃老”模式令人無奈,60歲老人含淚控訴:我現在養著三個娃

年輕的父母不啃老是對父母的孝順,也是對自己人生的擔當,更是為孩子做出了表率。父母為子女無條件地付出,子女也應該成全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

關注「蝸牛默默說育兒」,與您分享育兒過程中的喜與樂,如果你喜歡我的文章,記得給蝸牛默默點贊並分享給身邊的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